吳渝
中國對資源豐裕類國家的直接投資具有最強的出口創造與進口創造效應;對發達經濟體的直接投資具有較強的出口創造與進口創造效應;對新興經濟體及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直接投資具有較強的出口創造效應,但進口創造效應相對較弱。
一、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貿易效應國別差異成因
(一)進出口效應皆正國家組, 9個國家屬于發達國家,5個是新興的工業化國家,總體的經濟發展水平較高。這一組國家,與中國的規模相似度平均值為0.29,與中國的需求偏好程度是四組國家中最高的,FDI的貿易創造效應較強。密切的貿易聯系能夠增強對外直接投資的貿易效應。
(二)正出口——負進口效應國家組,這4個國家都是發展中國家,但總體上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在四類國家中,距離中國的平均距離最遠,貿易效應總體上稍低一些。由于與中國的技術差異性最小,而與中國的規模相似度均值為0.05,四組國家中最低,對外直接投資帶來的進口效應為負。這說明,這些國家與中國的需求偏好相似度低,可能是導致較低水平的FDI貿易進口效應的因素之一。
(三)進出口貿易效應皆負國家組,這2個地區一個是中國香港,另一個是南非。南非經濟發展水平較低一些,與中國的平均距離最遙遠,對外直接投資的貿易創造效應較低。而香港受制于深圳的發展,影響力逐漸降低。這2個地區與中國的需求偏好相似度最低,這充分說明國家之間的需求同質性會影響對外直接投資的貿易效應,需求偏好的相似度越低,貿易創造效應就越低。
(四)負出口——正進口效應國家組, 3個國家中有1個新興工業化國家,2個發達國家,技術水平較高。雖然這3個國家在四組國家中與中國的距離最近,但卻是四組中與中國自然資源稟賦差異性最小而技術差異性最大的一組,FDI的技術反向進口效應會比較高,而FDI的出口效應因極小的自然資源稟賦差異并不顯著。
二、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貿易效應政策建議
(一)從政府宏觀指導上來看,應依據投資行業的性質和投資區位的特殊性給予不同的指導,通過制定激勵政策引導對外直接投資企業向有利于我國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的方向投資。對有助于改善我國對外直接投資進出口貿易效應的行業投資給予政策優惠,鼓勵企業加大對這些行業的對外直接投資。針對前文提到的我國資源要素尋求型FDI低出口貿易創造效應的現狀,政府應積極引導海外企業充分利用國內母公司的生產設備等資本品,扭轉我國資源開發型FDI高進口創造效應但低出口貿易效應的局面,向進出口貿易創造效應雙高的方向發展。可以向在海外投資過程中使用國內生產設備的企業提供低息貸款以及放寬貸款額度等方面的優惠。對于給中國FDI帶來顯著貿易創造效應的國家和地區,可以加強與他們的溝通,以便增強貿易關聯緊密程度。
(二)對發達經濟體的直接投資要以結構調整為重點。中國對發達經濟體的直接投資仍以服務于對外貿易特別是出口貿易為主,而對科學研究、技術服務、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等領域的投資較少。這樣的投資結構雖然有助于中國企業維持或擴大發達國家市場,但對國內產業結構升級與技術進步的促進作用卻不明顯。如能實現以市場尋求型FDI為主向創新資產尋求型FDI為主的結構性轉變,不僅可以幫助中國企業獲得先進技術、信息、管理和服務等戰略性資產,實現產業升級與技術進步,還能增加從發達國家進口高新技術產品,幫助縮小貿易差額,減少貿易摩擦與糾紛。
(三)要積極與亞非拉國家以及廣大發展中國家開展形式多樣的合作。資源豐裕類國家不僅擁有豐富的能源與資源,而且具有廣闊的、富有潛力的市場。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合作不僅能實現我國能源與資源供給的多樣性,而且還可以帶動我國生產設備、生產工藝的出口,擴大雙邊合作的范圍和領域。另外,將在我國已經喪失比較優勢的“邊際產業”通過OFDI的形式轉移到勞動力與土地資源豐沛并且價格低廉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不僅可以使我國過剩的產能得到釋放,而且可以充分發揮東道國的比較優勢,促進雙邊貿易的發展。
(四)要高度重視與發展新興經濟體的直接投資。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已經在國際經濟舞臺上扮演了重要角色。與中國并稱為金磚國家的俄羅斯、南非、印度和巴西等國,不僅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與人力資本,市場前景廣闊,而且俄羅斯、印度等國在某些領域還擁有國際領先的技術。通過與這些國家的合作不僅可以獲得資源性產品的進口,而且可以擴大與這些國家的技術交流,打破西方國家對中國技術的封鎖。
(五)要加快我國產業與產品的技術升級與改造,改變我國與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產業結構與產品結構趨同的現狀,實行差異化的外貿出口戰略。實際上,中國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豐富且廉價的勞動力和資源給中國外貿帶來可觀紅利的時代已經過去。因此,要加大產業結構升級的力度,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外貿發展戰略。
三、結語
我國對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及其他不包含資源豐裕類的發展中國家的直接投資會減少我國對這些國家的貿易出口流量,而對我國貿易進口流量的影響并不顯著。這表明我國對這些國家的直接投資仍然是以突破和規避東道國的貿易壁壘為主,我國對資源豐裕類國家的直接投資會增加我國的進出口貿易流量,存在顯著的貿易創造效應。(作者單位為重慶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