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克葉木·吾買爾
摘要:初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兩個方面,第一是教師的教學理念與方式存在偏差,第二是學生的學習方法有待優化,本文主要從這兩方面找出差距與對策。
關鍵詞:初中數學;問題;對策
初中數學教學通過改革嘗試有了明顯提高,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足,找出問題結癥與解決問題的對策有其現實意義。
一、主要問題
1.教師對教學理念運用不足。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大部分的數學教師只對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學習進行重視,但是卻不能很好的將教學理念融入到教學活動之中。同時還有一部分的教師認為講得越多,學生學習的越多,因此在課堂上采用“滿堂灌”的方式,從而忽略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此外,對于教師的評價一般都只停留在了更正和重復的層面上,沒有引導學生進行適當的延伸,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簪。
2.教師教學方式存在偏差。一部分的初中數學教師只重視課堂提問,很少對學生進行啟發,甚至還有的教師把提問式教學和啟發式教學相提并論,使得在整堂數學課上,教師不斷的提問。同時教師提出的問題沒有經過精心設計,缺乏針對性,并沒有給學生留下充足的思考空間,導致學生無法跟上教師的思維,最終造成教師提出的問題只是流于形式,并沒有任何實質上的意義。
3.過分重視學生成績。由于受到我國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初中數學教師將學生的成績分數作為教學目標。為了能夠提高學生的數學分數,許多數學教師對于學生上一堂無法理解的知識,沒有進行正確的引導,便進行新知識的講解,從而出現了學生死記硬背的現象。
二、解決對策
1.促使學生自信。推理、判斷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常常熱衷于深入地研究難以解決的方面,這些學生在深入研究時能得到自信,要是直接采取同一種教育方式去教育所有的學生,那樣就很難使學生獲得自信,會使學生不愿意深入探究難以解決的方面。另一方面,那些應用推理、判斷的程度比較淺的學生就因為太多的失敗而不再相信自己了,產生放棄的念頭,從而使他們漸漸地落后于其他人。因此,通過依據學生水平不同進行教學的方式,能使好的學生深入研究難以解決的方面,使落后的學生從自身實際出發,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進步,這樣所有的學生就可以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學業,更加相信自己。
2.注重探究過程。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把采用探究式的教學手段,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正確的引導。對于數學教學的內容,探究的過程一般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首先,給予學生探究的載體,即應該仔細講解的地方需要進行細化;其次,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探究時間,即對于重點內容應該需要讓學生進行慢慢的理解、消化;再次,為學生充分留有探究的空間,即教師不能夠直接給予答案,而是讓學生對問題進行自主思考;最后,為學生留下探究的深度,即對某些重要的數學問題進行適當的延伸。
3.把握好提問時機。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提問式教學是比較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因此,教師提出的問題應該經過精心的設計,并且根據教學內容掌握好提問的時機,從而才能正確處理問、講這兩者之間的關系。首先,提出的問題需要對學生具有啟發的作用,能夠幫助學生拓展思維空間;其次,提出的問題必須具有針對性,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相應的問題,從而才能使得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獲;最后,提出問題的時間應該成熟,讓學生通過問題的回答,不僅能夠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而且還能體驗學習的成功感受和樂趣。例如,教師在講解《軸對稱和軸對稱圖形》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對正方形、長方形、圓形等進行對折,然后向他們提出問題“經過對折的圖形能夠重合嗎”“這些圖形都有什么共同的特點”進而引入軸對稱的定義。此外,教師還應該啟發學生充分掌握數學知識的本質和關鍵,引導學生進行積極探索。
4.構建高效課堂。高效課堂是目前課堂教學的主要研究方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行為,尤其是要轉變教學方式以及教學目標,要以“高效課堂的構建”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教會學生學的方法,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其學習欲望,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體性,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激發學習欲望”“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是新課程理念的最高境界。而教師要想達到這種境界,以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就要解決學生課堂學習的參與度的問題。
教師在授課時一定要自己先吃透定義,刪繁就簡,用準確、易于理解的語言把知識點講給學生聽。這樣,學生就會大膽地動腦,大膽地思維,大膽地去展示與交流,進而使數學課堂變成學生自己的課堂。教師要關注學生在什么情況下學得更好,要真正地、心對心地走近學生的心靈,這樣才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的全過程,才能達到高效課堂的教學目的。
5.培養合作精神。興趣的培養是學好每一門學科的開始,讓學生喜歡上數學學習會在教學中事半功倍;而集體的智慧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學生主體性與自主學習性,主要表現在學生對其所學的知識有濃厚的興趣,不需要別人的敦促,自己本身就具有很強的積極主動性,在學習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創新思維,自己始終是日常學習的主人.具體而言,就是學生能夠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當前的學習任務,知道自己現在或即將要學習的是什么知識,如何能夠有效地進行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對學習的內容有濃厚的興趣,遇到問題困難不氣餒,勇于克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另外,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多思考,多提問,多與同學交流,增加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因此,要優化初中數學教學最重要的還是學生的興趣問題.教師除了做到前面提出來的兩個要求外,還要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勇于克服困難,具有很強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數學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自主學習性的根源是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學會自我學習自我發展,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實踐表明:只有不斷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手段,將數學知識與生活緊密的聯系起來,才能使得初中數學教學實現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成繼紅;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調查與思考[J];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5.
[2]谷春安;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板書藝術[J];湖南教育;1993.01.
[3]劉宏;初中數學練習設計的“點、線、面”[J];現代教育科學;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