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欣
摘要:該文論述了新時期建設農村文化室的重要作用,以及建設農村文化室面對的新問題、新任務;如何破解遇到的難題,充分調動廣大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建設好農村文化室,為發展農村文化打好基礎。
關鍵詞:新農村;文化室;建設
農民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體,只有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和致富能力,才能為改變鄉容村貌、增產增收提供人才保證。在新農村建設中,加強村級文化室建設,是培養新型農民的一條重要途徑,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不可忽視的一項重要內容。
就我省來說,大多數農村沒有固定的文化宣傳陣地,缺少文化娛樂設施,也沒有給農民提供信息的條件。農民要看書、學習科普知識、操作電腦,那就更難了。農民學不到科普知識,增強致富能力就是一句空話。因此,各村在新農村建設中,要結合本村實際,在籌建各種建設項目的同時,把村文化室的建設作為重要內容列入其中,讓村上有固定的文化宣傳陣地,有文化室、娛樂場地及設施。但由于農村文化基礎差,受主客觀條件的制約,文化室建設還難以滿足廣大農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農村文化室建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如何克服這些問題及充分發揮農村文化室的作用,真正讓文化室成為農民的文化娛樂之處?下面談談以下認識和看法,敬請指正。
一、農村文化室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1.農村文化設施基礎差。
由于農村文化室空間狹小,或有名無實,村民們沒有文化活動之處。調查了解,雖然有的農村辦起了農家書屋、建起了農村文化室,但總體功能不齊全,面積偏小,室內除了幾本書外,其他樂器、各種球之類的文體器材幾乎沒有。有的村雖然有省配送的文化信息共享工程電腦,但由于沒錢交網費,而被村干部拿回家“保管”著。因此,不少村民每天只是在自家或村小賣店看看電視、聊聊天而已,村民參與文化生活的方式非常單一,文化需求難以滿足村民需求。有時蜻蜓點水式的“送文化下鄉”已遠遠不能滿足當代農民對文化生活的需求。
2.村干部對文化室認識不足。
村文化室屬于公益性事業,因此,在村文化室的建設和經費投入上應以村集體為主,這些都離不開村干部的支持和參與。然而,不少村干部對農村文化室的作用認識不足,認為文化室可有可無,對文化室的建設提不起興趣,村兩委更是重經濟建設輕文化建設,以至于村集體不提供村文化室的場所,在經費上也不給予一定的支持, 至于負責規章制度的制定以及管理人員的聘任等更無從談起。
3.不良現象不斷侵襲文化室。
俗話說:正氣不樹,邪氣盛。農村文化室在豐富農村文化生活、開展文化活動方面起到了作用,但落后文化、低俗的東西侵入文化室,如在文化室里進行賭博活動,有的掛著文化室的招牌,在里面做買賣生意,淡化了文化娛樂氛圍。這些不良現象極大地影響了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影響了農村的和諧,影響了農村的穩定。
二、加強農村文化室建設的途徑和措施
1.解決好思想認識問題。
加強農村文化室建設是一項民心工程。據調查了解,目前,我國大多數行政村、社區都建起了農村文化室。就我們鄧州市林扒鎮來看,村村有了文化室,甚至有的村不只有一個文化室。從數量看,已達到上級的要求。但目前存在的問題是管理工作沒跟上,服務質量有待全面提高。要確保農村文化室真正成為農民的文化娛樂之處,這就要求村兩委干部首先要解決好思想認識問題,真正樹立科學發展觀,正確認識和處理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經濟建設與文化建設的關系,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把文化工作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讓農村群眾切切實實享受到文化發展的成果。
2.轉變認識,增加經費投入。
經費少是建設村文化室的最大困難之一。由于村文化室是公益性的事業,這就決定了它是非營利性的,其投入的主體應該是政府財政。《若干意見》要求“各級財政要增加對農村文化發展的投入, 加強縣文化館、圖書館和鄉鎮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設施建設”。但是在絕大部分地區基層財政都比較緊張,很難拿出更多錢來支持,因此,村文化室的經費應該由國家、集體、個人分擔。這就需要村干部轉變思想,按照《若干意見》的精神,首先積極向上級主管部門申請部分財政資金;其次是村集體提供村文化室建設場地和部分運轉經費;個人的投入可以采取會員制,每位會員交一定的費用,辦一張會員卡,可以享受一定時間和范圍的服務,比如借閱圖書、閱覽雜志和報紙等。此外,還可以號召先富起來的人為家鄉作貢獻。
3.解決好文化室的管理問題。
農村文化室的管理工作很重要。現在群眾需要各方面的文化娛樂活動,如舞蹈表演、卡拉OK演唱、讀書看報等,而這些文化活動必須有人來聯系、來策劃、來組織。因此,這就要求村干部要重視人才培養,挑選一些年輕、有文化、有能力的人擔任農村文化室管理員,帶領并組織村民開展一系列的文體活動,不斷豐富并活躍農村文化生活,把農村文化室作為群眾文化活動的主陣地,不僅擴大空間面積,還要豐富其內容,凡是群眾喜歡滿意的都應該有,不但要把農村文化室建設好,還要管理好,以確保農村各項文體活動的更好開展。
4.解決群眾素質問題。
農民長期生在農村,長在農村。思想觀念、文化素質、文明程度等都不同于城市居民,這就需要文化室協管員多與村民溝通,耐心細致地做好群眾工作,以情說服,爭取群眾的觀念轉變。農村群眾的思想素質提高了,他們就能夠積極主動地參加文化室基礎設施的建設,能夠自覺抵觸低級粗俗文化的侵擾,確保農村文化室的文化娛樂活動正確、健康、有序地進行。
結語: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大力發展農村文化,提高農民的文化生活水平,是各級黨委和政府一項重要工作,也是一項民心工程。圖書館作為沒有圍墻的大學, 在農村的文化建設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農村文化室是農民文化活動的重要場所,體現一個村或社區文化活動情況的窗口。隨著我國經濟的巨大變化 , 農民的物質生活也得到了極大改善, 大部分農民不僅擺脫了貧困,而且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因此,要正確對待農村文化室的建設,要科學規劃,舍得投資,使它成為農民文化娛樂之處,最終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育陣地。
參考文獻:
[1]朱日保.農村文化室建設中的問題及對策[J]. 辦公室業務,2016 (18).
[2]鄭海玲,李多才.新農村建設中應加強村文化室建設[J].黨的建設,2007(06).
[]劉琳.農村文化室建設模式初探[J].農業科技管理,2017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