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通過對當下農村中小學教育界引進的特崗教師們的調查研究,總結出關于特崗教師職業幸福感方面的相關問題。當前,絕大部分特崗教師并沒有體會到真正的職業幸福感,相反,實際的工作環境、工作條件和工作伙伴使得他們在心理產生了巨大的落差感。提升特崗教師的職業幸福感,首先要改變他們的錯誤認知,使他們意識到這份職業的高尚和偉大;其次,教育部門要大力改善和提高特崗教師的工資待遇,盡快將特崗教師的人事編制落到實處;最后,要加大對特崗教師的人文關懷,讓特崗教師從心而外地感到溫暖。
【關鍵詞】特崗教師 職業幸福感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6-0173-01
在當下,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才需求的多樣性,教育水平的高低成了人們日益關注的問題。城市亦然,農村亦如此。為了更大幅度地提高農村地區的教育質量,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2006年國家開始實施“特崗教師招聘計劃”。特崗教師的聘期是三年,三年期滿后對考試合格并且愿意留聘的特崗教師給予教師編制。在近些年來,其招聘的人數日益增多,招聘的范圍不斷擴大,但是招聘的條件也在與日上調。然而,通過重重考驗,經過了激烈的筆試和面試成功上岸的特崗教師們,在實際工作崗位中的教學效果與教學熱情卻不明顯。
一、特崗教師幸福不幸福
關于“特崗教師幸福感”的探討,筆者在與我所在的鄉鎮的若干名特崗教師的探討中,已經得出了一個非常明確的答案,那就是:“幸福感不明顯”或者是“不是很幸福”。
談論過程中,一位剛剛走上特崗教師崗位半年的教師說:“這里的工作環境比我當時想象的差多了,太失望了,一下子感覺自己大學四年白讀了。”還有幾位特崗教師最近正在忙著準備考取當地縣級的教師事業編,他們說,“如果有幸能夠考試成功的話,就是交多少違約金我們都認。”當然,也有幾位特崗教師認為,在這里條件確實艱苦了點,但是卻在一點點的實現著自己的價值。因此,整體而言,特崗教師們的職業幸福感是不理想的。
二、特崗教師為什么不是很幸福
1.工作環境
首先,在工作環境方面,最主要的一點就是農村的現代化教學設備極其缺乏,教師查找資料的工具和途徑過于狹窄。一位特崗教師說,“有一次,我想用我的手機進行一下百度查詢,無奈信號太差了,怎么都連不上網絡。”另外,如果想要打印某一份文件或者資料,要到很遠的地方才可以完成,并且打印的費用也會相當昂貴。另一方面,農村的校園似乎顯得沉悶,校園里會星星兩兩地種幾株花草,兩側的長廊上只有簡簡單單的幾個大字和幾幅簡筆畫而已,教師的教學氛圍不濃厚,學生的學習氛圍也不好。
2.工作條件
在工作條件方面,首先就是特崗教師的住宿問題。許多特崗教師要租住在一間農村的房子里面,而大多數特崗教師并不習慣農村的居住和衛生環境,這似乎成為了特崗教師想要離崗的最主要原因。另外,有的特崗教師的家定居在城市,他們為了晚上能夠回家居住,不惜坐班車回市里,第二天還要早早地趕來上課。來回的車程之遠、路費之貴使得特崗教師們身心俱疲。還有就是農村冬天的供暖問題,學校的供暖設施是極其差。在寒冷的冬天,一個個小學生們要早早地來到教室,引柴生火。每個班級里的學生和老師是靠一頂大鍋扣在泥土搭建的火爐來取暖,一旦有大風,班級里就會煙霧彌漫,更糟糕情況就是孩子們無法正常上課,并且還得開門放煙。長此以往,自然會直接影響特崗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3.工作伙伴
在農村學校里,特崗教師們最感到無力的就是缺乏同齡的教師。周圍的同事里,大多數是年紀較大的教師,新來的年輕特崗教師與老教師們似乎并沒有什么共同話題可言。老教師們除了偶爾談論一下自己的學生外,多數情況下會聊一些關于農村生活方面的話題,這對于特崗教師而言是十分陌生的。所以,課余時間里,能夠和特崗教師進行交流談心的人很少。另外,學校對于教師的教學要求也不是很嚴格,同事之間合作或者競爭的場面很難見到,自然工作起來毫無吸引力。
三、如何提升特崗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1.改變錯誤認知
首先,從特崗教師自身來說,特崗教師要改變自己的錯誤認知,真正意識到自己所從事的職業的高尚性和偉大性。
有些特崗教師整日憂心忡忡,抱怨聲不斷,總想著自己的一生將要“葬送”在這個偏遠的山區,為自己感到不值。實際上,這些想法是不對的,是大錯特錯的。特崗教師們要明白,自己所從事的是一份無比神圣的職業,在自己的身上承載著無數家庭的希望與夢想。有一句話叫做“既來之、則安之”,還有一句話叫做“在其崗、發其熱”。特崗教師要秉承著這樣的理念,改正自己不理智的想法,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散發出不一樣的熱情與溫度。
2.教育部門要盡快兌現承諾
教育部門要兌現的承諾有:大力改善特崗教師的工資待遇,提高特崗教師的工資收入水平;特崗教師服務期滿后,要盡快將其人事任用編制落到實處。
作為剛剛畢業走出校園的師范生,能夠讓他們勇敢地拋棄城市里的生活,來到偏遠的山區任教,除了秉承著熱愛教育事業、為教育事業奮斗終生的一腔熱忱以外,還有的想必就是大家日盼夜盼的事業編制。“教師事業編”是教師嘴里常常說的“鐵飯碗”,有了教師事業編,就會一生穩妥,不必有失業待崗的憂慮。因此,教育部門要及時了解特崗教師們的實際心理狀態,盡量地滿足特崗教師們的要求,使特崗教師真正在自己的崗位上體會到“歸宿感”和“價值感”。
3.加大對特崗教師的人文關懷
實際上,真正讓特崗教師的職業幸福感降低的因素除了農村地區的條件差以外,還在于這里缺乏對新入職教師的人文關懷。因此,各級領導以及每一個在職教師都應該給予初任教師以溫切的關懷和積極的鼓勵。首先,校領導要幫助特崗教師解決譬如住房、交通等問題,并向特崗教師提供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其次,學校里的其他同事也要積極與特崗教師進行溝通,解決他們在生活中遇到的種種難題。只有讓特崗教師們感到了家一樣的溫暖,才能夠真正留住特崗教師,也才真正有機會使得農村的教育越辦越好。
特崗教師是為農村教育帶來新希望的嶄新一代,是對教育有著美好憧憬的一代。無論如何,我們要竭盡全力讓特崗教師找到自信,找回自我,找到幸福。相信在各級教育部門以及學校領導的共同努力下,一定會為特崗教師提供一個舒適的、滿意的教育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我們的農村教育,我們的教師們,我們的學生們都將會迎來一個嶄新的未來。
參考文獻:
[1]孫穎,陶玉婷.特崗計劃的現實困境與破解思路[J].中國教育學刊,2012(7).
[2]孔亞楠.一位農村“特崗教師”職業幸福感的個案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3(4).
[3]張立華.農村“特崗教師”穩定性問題的個案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1.
[4]王亞娟.特崗教師職業發展困境及其原因——以河南T縣為例[J].創業人才與教育,2016(18):85-87.
[5]馬蓉.一位農村教師職業幸福感的敘事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09.
作者簡介:費招娣(1992-),女,吉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課程與教學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