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君
摘要:新一輪課程改革要求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改變課程實施過于注重知識傳授、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自主合作、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的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方式。為了這一目標,廣大教師積極探索,不斷實踐,在落實學生主體地位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有效地組織學生的課堂自學與合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知識的獲得,必須通過學生積極思考和實踐活動,必須激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獨立性。因此,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創設自學的“氣氛”,放手讓學生通過自己操作、實驗、想象。學生在主動的探索過程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主渠道。教師應積極地為學生創設一種情趣盎然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勵。
在自主學習的過程,學生自己最清楚什么樣的學習最能滿足自己的需要,最清楚自己想知道什么,也最清楚自己糊涂和不明白的地方。所以教師要注重學生的自我評價,指導學生逐步認識自己“學會”的過程是否合理有效,在學習中使用的方法是否得當,進行及時的反饋和調控,不斷改進學習方法。
小組合作學習適合任何學科、任何年齡的教育對象和任何智力水平的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學生不僅可以學會學科知識,而且可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學會如何表達自己的思想。
教師是小組合作討論的組織者,領導者,負責對對小組合作的全程進行指導、調控,是討論能真正地有助于學生掌握知識、發展能力,并有助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小組合作對激發兒童的學習動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有效的。但這種方式在傳遞信息、解說概念和理論學說方面并不比講授效率高。如果小組討論能與講授結合使用、將有助于增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深度。
合作學習是通過小組合作、全班交流來實現的。在小組成員間建構開放、包容的學習氛圍,是成員相互激勵,相互促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愉悅感,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有效性。怎樣才能達到合作學習的目的呢?讓我們嘗試下面的策略。
一、建設合作學習的小組
合作學習的第一步就是建立協同共事、相互促進的合作學習小組,小組規模以4至6人為宜。分組要求按學習成績優、中、差搭配,再結合學生的性別、興趣、愛好、性格、能力、社會背景等因素,進行適當的調配,這樣形成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為小組內成員間相互幫助提供了可能,又為小組間公平競爭打下基礎。
二、讓每個小組成員承擔責任,得到不同程度的全面發展
個體責任的存在是所有成員都能從合作學習中受益的關鍵。在學習小組中,每個成員應該有一定的分工,都被指定擔任一種特定的角色,如小組長(主要負責協調、分工合作)、記錄員(對小組研究的過程進行記錄,對需要的必要的數據進行處理)、發言員(向全班公布小組的研究成果)、評價員(對每個成員的表現做出客觀評價)等,承擔小組中不同的任務。當然,還應該實現小組成員角色的互換,促進生生互動,分享角色。
三、明確小組合作學習任務
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他們需要知道為什么要進行合作,合作學習有哪些要完成的目標,帶著任務去學習這樣才能夠有的放矢。如果目標不明確,那么合作往往就流于形式。任何一項學習活動,都必須明確目標指向,這是提高學習效率的前提。
為了讓每位學生都能投入到小組合作學習之中,在分小組合作學習前,一定要給學生有研究價值、合作價值的學習內容使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首先,學習內容可具體分解。合作學習,學生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實現共同提高。要選取那些內容可分解,可讓每個合作成員有明確任務,又比較適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其次,討論的問題要有思考性、啟發性、探究性。“學源與思,思起與疑。”常有疑點才能常思考、常探索、常創新。探究疑點的時候是注意篩選那些有探究價值的問題,這樣的問題可以答案多樣、學生感興趣、愛參與的內容。
四、明確小組合作學習的組內交流方法
小組交流如果形式單一,就會使學生容易感到厭煩,失去興趣。所以小組交流方式要多樣化。
一是自由發言式。每位組員把自己的觀點說給小組學生聽一聽。
二是兩人討論式。讓優秀生與學困生結成對子,彌補教師對學困生無法一一糾正的不足。
三是輪流發言式。就是讓小組成員圍繞一個中心挨個發言,一人不漏。通過這一討論形式不僅激發每個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提高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被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四是連鎖評價式。即學生面對一個中心問題先由一人發言,然后由他請本小組內其他成員補充,若未完成,依次接續。
五、建立小組評價機制
學生都是特別有集體榮譽感的,會非常在乎自己小組的榮譽,合理的評價機制可以很好的激發學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小組成員認識到合作小組是一個學習共同體,個人目標的實現必須依托于集體目標的實現,以此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以及合作學習的能力。
任何合作交流結束時,教師都要給予總結、補充和評價。教師可以評價學生參與合作的態度、在討論中的表現、合作交流的效果,同時提出合作交流中存在的問題和可以進一步改進的地方。學生也需要對合作進行評價,可以評價自己的參與程度、討論氣氛和討論的效果。
總而言之,新課改下的語文課堂不再僅僅是傳授知識的場所,它也是體現師生價值觀、煥發師生生命力的最好舞臺,它也需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而不斷發展進步。我們積極倡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并通過學生的各種有效學習合作,引導學生互相啟發、共同探究。也就是說,自主學習是學生合作學習的基礎和前提,合作學習是促進自主學習的有效途徑。基于此點,小組合作學習就自然成為新課程教學中應用的最多的教學組織形式。以學生自學為前提,以小組合學為基礎,是提高語文課堂效率的關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