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君利
摘要:怎樣解決初中英語閱讀這一大難題,是越來越多的初中英語師關注的問題,本篇文章從閱讀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采取的方法措施這兩大內容來講述這個問題,從而促使學生的閱讀綜合能力得到提高。
關鍵詞:閱讀;實質;習慣;方法;技巧
閱讀教學是初中英語學習的難點和重點,中學英語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閱讀是理解和吸收語言信息的最重要手段,它能給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有助于他們開闊視野,積累語言知識,擴大詞匯量和了解英語國家的社會及文化等”。顯而易見,閱讀能力的提高是至關重要的,那如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綜合能力呢?
一、發現問題,并明確問題的實質
在多年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發現大部分學生理解綜合能力偏低,閱讀的速度較慢。他們多年養成的閱讀習慣他們在對待不同的閱讀素材時都采用同樣的速度與方式,因此既不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應該的閱讀量,又影響了閱讀理解的效果。這與新課標“培養學生較強的閱讀能力”的要求差之千里。另外在當前的測試當中,閱讀理解這一項占的比重較大,是學生低分率較高的一項。經過調查研究,筆者認為下面七種情況影響了學生的綜合閱讀能力。
(1)學生在以往的英語學習過程中養成了不好的閱讀習慣。
(2)學生缺乏一定的的閱讀方法和技巧。
(3)教師在講課過程中偏重語法和詞匯的講解,缺乏文章的整體分析和技巧的講授。
(4)教師對學生課外閱讀技巧指導不夠。
(5)閱讀材料有些偏難,生詞量較多較難,與學生現有水平不符。
(6)平時閱讀課時量少。
(7)對英語文化了解不足。
二、了解了影響學生閱讀能力提高的種種因素,措施如下
1.擴大詞匯容量。詞匯量是初中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閱讀的很大障礙,是大多數學生抱怨閱讀文章中生詞太多,讀不懂文章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也向學生講解過一些記憶單詞的技巧,卻還不夠系統,也沒有進行訓練和鞏固,所以效果不甚明顯。所以,教師教學中應該系統講授一些基本的有效的詞匯學習技巧與方法。
2.初中閱讀材料要跟上時代。題材寬泛,難易適宜,趣味性強而對于閱讀材料偏難的問題,則要求學生閱讀的文章難度要適中,題材廣泛,更要有趣味性,要不然會使學生望而卻步,文章的難易程度大多取決于生詞量,生詞過多,學生不容易讀懂,就沒法達到訓練的目的,甚至還會造成學生心理上產生畏難情緒而放棄閱讀,另外在內容選取上要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例如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實事、科普以及風土人情等,最重要的一點是所選讀的文章還要充滿趣味性。風趣的故事,感動人的事件,心曠神怡的景物,高尚的情感會使學生陶醉其中,流連忘返,因而會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
3.培養學生閱讀技巧和習慣。面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默念出聲,復讀,用手指著逐字逐句閱讀等不良習慣,我們采取先使用漢語文章進行訓練,然后用淺顯英文小短文來增大閱讀材料的難度,另外可引導和加強使用整體法閱讀。整體法閱讀法指的是“閱讀時注意力不是集中在個別的詞語上,而是直接集中在完整的篇章內容上”。為保證學生使用此方法,我們選用了生詞量適中(6%以下),篇幅適宜(200-400詞)的閱讀材料,要求學生不能查看字典,在限定時間內(6-9分鐘)來完成閱讀和對應的理解練習題。因為時間有限,又不準查看字典,學生在閱讀時只有把注意力集中在對文章的猜測和理解上,因而忽略甚至顧及不到一些生詞和語法現象等細節問題,從對文章的整體理解來看,這條方法還是行之有效的,大多數學生認為此法勝過逐字逐句對文章的理解。
假如有優秀的閱讀習慣,并掌握一些閱讀方法技巧,那么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必定如虎添翼。
三、一篇閱讀文章可采取以下閱讀技巧。
1.先瀏覽問題,明確閱讀要求。在閱讀每篇閱讀文章之前,可先瀏覽文章后面的提出的問題,這樣可做到心中有數,然后再閱讀文章,因此使思路更加清晰,在閱讀時便著重留意文中所出現的與問題相關的信息內容。
2.泛讀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在明確了問題要求之后,我們就泛讀全文,即在盡可能少的時間里了解文章或段落的大意。泛讀時要特別注意主旨句,每篇閱讀文章或每個自然段都有與主題有關的句子,特別是科技、說明或政治性文章,其主旨句一般都在文章的開頭或者結尾。
3.通篇閱讀,尋題閱讀,獲取信息。在第一步和第二步的基礎上,我們可以進行通篇與尋讀,或取我們所需要的相關信息。尋題閱讀就是認真地從頭到尾搜尋與答案有關的重要內容,用紅筆在下面做標記,為下一步的“逐條分析,對號入座”,做好準備。我們已經先瀏覽了文章后面的問題,經過泛讀知道了文章的主旨大意,那么尋題閱讀時可把與答案無關的內容一帶而過,但與答案相關的內容要精讀。
4.逐條分析,對號入座。逐條分析就是把尋題閱讀時所獲取的閱讀信息與問題要求結合起來,逐條分析,然后對號入座。一般規律來說,問題的設計往往是根據文章內容從頭到尾的順序進行的。這時我們可以把淺層和中層難度的理解題很快地解決,進而再解決高深層次理解題。
四、精度、泛讀教學相互結合、想要提高閱讀能力
首先應具備一定數目的閱讀量。進而才能建立起語感,使閱讀理解更上一層樓。當前只靠課本所提供的閱讀材料是遠遠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必須對閱讀做定時和定量的要求,比如每天至少讀三篇文章,學有余力的要盡可能多讀。同時還要注意學生閱讀的質量。老師每三天可挑選2篇較好的文章,對文章的句子結構、語法,短語、俗語,詞語搭配等進行擴充講解,以彌補學生課本語言知識不足。對于寓意深刻的或勵志的精彩的段落,可以要求學生背誦以厚積而薄發。
本文通過這多個方面對學生閱讀能力和習慣的培養,旨在提高中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通過閱讀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實現英語最根本的功能,順利溝通交流,發揮英語國際語言的功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