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妍倫
基于國際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很多企業為了更好的規避價格風險,利用合理的商品期貨套期保值非常重要。在企業運行的過程中,將商品期貨套期保值與會計準則進行科學合理、高效的對接,幫助會計人員更好的了解企業運行特點,針對企業運行中的潛在風險,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鑒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企業商品期貨套期保值與會計準則有效對接措施,從而推動企業能夠更好的發展。
一、套期保值的相關概念
伴隨我們國家期貨市場的平穩發展,很多大型上市公司以及國有企業開始運用商品期貨來回避價格的風險。在一些文件上面,也規范了企業套期保值到業務會計的處理,有利于對企業的套期保值業務可以如實的反應,并且對風險管理、財務情況有一定的影響。而這些均方便投資者對于企業風險管理策略、風險管理水平做出綜合的評價。
套期保值主要指的是企業在期貨市場中買入或者賣出與現貨數量一致、交易方向不同的期貨合約,能夠幫助企業更好的規避貨物市場價格風險。由于市場價格的不斷波動,現貨市場與期貨市場兩者中,肯定有一個市場是盈利的,企業進行套期保值,能夠保證國際金融市場中的價格風險得到更好的控制。企業面臨價格風險能夠通過套期保值直接轉移給其他企業。
期貨市場具有很強的風險規避能力,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的浮動空間不同,兩者之間的價格會受到時間的影響。企業在進行套期保值的過程當中,可以在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明確交易方向,一旦發現期貨價格下降,要及時構建良好的空頭尺寸,不斷減少企業的經濟損失。在企業正常運行的過程中,通過采用合理的套期保值理念,能夠有效防范現貨價格下跌保,有效保證企業的經濟效益。但是,在實際的調查中發現,根據現有的會計準則對企業的某類商品期貨套期保值業務開展認定時,會面臨很多的問題。
二、商品期貨套期保值與會計準則對接的重要意義
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金融市場體系正在不斷改進,很多企業為了提升自身的競爭力,減少經濟損耗,經常利用商品期貨進行套期保值,從而保證市場價格波動風險得到更好的控制。為了保證企業套期保值業務能夠順利開展,國家財政部門也發布了相關規定,《企業會計準則第24號——套期保值》,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套期保值的應用難度,為企業提供了良好的運行環境,企業能夠更好的投入到商品市場交易當中。
企業在運行的過程中,如果有大量的存貨,為了防止存貨價格的不斷下跌,可以將期貨合約賣出,進行良好的套期保值。企業在明確套期關系的過程中,要詳細記錄存貨賬目,構建合理的被套期體系,根據存貨的數量與市場價值,做好相應的跌價準備,并結合存貨賬目余額,將原材料與企業庫存商品價格進行合理的調整。在套期保值的過程中,企業也可以將套期賬目價格變動準確記錄當運行損失中,并合理調整被套賬目價格,根據被套賬目中的價格變動情況,合理改進借記或者貸記科目內容。
企業在銷售存貨的過程中,要將被套項目中的賬目進行合理的轉換,并準確計入到銷售成本中,主要將企業中的被套項目轉變為業務成本項目。另外,企業要選擇合理、高效的套現工具,保證套期關系在在存續期間得到更好的改善。企業可以根據套現工具的應用情況,詳細記錄下企業價值變動所帶來的利益與損失,也可以根據套期工具的使用情況,構建合理的貸記與借記體系。將商品期貨套期保值與會計準則進行合理對接,能夠不斷降低企業的經濟損失,為企業今后更好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三、商品期貨套期保值與會計準則對接措施
(一)企業要詳細掌握會計準則
為了保證企業中的商品期貨套期保值與會計準則進行有效對接,企業要詳細掌握會計準則,保證企業內部管理結構的完整性,不斷規范財務管理流程。例如,企業可以結合自身的運行情況,構建合理財務資料統計體系,明確企業的發展方向,為套期保值業務的順利開展打下堅實基礎。在一些大型企業中,為了保證各項財務工作能夠順利進行,針對企業中的各項套期保值業務,會計人員要進行合理的規劃,當貨物價格較高時,要提前進行相應的備案,為貨物認定提供良好的分析數據。
除此之外,企業在運行的過程中,要結合自身的經營特點,提前制定和合理的套期保值方案,針對套期保值與現貨價格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科學分析,不斷提高套期保值方式的實施率。在制定套期保值方案的過程中,企業要提前明確自身的發展方向,并結合企業的運行特點,不斷提高套期保值的合理性。將商品期貨套期保值與會計準則進行有效地接,能夠幫助企業更好的規避市場價格風險,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
在貿易企業當中,商品套貨保值業務與存貨套期保值具有一定的關聯,企業要結合會計準則,將商品套貨保值業務進行有效整合,針對賣期保值與與買期保值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合理的調整,保證買期保值與賣期保值在規定范圍之內。由于貨物市場價格的不斷增長,企業的競爭壓力不斷增大,通過將商品期貨套期保值與會計準則進行有效對接,能夠為企業提供良好的運行環境,不斷降低企業的運行風險。
(二)不斷細化會計準則條例
根據商品期貨套期保值規則中相關條例能夠得知,為了保證企業能夠更好的運行,企業要不斷細化其內部的各項會計準則條例,要合理確定商品的公允價值,針對企業運行中出現的問題,不斷明確原材料與成品之間的關系,從根本上保證產品間交叉套期保值問題得到更好的解決。由于企業中的會計數據較多,為了保證商品期貨套期保值與會計準則能夠實現更好的對接,企業要提高對產品間交叉套期保值工作的重視,加大管理力度,從而保證企業的穩定運行。
企業在進行期貨交易的過程當中,針對預期交易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采取合理的套期保值措施,不斷提高企業內部現金流的流動率,保證企業現金流問題得到更好的解決。例如,企業預計在一個月后購買50噸的大豆,根據現在的市場價格,大豆需要現貨購買,每噸的銷售價格在5000元左右。為了防止大豆價格一個月后上漲,經銷商可以根據大豆現在的市場價格,提前支付5%的保證金,手續費在3000元左右。當大豆的價格發生變動時,價格不斷下降,降到了每噸4560元,企業在進行現貨交易的過程中,可以按照該價格進行收購,手續費為3000元。在這個過程中,企業要結合其內部的運行情況,不斷細化會計準則條例,并根據企業運行環境,合理調整企業內部的財務方案。
(三)提高商品認定標準的合理性
通過將商品期貨套期保值與會計準則進行有效對接,能夠幫助企業更好的了解財務數據利用情況。在這個過程中,企業要不斷提高商品認定標準的合理性,針對期貨特點,進行有效調整,在保證企業安全運行的基礎上,制定合理的套期保值制度。由于套期保值具有良好的調節功能,根據會計準則中的規定能夠得知,要想保證套期保值功能得到更好的發揮,企業要不斷提高套期保值的有效性。通常情況下,企業內部的套期保值有效性要達到110%左右時,其各項功能才能夠得到有效發揮。
另外,根據國際中的通行標準,金融市場與商品市場中存在一定的差異,通過提高商品認定標準的合理性,能夠保證市場標準的合理性,保證商品期貨套期保值與會計準則的對接質量。通過不斷提高商品認定標準的合理性,能夠保證企業中的會計處理制度得到更好的實施,為企業提供良好的競爭環境。
四、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通過詳細掌握會計準則、不斷細化會計準則條例,并提高商品認定標準的合理性,能夠有效保證商品期貨套期保值與會計準則的有效對接,提高企業的運行效率。由于企業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為了保證企業能夠更好的運行,各個企業要結合自身的經營特點,將商品期貨套期保值與會計準則進行合理對接。(作者單位為創元期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