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孜拜克·哈力拜克
摘要:通過當前數學教學應用價值取向缺失成因分析,敦促數學教育必須與時俱進,改變當前數學應用性教育缺失的現狀,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提升數學教育中的數學應用價值。
關鍵詞:數學教育;缺失成因;價值取向
數學教育要考慮應用價值的取向,不斷分析價值取向缺失成因,提升數學教育應用價值勢在必行。
一、當前數學教學應用價值取向缺失成因分析
隨著課堂改革的不斷深入,高考逐步加強對數學應用的考查,但由于應用價值取向缺失導致理論與應用孰輕孰重難以分辨,長期困擾著廣大教師。由于教材編排、教師觀念、教學評價等方面的原因,導致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淡薄,應用能力低下。
(1)教師觀念淡薄。部分教師教學觀念淡薄,只注重知識的傳授、思維的訓練,割裂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學生不能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對數學學習缺乏興趣。
(2)教師教學水平低。長期以來,“以考試替代評價”的觀念未能革除,教師的教育思想陳舊,為考而教,愿意花時間去研讀考綱、分析考點,將教科參考書作為唯一的授課內容,導致學生知識面狹窄。部分教師片面地認為,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無非是增加些應用題而已,并沒有從生活與生產實踐中廣泛地收集數學資源。應試教育的壓力、教學任務的繁重,使他們沒有時間也不愿花時間去收集、整理、儲備資料。部分教師的應用意識淡漠,除學科知識外,社會知識較少涉獵,教師的自身應用能力也有待提高。
(3)評價標準不合理。教學評價是教學活動的指揮棒,具有導向作用,但由于當前評價機制的不完善、評價體制的不合理,教師注重考分的高低而不是應用知識能力的強弱。學生的學習動機因此被扭曲,數學應用知識教育無法走出困境。
二、加強數學應用教育的構建
1.提高應用價值的觀念。
(1)有意識的應用數學是將數學作為一種思想方法。有意識的應用數學是將數學作為一種思想方法。在這種意義上,數學不再是以一種成形的理論形態出現,而是以一種分析世界解釋世界的方法出現,其體現出的是一種方法論。歷史學研究中運用數學方法,對已經發生過的,不能再重現的事情進行一種數學模型化的考察,通過對模型的分析不僅促進了新研究領域的開拓,而且使研究過程和研究成果更精確、嚴謹;不僅影響著對原始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及分析這些材料的方向、內容和著眼點,而且影響著觀察問題的角度和思考問題的方式,從而可能解決按照傳統的研究方法所無法解決的難題。
(2)人們越來越認識到數學內在的思維對人們分析和解決問題有著巨大的價值。比如抽象化、模型化、符號化、化歸意識、推理意識等等都內含著極為深刻的知識價值。雖然我們不是每個人都會從事數學的研究,從事與數學有關的職業,但是我們都會應用這些思維方式,因為這些數學的思維方式具有普適性的特點。人類社會越是往前發展,越是需要思維方式的進步。具體的知識是有限的,要創造出新的知識,解決新的問題,思維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
(3)數學的語言、觀念、精神等方面的價值也正在逐漸的被人們認識到,并開始廣泛的應用。世界上的語言有很多種,幾乎每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甚至有幾種語言,這些語言上的差異直接導致了不同國家、不同民族在知識、文化等方面的交流阻礙。而數學語言卻是通用的,可以說數學語言是迄今為止唯一的世界通用語言,不同民族不同語言的人們可以運用數學語言共同探討科學世界的奧秘。此外,數學的觀念和精神也正在被人們逐漸發掘出來,并體會著他們的價值,數學對人們的影響正在逐步向更深入的方向發展。
2.在數學教育中提升數學應用意識。
(1)掌握數學應用意識的內涵。數學教學困囿于書本、遠離實際生活就會變成教條、僵化的知識,也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要加強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從身邊的現象中捕捉數學信息,尋找數學的影子,將其抽象成數學模型,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應用價值就在身邊。比如,從生活中的分期付款、商品打折、保險基金、最優方案選擇等經濟現象入手,將其改編為數學問題,引領學生去主動分析、解決問題,提高應用意識。有的老師曾這樣編題強化訓練:2013年XX市的生活垃圾總量達到340萬噸,根據XX市“每年減少5%”的目標,假設經過x年后,請寫出XX市生活垃圾y(萬噸)關于x的函數關系式。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主動運用數學知識、數學思維和思想方法去分析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使學生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究,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2)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價值觀。首先,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一方面,由于教師缺少用數學的意識,傳統的數學教學受應試教育所牽制,教師困于知識的海洋,周而復始地做著“找題、做題、講題”的工作。另一方面,教師整天忙于備課、批改作業,遠離了現實生活,對生活中的數學現象不敏感,導致應用意識不強。因此,我們要提高對數學應用價值的重視程度,把思考、分析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讓他們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知識建構者。其次,創設生活情境。由于數學是一門高度抽象的科學,其概念、公式、定理都源于現象,經高度概括抽象而成。教師若忽視了知識的背景,要求學生枯燥地記憶結論,往往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教師要通過創設教學情境,將抽象的概念、定理的學習變得生動、有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數學應用題是將生活中的問題與抽象的數學知識有機結合起來,教師不僅要作考點分析,還要去探求應用題背后的現實意義。
三、提高教師的數學應用教學要求
(1)主動探索數學應用教學途徑。教師的教學傾向性影響了學生發展,如果教師應用價值取向淡薄,則學生的數學應用價值取向無從談起。教師要提高應用意識,從內心認同數學應用性的價值,主動探索有效的數學應用教學途徑,要下功夫從生產生活中收集應用性知識,做好知識的儲備工作,讓應用知識為學生的發展服務。教師要引領學生主動參與社會實踐活動,走入社會調查走訪、進圖書館閱讀文獻,通過多樣化的活動提高學生解決應用問題的能力。
(2)提高數學應用教學水平。教師的應用意識、應用能力亟待提高,要跟上時代的脈搏,著力提升自身的數學應用教學水平。要培養自己從應用的角度去發現、思考問題,要不斷學習新技術。高中數學應該要擺脫應試教育的困境,走向實際應用的環節,學以致用才是學習的最高標準。所以把高中數學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才能真正發揮它的價值和作用。讓學生在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同時認識的數學教育的應用價值。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真正提高數學教學效益。
參考文獻:
[1]王楠;繆凌云;淺議我國現行教育價值取向[J];科技創新導報;2010年32期。
[2]周三紅;黃明鳳;試論教育公平與教育效率的關系[J];網絡財富;2009年22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