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莉
這一年,Fintech(金融科技)已從新鮮詞變成了業界的常用語。
相比較銀行和互聯網金融公司,保險的互聯網化、科技化相對延遲一些。雖然Insurtech(保險科技)開始受關注,也頻頻被提及,但保險科技的應用程度一直不高。不過保險科技成為互聯網保險的下一個競爭前沿的趨勢已毋庸置疑。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都逐步成熟并在保險領域得到應用。
瑞銀財富發布的報告認為,保險科技將給亞洲新興市場帶來顛覆效應,有望結構性改變亞洲消費者看待保險的方式 ,從“沒必要購買”轉變為“保險必不可少”。在未來5至10年內,保險科技將重塑保險分銷、核保、風險定價、產品設計開發等六大關鍵性流程。至2025年,保險科技將可能為亞洲保險行業節省每年約3000億美元的成本。
保監會公布的2017年上半年保險業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互聯網保險創新業務簽單件數46.66億件,同比增長123.55%。令業界眼前一亮的是,保監會還首次提到了保險科技,如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在保險業的應用。
然而,技術的成熟只是保險科技發展的第一步,如何將保險科技落地才是更重要的環節。借由技術,未來的保險中介機構可以發展更多的普惠金融業務。如果能完成場景化的營銷,保險科技有望改變現有被動的保險需求,轉變成為一種主動的保險需求。
隨著互聯網行業和保險行業的融合加快,技術在保險用戶畫像、智能保顧等層面起到了關鍵作用,未來用戶選購保險將越來越輕松,用互聯網手段重構保險體驗,將過去“被動、低頻”的保險產品,變為用戶“主動、高頻”的需求。
包括大特保、海綿保和量子保在內的一些保險科技公司都在細分領域嘗試著自己的Insurtech發展路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