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瓊
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深入,現在的高中教學課程發生了許多變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更加強調學生英語綜合水平的提高,倡導讓學生從親身體驗和實踐當中獲得知識,更加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作為一名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要以新課標為指導,達到課改為我們提出的新的要求。筆者從事高中英語教學工作多年,現結合教學實際談談新課標下的英語教學工作。
一、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初中和高中的過渡,從開始抓好英語教學。
進入高中之后,學生的學習任務加重、學習時間變長,許多學生在剛剛進入高中之后不能很快適應高中的學習生活,出現了眾多的不適應。在英語學習上,高中的詞匯量增加,文章變長,學生們感到英語學習更加難學。這時就需要教師從心理上對學生進行疏導,減少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畏懼心理,幫他們樹立學好英語的信心,做到不放棄每一位學生。
在學生升入高一之后,英語教師要通過入學測試、問卷調查、當面座談等形式了解學生的英語水平,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及時幫助學生查漏補缺。利用一定的時間幫助學生對初中學習過的詞匯、語法、句型等知識進行系統的復習,幫助他們盡快適應高中的學習生活。
教師在開始的英語教學中就要幫學生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讓學生在課前做好預習,課上緊跟教師的思路并做好課堂筆記,課后及時復習所學知識。在課上,英語教師要盡量用英語進行課堂教學,并鼓勵學生用英語思考并回答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制定由低到高的學習目標,讓學生每天都體會到自己的進步,增強學好英語的自信心。
英語是一門語言,因此從高一開始教師就要注重學生交際能力和閱讀能力的培養。教師要鼓勵學生多用英語進行交流,并為學生創設交流的環境。同時教師應該要求學生多閱讀英文書籍、報紙和雜志,養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并傳授給學生英語閱讀的小技巧,讓學生從一開始就愛上英語學習。
二、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課堂導入的作用。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階梯,一堂好課離不開成功的開頭。因此,教師要認識到課堂導入環節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地位,設計好課堂導入,讓學生從每堂課的第一分鐘就產生新鮮感和好奇心,并在45分鐘的課堂教學中都能夠集中注意力。
1、課堂導入環節教師可以從已學知識入手。復習已學知識是課堂導入中常用的一種方法。俗話說“溫故而知新”,通過復習舊知識可以引導學生運用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由簡到煩,由易到難的沿著臺階狀的問題層層深入、步步上升,在思考和討論中獲得新知。
2、教師可以設計問題教學情境導入新課。 新課標要求: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研究的學習方式,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制定教學目標,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素質。通過問題情境教學法,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開始就給學生提出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可以讓學生在思考中逐步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
3、教師可以通過“Daily Talk”等形式導入教學。通過這種形式的課堂導入,學生的口語的得到了鍛煉,英語交際能力日益提升。教師可以讓學生介紹天氣、興趣愛好、出勤等情況。教師也可以自己設問引出話題,讓學生進行交流。例如:“Its a fine day today,isnt?”\ “Did you have a good time in the weekend?”等等。通過學生的積極參與,可以引出更多的話題,讓學生在交流中學到知識。
三、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激發。
興趣是促使我們前進的不竭動力,只要對事物感興趣就會主動去探索。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關注所有學生,通過多種形式激發全班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尤其是一些英語成績較差的男同學教師要格外關注。只有關注到所有學生,才能從根本上改變英語成績兩極分化的局面。在英語教學上教師可以把學習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根據教學內容向學生介紹西方的一些文化知識和奇聞異事。課下多和學生進行交流,和學生之間建立民主的師生關系,這樣不僅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而且可以提高學生參與英語教學的積極性。
一些英語成績較差的學生往往是從一開始就沒有學好英語,對英語學習沒有興趣,如果進入高中之后教師只是單純地向他們介紹學習英語的好處,肯定不會收到明顯的效果。如果教師從他們感興趣的事物入手自然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現在的高中生,尤其是一些男生多愛好電腦游戲。而英語成績較差的學生當中男同學也占到了大多數。教師就可以從電腦游戲入手,讓他們意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在電腦游戲當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英文的提示內容,每到這時學生就會不知所措,通過讓學生接觸這樣的游戲讓學生意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
四、在新課改之下,要提高英語教學質量,需要把英語作為一種交流工具來看待。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的學習,更應該注重它的實用性。學習英語是為了交流,在英語教學中,我們不應該只是學習死知識,應該把它的交際功能放到一個重要的位置。只有把英語學習當中聽、說、讀、寫的四個方面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整體提高四個方面的能力,才能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質量。
英語作為第二語言,在學習英語過程中遇到的最大難題就是環境的因素。由于受到環境的制約,學生在平時接觸、運用英語的時間有限,為他們學習英語帶來了一定的困難。這就需要教師利用好我們的課堂教學,為學生使用英語進行交流創設條件。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好45分鐘的課堂時間,讓學生多開口進行交流。教師可以把每堂課的前五分鐘作為“Free Talk”時間,讓學生進行自由的發言。學生可以在課下準備各種素材的發言材料。例如:“Weathe r”、“ Friendship”、“Hobby”等等。在根據教材內容進行講授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計不同的問題,讓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例如:在學習《The Olympic Games》時,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What sport do you like best?”“Who is your favorite sport start?”“Please talk something about the Olympic Games.”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概括文章大意,總結各段的中心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英文歌曲和英文原創電影,讓學生感受純正的英語和外國文化,同時讓學生學到知識,增強學習興趣。教師還需要為學生提供課外的空間進行英語學習。例如:開辦英語角、舉辦英語演講比賽、改編英語節目進行表演等等。
新課改下的英語課堂已經不再是單純知識學習的課堂,更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課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努力為學生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在積極探究中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