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傲琪
摘要:社團聯合會,作為一個服務與管理學生社團的組織,通常會陷入“服務為先”還是“管理為先”的困惑中。“服務為先”,雖然盡力地滿足社團的需求,但容易陷入吃力不討好的尷尬境地;“管理為先”,無論何時鐵面無私,雖然將社聯內部與社團管理得井井有條,卻沒有一個社團真心相待。有人會說:“咱們應該服務與管理并重”。話雖沒錯,但是如何做到,卻是一個難題。本文針對學生社團聯合會中如何達到服務與管理的統一展開幾點論述。
關鍵詞:學生社團;聯合會;服務;管理
社團聯合會,作為一個服務與管理學生社團的組織,通常會陷入“服務為先”還是“管理為先”的困惑中。“服務為先”,雖然盡力地滿足社團的需求,但容易陷入吃力不討好的尷尬境地;“管理為先”,無論何時鐵面無私,雖然將社聯內部與社團管理得井井有條,卻沒有一個社團真心相待。有人會說:“咱們應該服務與管理并重”。話雖沒錯,但是如何做到,卻是一個難題。
今年是我在社聯工作的第三個年頭,前兩年一直在離社團最近的崗位上任職,即我校校社聯的評議監督中心,其主要是在社聯與社團中擔當著溝通橋梁的角色。今年又在主席的職位上任職近一年,視角和接觸的層面有了全面的提升。在這三年的工作中,對于服務和管理的問題,感觸頗深。現就我個人一些淺薄的意見,跟大家探討一下,在社聯的運行中,如何達到服務與管理的統一。
首先:明確社聯的身份定位。
社聯是什么?社聯是對全校學生社團進行服務與管理的學生組織。為什么需要社聯?我們都了解,老師無論是在身份上、還是年齡上(但現在老師也在逐漸年輕化),與在校大學生在思想及觀念上存在一定的差異和代溝。老師處于領導層,有時不能準確了解學生社團的現狀,也無法精準捕捉到學生社團的需要,這就需要同為學生的我們從中擔當溝通者和協調者。
在我校,學生社團聯合會是隸屬校團委下的校級學生組織,即社聯是代替團委對全校的社團進行服務與管理的學生組織。那么從原則上來說,我們應始終站在團委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同時也要維護各學生社團的利益。這要求我們要聯系學生社團的實際,將團委的指示貫徹落實,若出現與實際情況有出入的地方,應及時向團委老師說明實際情況,調整方向與角色,共同協商。同時絕不能出現與社團抱團,調轉槍口齊對老師這種本末倒置的現象。
其次制定明確清晰的管理細則。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社會主義法制也有規定“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這何嘗不能運用到學生組織的管理中呢?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社聯內部必然要求有一套嚴明的管理細則,對于社聯工作、社團管理所涉及的方方面面作出明確規定。沒有規矩的組織不足以稱為組織,同樣,沒有規矩的組織不存在談論服務與管理的基礎。一套嚴明的管理制度不僅是管理社團的基礎,更是更好地服務社團的重要保障。唯有建立了嚴明的管理制度并嚴格執行,在服務社團時才不會落得“吃力不討好”的尷尬下場。
大家可以設想兩個場景。第一:規章標明一切重大活動需提前30天以上提交策劃審核,某社團出于正當理由(如指導教師出差無法簽字)延遲遞交策劃,社聯批準其延遲申請,并在策劃上交后較短的時間內幫助社團籌備好相關場地申請和物資,活動如期舉行。第二:社聯僅有約定俗成的規矩為提前30天交策劃,若是遲了三四天也能無大礙,某社團因故遲交,由于時間緊迫社聯沒有籌備好相關場地申請,社聯只能聯系其他場地以保證活動如期舉行。以上兩種情況,均為社團因故遲交策劃,最后活動如期舉行。但兩個社團的滿意程度,大家都心知肚明。
由此可以清晰明確地感受到:一套嚴明的管理制度不僅是管理社團的基礎,更是更好地服務社團的重要保障,沒有制度的社聯不足以談論“更好地服務社團”。
第三:保持嚴謹的工作態度。
這一點是對嚴明的管理制度的進一步延伸,徒有嚴明的管理制度,社聯本身的工作人員卻無法嚴格嚴謹執行的話,只能是徒添煩惱。嚴謹的工作態度不僅要求我們準確執行規章制度,還要求我們對于自身的工作認真負責。當我們秉持著嚴謹的工作態度,對經手的所有事務都細致認真地完成,能有效降低社聯日常工作的失誤率。其實大家應該都深有體會,在社聯的日常工作中,通常是簡單乏味的重復,生活也是如此。在機械的重復性工作中,很容易因為注粗心大意造成失誤,有些小錯誤雖不致命卻會影響到社聯形象,有些紕漏甚至能毀掉整個活動。
最后:提高個人責任心并注重培養所有社聯工作人員的責任心。
責任心的培養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對于個人來說,責任心的培養甚至可以追溯到孩提時代的家庭影響,但就社聯來說,除了在最初招新的時候應注意招錄那些責任心強的干事,更重要的是在工作過程中不斷培養社聯工作人員的責任心。那么責任心真的能說是比能力還要重要嗎?
在社聯中工作,我們可以切身地體會到社聯這一學生組織的特殊性。社聯中除了對外交流中心(我校校社聯負責進行外校交流的部門)外,其余每一個部門跟社團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且社聯聯系著團委與學生社團,其中任意一個小活動哪怕是日常活動都會牽扯到很多人、多個部門,這就意味著社聯中每一個成員不僅要對本部門負責,各部門之間還要通力合作共同對社團負責。但有一個屢見不鮮的現象是:涉及的人越多,效率反而會大幅降低。在沒有辦法精簡部門的情況下,就要求參與其中的成員有高度的責任心。
責任心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它不僅包括工作人員對于自身的嚴格要求,還可以包括一個人的全局意識。在部門內部,對自身嚴要求可以保證各部門工作的完成質量,而全局意識能保證活動籌備有效率地穩步推進。全局意識使我們積極主動地去溝通,而在多個部門進行合作時,溝通工作能決定“生死”。
能力是可以在工作中不斷磨練提高的,而責任心是一個更為飄渺的概念。并且,責任心的強弱決定了一個人是否積極主動地提高自身工作能力,沒有責任心,一切都是空話。
“重服務輕管理“容易造成社團對規章制度不夠重視、“重管理輕服務”容易造成社團與社聯只存在公式化交流,無法準確傳達團委的要求以及社團的需求。由此可見,在社聯工作時,對社團把握服務與管理的平衡尤其重要。我以上意見均屬個人愚見,是否符合各校實際情況,還需各位多加斟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