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大平
摘要:眾所周知,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或政治思想教育,它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會或階級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施加系統的影響,把一定的思想準則和道德規范轉化為個人的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的教育。
關鍵詞:當代中學生;德育教育
學校教育的核心工作就是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而中學生就是未來的主要建設者和接班人,直接關系到整個社會的前途和命運。中學生正處于青少年時期,其心理生理發展具有不成熟、可塑性強的特點,他們在面對錯綜復雜的社會時能否全面認識理性分析問題不僅是部分人的問題而是一個社會問題。當代青少年面臨著更多的機遇和史無前例的挑戰,只有樹立科學的價值觀,才能全面正確地認識自己、他人和社會,才能在認識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取得成功。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學校素質教育工程已普遍展開。在學校管理、教學改革、學校建設等方面,出現了一些新的氣象,教學質量不斷提高。但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目前來講還是一個薄弱環節。加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對教育工作者來講,關鍵應解決好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查找問題、認識問題
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整個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長遠來看,關系到青少年健康成長、培養合格人才的問題;從當前看,也是辦好學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保證。現在的問題是,在實際工作中,如何擺正思想教育工作的位置,處理好傳授知識和思想教育的關系。有的認為,學校工作以教學為中心,只要把教學成績搞上去,思想政治工作抓不抓無關緊要。針對這樣的模糊認識,很有必要進一步明確幾個問題:思想政治工作和教學工作是緊密聯系、互相促進的兩個方面,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德育和智育同時作用于學生,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德育的作用,不是其他工作手段能夠代替的,不能用單純的行政管理方法來代替,更不能用物質上的獎罰來代替,只能靠扎扎實實、耐心細致的工作,通過引導教育來實現。教育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不能把眼睛只盯在“尖子生”身上,要通過大量的思想教育工作抓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轉變學生的思想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份內職責,轉化一個后進生與培養一個優秀生同樣光榮。一個不重視做學生思想工作的教育工作者,不可能是一個優秀的教育工作者。一個不掌握學生思想脈搏的教師,也不是一個盡職盡責的教師。
二、解決問題
要使德育達到預期的效果,必須要有正確的教育方法。思想教育方法的研究和改進,已成為學校思想品德教育改革的一個突出問題。解決這個問題,沒有現成模式,只有經過積極的探索,在實際工作中去創造,逐步掌握比較科學的思想教育方法。首先要準確把握現代青少年的思想特點,對教育對象的思想狀況做出準確估計。從總體上講,現在的青少年與過去相比,心理狀況變化較大:一是思想活躍,好奇心強,接受新事物快;二是自主意識強,不愿做的事情往往不會盲從,對事物的看法喜歡堅持己見;三是自我表現意識增強。另外,青少年缺乏社會經驗,鑒別能力較差,容易受到不良現象的影響,這更增強了品德思想教育的難度。準確把握青少年的思想特點,就掌握了品德思想教育的主動權,就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啟發和誘導。要特別注意利用學生思想上的積極因素,例如:針對學生思想活躍、好奇心強的特點,可以引導他們積極參加各種健康有益的活動。對學生中發生的不良現象,也要堅持正面教育,在摸清情況的基礎上,選擇教育的突破口,通過正確的引導,使他們明白道理,分辨是非,認清錯誤,改正錯誤,切不可一味空洞說教或是漫無邊際地指責。特別是對后進生,更要注意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保護他們的自尊心,鼓勵他們積極向上。教師與學生之間,要注意培養和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這是一種建立在人格平等基礎上的感情相通的服務型的關系。老師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老師就要用美好的事物影響他們,教育他們。在一次以“我的衛生我做主”為主題的班會上,學生提出某某老師隨手丟煙頭,等等。會后我想跟校長溝通。校長講他在信箱里也有學生反映此事,該學生說本班的清潔區被扣分有此原因。由此可知學生對老師的榜樣行為很在意。“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身教重于言教。我們是學生模仿的對象,學生不僅聽其言,而且觀其行。因此,教師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加強師德修養,以良好的儀表舉止、高尚的人格情操、正確的處事方式來影響學生。要注重情感溝通,增添德育花樣。有了情感的交流,就有了心靈的互動,有了心靈的互動,德育效果就是水到渠成的事。運用情感溝通的方法有助于學生形成對班集體的歸屬感,有助于學生排解情感上的孤獨和煩悶,這也是我們開展德育工作的一劑良藥。為此,教師必須以情感為紐帶,建立與學生溝通的渠道,以高尚的人格、誠摯的情感和良好的心態開展德育工作。在教育方式上,要更多的運用對話式教育、談心式教育、討論式教育、情感式教育。
此外,針對學生品德思想教育的新特點,對學生的理想教育、法紀教育、道德情操的培養,需要通過多渠道輸入、多角度輻射、多方面滲透來實現。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建立健全適合學生特點的思想教育陣地,營造一個生動活潑、積極向上的環境,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來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陶冶學生的情操,凈化學生的心靈。綜上所述,中學生德育需要全社會都來關心和探討,我們的目的是讓每一位中學生都能健康成長并最終成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