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蕊
在當今農村經濟發展進程中,集體經濟股份合作制改革是重要課題之一,屬農村經濟改革關鍵性問題,然而在當今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制改革理論發展進程中,卻存在現實問題影響改革成效,制約農村經濟實踐創新。基于此,為了使我國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制改革更富成效,思考存在于改革體制中的問題,以此為基礎分析改革實踐落實有效方略顯得尤為重要。
一、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制改革所面臨的現實問題
首先,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制改革面臨“一村一策”的矛盾糾紛。除少數民族外,我國其他農村地區在進行合作制改革時,采取“一村一策”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給予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制改革自由與獨立優勢,同時也使農村面臨股份構成、成員資格界定、份額配置及股權設置等難題,容易產生糾紛。
其次,公共開支和稅費優化無法高效落實的問題較為嚴重。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制改革為地方性公共財政開支帶來壓力,加之改革下農村經濟體制辦理工商登記的僅為少數,降低農村集體經濟公司化發展進程。
最后,難以真正賦予股權現實意義。在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制改革過程中,股權很多時候僅為分紅依據,不可抵押、轉讓、繼承或贈送,更不可在社區外流通,其制約性可見一斑,影響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制改革實際成效。
二、分析有效實踐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制改革體制的有效方略
(一)做好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制改革體制規范化建設
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改革體制需要不斷總結成功經驗,從經驗中摸索出符合當前市場經濟發展趨勢的市場準入路徑,為提升經濟效益奠定基礎,而良好的體制改革經驗離不開股份合作社示范建設,在示范建設中發現改革中的不足之處,為完善內部運營機制提供辦法,確保利益分配合理,管理制度民主有效,社務分離且管理透明,提升農村合作社經濟發展動力。為了使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制改革更加有效,免除經濟改革后顧之憂,應在原有經濟體制改革基礎上,發展保險、就業、醫療、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保體系,讓百姓感受到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制改革發展積極意義,提高受眾對改革的認可度,提升改革積極性。
(二)探索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制改革體制創新發展路徑
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制度改革是總體趨勢,而改革路徑卻不是一成不變的,應秉持實事求是原則,從實際出發思考,結合經濟發展能力,探析體制改革路徑,成為改革路上的“領軍人”,而不是成功路上的“后行者”,確保改革方略更具有效性,符合當地經濟發展總體要求。為此,農村鼓勵人們參與到合作社經濟體制中,為農村個人投資提供便利,豐富合作社經濟表現形式,推廣村股份合作社,引導人們走上規模發展、聯合發展模式,提高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制改革實力,為農村經濟持續穩健發展奠定基礎。為了使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制改革更具成效,同時應做好經濟管理改革,以經濟體制發展需求為導向,建立符合鄉鎮經濟發展需求的管理體系,吸納先進管理方略,提高管理水平,統籌協調管理資源,培養農村集體股份合作制改革管理人才,為改革體制創新奠定基礎。
(三)做好“村社分離”運營機制
為了更好建設小康社會,縮減城鄉貧富差距,我國實行城鄉一體化建設戰略,在財政大力支持下,為“政經分離”奠定基礎,而我國“村社分離”運營機制,也必定會在財務、管理、機構、職責的逐漸分離下,作出優化調整,需要在具有良好“撤村建居”條件的農村落實政策先行,在國家政策支持下,加快“村社分離”速度,以法人治理機構代替原有村社,為發展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制改革奠定基礎,為了使該體制改革更富成效,各農村應依據不同經濟發展狀態,同時做好經濟管理制度規范落實工作,提高該改革體制內部管理能力,以為農民獲取更高經濟收益為出發點,探討提升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制改革勁道的有效對策,使農村經濟發展資源得以優化配置,使合作社經濟職能得以發揮到最大。
(四)提升政策扶持力度
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有效落實,離不開政府支持,通過政府扶持,可以為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制改革注入不竭動力,免去農村百姓后顧之憂,激發經濟體制改革參與熱情,通過優惠政策的引導,可以為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制改革指明前進方向,確保經濟改革與國家經濟發展方向保持一致。例如,國家可依照不同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情況,制定不同稅收優惠條款,在貫徹落實稅收優惠決策同時,減輕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制改革負擔,如有些地區推行“以獎代補”的稅收政策,對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制改革成績優異的村鎮,施行稅收獎勵政策,激發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制改革積極性,為提升該經濟合作制度改革成效奠定基礎。
三、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農村經濟若想得到更好發展,需要做好股份合作制改革,在規范化建設下,做好改革創新發展路徑的不懈探索,加之“村社分離”等運營機制的健全與完善,提升農村經濟改革成效,達到推動我國農村經濟良性發展的目的。(作者單位為騰沖市政務服務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