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志霞
摘要:教學方法是教師指導學生為了實現教學目的,在教學過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辦法和措施。它是教師傳授知 識、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開發學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教學,在任何時候都是雙邊的,教學方法是教師和學生之 間相互聯系的活動方式,是教師發出信息和學生接受信息的途徑,是實現預期教學目標而不可或缺的因素,在 引導和激發學生有效學習方面,具有獨特的意義和作用。
關鍵詞:教學方法 ; 原則 ; 初中語文
教學方法有以下幾個特點:其一,具有相對性。任何 一種教學方法,既有優點,也有缺點,語文教學方法也不例外,根本不存在絕對好的方法或絕對壞的方法。正 如巴班斯基所說的:每種教學方法就其本質來說,都是相對辯證的,它們都既有優點又有缺點。每種方法都可 能有效地解決某些問題,而解決另一些問題則無效,每種方法都可能會有助于達到某種目的,都妨礙達到另一 些目的。其二,具有針對性。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針對不同對象和特點,不同的目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態度 ,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一般說來,教師往往使用那些掌握得比較好的教學方法。教師對教學方法掌握得越多 ,就越能找出適合特定情況的教學方法。同時教學設備的多樣化、現代化也為教學方法的選擇提供了可能。其 三,具有綜合性。教學方法,是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習方法的綜合體。
教師教的方法,在于示范、啟發、訓 練和輔導;學生學的方法,在于觀察、仿效、運用和創造。其四,具有多樣性。正因為語文教學內容、目的呈 現出多樣性,所以,決定了語文教學方法的多樣化,諸如:講授法、提問法、討論法、演示法、實驗法、研究 法、觀察法、練習法、復習法、獨立作業法、電化教學法、欣賞教學法、愉快教學法、成功教學法等。語文教 學方法的多樣化是語文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是語文教育科學化、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單一的教學方法只能遏 制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使語文教學很難達到預期的目的。
教學方法使用的原則應是:
第一,堅持啟發式。啟發式是教學方法使用的基本原則。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 覺性,激發其思維活動,主動探求知識,增強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啟發式不是具體的教學 方式或方法,而是教學方法使用的原則。教學方式方法千變萬化,種類繁多,但其本質都應是具有“啟發性” 的。堅持啟發式原則的關鍵在于既要重視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防止片面強調教師的權威性;既要尊重學 生的自覺性、主動性,又不放任自流。
第二,堅持最佳組合。現代教學方法一般認為教學任務包括三個方面:傳授和學習系統的科學基礎知識與 基本技能;發展學生的智力和能力;培養學生共產主義世界觀和道德品質。這種高度概括的教學任務對選擇教 學方法具有方向性的意義。語文教學方法的特征是由語文學科的性質、目的和內容所決定的,對教學方法的選 擇直接起作用的是教學目標,所以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時應充分顧及到具體教學目標的規定。對教學方法的優 選和組合應注意它的針對性和啟發性,多樣性和選擇性,實踐性和遷移性。
第三,堅持因材施教。素質教育,提倡因材施教的方法。因為人與人之間存在差異,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 體學生,又要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因材施教的目的是為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讓每 一個學生主動地、活潑地發展。在組織教學中把分班教學、分組教學與個別教學結合起來;在教育過程中,貫徹個別對待的原則,講求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以教為主的教學方法系統。這種教學方法主要是以語言為媒體,傳遞知識信息,靠教師的講述和講 解,使學生掌握語文知識。
1、講授法。 它主要是教師通過口頭語言向學生系統地傳授語文知識的一種基本教法。主要用于導語、指 示語、結束語、介紹作家作品和時代背景,敘述教材基本事實,分析課文,提示重點,闡明事物和事理,評述 寫作范文和習作例文等。
講授法是傳統的教學方法,也是目前學校課堂教學的主要手段,運用講授法能使知識系統化,在較短的時 間內交給學生以全面而準確的知識。在具體教學中,我們鼓勵教師根據教學實際,該講則講,而且要講到位。 教師的講解和示范目的是為了傳授知識,并讓學生了解方法,不要因為擔心背上“滿堂灌”的嫌疑而忽視對知 識的系統傳授。
2、串講法。 它是文言文教學中有“講”有“串”的傳統教學方法。“講”即講解,“串”即串連,就是 把上下文串通起來,實質是“講”,講的特征是“串”,即把詞、句、語段、段落、全篇連貫起來的系統講解 。串講法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翻譯式串講,一種是概括式串講翻譯式串講,就是以今語釋古語,從現在注釋 的角度說,就是把古文譯成白話。
翻譯式串講的特點與古文今譯相近,但又有所區別。首先,古文今譯是把古文中的每一句話都譯成現代漢 語,不能有遺漏,翻譯式串講則是有選擇的今譯,只把那些較難理解的句子或段落譯成現代語言,而那些只需 解釋個別語詞就能讀懂的句子則不必翻譯,因此在形式上比古文今譯要靈活一些。另外,古文今譯既要求忠實 原作,又要求譯出的文字通順、流暢、準確,盡量反映出原作的風格特點和感情色彩,渾然一體,讀來朗朗上 口,不能有支離生澀、前言不搭后語、文氣不貫的感覺。而翻譯式串講,由于針對的是一句句的話,所以不必 過多地考慮全文的聯貫性,只要能通順、準確地解釋出全句的意思,就基本上算達到了目的。
概括式串講,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礎上,對其意義加以概括,用自己的話解釋出來,而不用語詞對譯的方式 。當句子的含義比較豐富、深刻,用翻譯式串講無法充分表達時,就需要用概括式串講。 串講法的應用有利于發揮教師“講”的主導作用,保持講的整體性和系統性,變單方面的教師講為師生雙 邊活動,避免繁鎖,興之所至,信口開河,而有利于提高講的藝術性,抓住重點,以保持學生注意力的高度集 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要防止教師唱獨角戲,主觀注入,平鋪直敘。
創新是教學方法最重要的特征,閃爍著人類智慧的光芒。每一種教學方法從來都是在個體或群體的創造中 發現出來的。人類智力的開發離不開創造,教學方法的發明創造又賦予智力開發以新的形式。教學方法的選擇 和運用重在繼承、貴在創造。我們在重視繼承傳統教學方法同時,善于學習中外先進教育理論,在繼承的同時 ,注意創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