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麗巴爾·買買提尼亞孜
摘要: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生活、工作條件的變化,現代漢語也在不斷充實、異化、發展,有些詞語開始進入其他應用領域,同時產生了與原來詞義有所差異的意義和用法。這些意義和用法在詞語內涵、外延及感情色彩方面都有了新的變化,從而產生詞義泛化,并成為人們關注的一種新語言現象。
關鍵詞:現代漢語;泛化;新生詞
術語泛化豐富了共同語的詞匯系統,促進了共同語的變化發展,充實了現代漢語內容。隨著社會日新月異的發展,各學科領域的不斷進步,術語的泛化也將會越來越豐富。
一、漢語中術語泛化的原因分析
術語通過泛化產生多義性和普遍性,從而進入共同語詞匯系統。其泛化的動因。可以從語言的使用者,語言結構本身,術語泛化的表達效果三個方面考慮。
1.從語言的使用者來看。當今社會活躍的語言使用者,包括青年學生、作家、學者、記者編輯和節目主持人以及廣大活躍的普通百姓,一般他們的知識背景較為深廣,科學文化素養不斷提高,思維日趨活躍。求新求異欲望強烈,這些為術語的泛化架起了一座橋梁。正是他們敏銳地感受到了時代生活的巨變,順應交際表達的需要,創造性地在非專業語境中使用術語,當這些創新用法為語言交際廣泛接受而得以鞏固后,術語的泛化過程就完成了。現代漢語詞庫中便增添了一個新成員。從現代人的用語心理看,求新求雅講究品位追求時代的文明氣息,是現代人精神文化的追求,也是用語言包裝形象,人際交往的需求。當今借用術語已逐漸成為社會用語時尚。術語的跨領域借用已使人耳目一新。特別是其中文化層較高的科技人員掌握的術語,嚴謹精確,書面色彩濃,品位較高,被賦予通俗含義的同時,仍保留一定的莊重嚴謹的書面色彩。一旦從狹窄的專科用語范圍走向社會用語天地便深受歡迎。如“反差”原為術語,本用于攝影中照片、底片或景物等黑白對比的差異,后突破與業術語局限,用亍于人或事物優劣、美丑等方面對比的差異。如“不必太在意中國隊的反差——。
2.從語言結構本身來看。新事物新現象總是層出不窮的,從這個意義上說,語言的詞匯系統具有先天的不自足性,這就決定了語言的詞匯系統必須經常不斷地進行自我調節以達到動態平衡。通過有特定內涵的術語的泛化充實語言的詞匯系統。歷來是詞忙豐富化的一條重要途徑。也是各種語言里普遍的語言現象。如體育運動吸引了大批體育迷,體育行業詞語的應用同樣也體現出術語的泛化,既“挪”用了其它行業的術語。又如大量的軍事和江湖武俠詞語,“殺手、擴軍、戓略、布陣、戰史、過招、教頭、單刀直入、單兵作戰、防守反擊”等;教學行業詞語如“同登榜首、交白卷、及格、下課”等其他行業語如“告別演出”(演藝)、“底牌”(賭場)、“顆粒無收”(農業)、“下野”(政治)等等。同時也“挪”出了不少體育行業語,如“掛拍、沖刺、踩線、強項、弱項、讀秒、底牌、攤牌、走鋼絲、短平快、二傳手、起跑線、黃牌警告”等等。
3.從術語中的新生詞來看。
在新生詞匯中,有大量詞雖然不屬于基本詞匯,卻仍具有此特點。如:“走”(走低、走高、走穴、走弱、走強);“零,(零距離、零增長、零貸款、零首付);“裸,(裸婚、裸考、裸房)等。這種現象實際是語言中“類推作用”的反映。“類推”本指語法中存在齊整劃一的趨勢和抗拒這種趨勢的矛盾,其中前者是語法演變中經常起作用的力量,叫“類推作用”。在新詞語產生過程中,“類推”則具體表現為運用虛化的語法成分來構成新詞,包括“詞綴的附加”和“實詞的虛化”。上述各詞之所以具有極強的能產性,實質是其詞義逐漸虛化,逐漸變為一個詞綴,從而可以自由附加在各種語素或詞的前、后以構成新詞。
4.從詞的意義角度看。
(1)模糊性增強。
如2009年最新詞語“躲貓貓”,從字面看似乎是與捉迷藏的游戲有關,實則不然。該詞來源于一起離奇死亡事件:當云南男子李喬明死于看守所后,當地有媒體報道稱,調查結果顯示李喬明“躲貓貓”時眼部被蒙,“不慎撞到墻壁受傷”。民眾認為這過于荒謬,就將“躲貓貓”一詞當作新詞匯用以質疑和諷刺。該詞可有幾層含義:(1)莫名其妙地死亡;(2)用于搪塞死亡事件的荒謬理由;(3)相關機構不愿回應真相的行為和態度。“躲貓貓”一詞的流行,實際折射的是一種不信任。
(2)詞義靈活化。
即詞義并不固定,隨運用語境而定。如“變臉”:《現代漢語詞典》中該詞只有兩個義項:翻臉;戲曲表演時以快速的動作改變角色的臉色或面容,多用來表示人物的極度恐懼、憤怒等。但是近幾年報刊等傳媒上頻頻出現的“變臉”一詞,其含義卻遠不是這兩個義項所能涵蓋的。
二、術語泛化的意義及其未來趨勢
術語泛化帶來了新詞的誕生,促使中國文化向前發展。新詞是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而產生的,因為它表示的是新事物、新觀念、新制度、新科技等,故“創新”是新詞的主要特征。幾十年來,現代漢語產生了成千上萬的新詞語,而這些新詞語絕大多數都是《現代漢語詞典》里很少甚至不曾收入的。如人物名稱:軍嫂、網蟲、黑客、網友、急婚族;科技方面:納米技術、掌上電腦、超屏、千年蟲;社會生活:下崗、房魔、黑市、獨二代、感恩紅包;經濟方面:大肚子經濟、牛市、熊市、小產權房;文體娛樂:黑哨、蹦迪、大腕、電話門、球霸;政治方面:倒扁、八榮八恥、骸鏤門、紅衫軍、兩會博客,等等。
總的來說,術語泛化豐富了共同語的詞匯系統,促進了共同語的變化發展,使交際更為便利。經我們統計發現:2002年版《現代漢語詞典》附頁中收取的新收集的新義條目58條。其總體趨勢是數量越來越多,早期發生詞義泛化的專門詞語在普通詞匯中穩定下來,新的泛化現象又不斷發生,也逐步在普通詞匯中取得一席之地,并直接影響流行語的發展。可見,術語泛化不會是曇花一現的語言現象。當術語泛化進入普通詞后,會對當前流行語產生一定影響。例如“焦點”一詞,由于其在熒屏和報刊欄目的頻頻亮相:焦點訪談、焦點人物、焦點新聞、焦點放談、焦點選手、信息焦點、四大焦點、一周焦點、冷熱焦點”等新的組合詞組也產生了。并不斷的流行起來。
術語泛化是漢語詞匯發展演變的一個重要方面,必要關注。泛化誕生了新詞,其中充滿了復雜的相互矛盾的異質成分。對于如此復雜的新詞,依據既成的規則是不可能全部規范的。既然詞語是不斷發展變化的,那么對其進行規范的原則也應是發展變化的。只有這樣,詞語才會在新舊規范的交迭、更替中得到發展,螺旋式地向前,從而也使得許多“不合理”的言語現象得到解釋。
參考文獻:
[1]劉婧;《辭通》異形詞語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7年。
[2]劉云,《術語泛化的途徑、特點和動因》,《修辭學習》2004年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