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瑞明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適齡兒童入學接受初級、中級教育的人數也與日俱增,現在許多地區都在加緊小學的建設與發展,對于小學班集體的管理工作,越來越受到教育界的廣泛關注。本文將結合實際工作,談談如果更加有效的進行小學班級的管理。
關鍵詞:管理核心;班級管理;創新
班級作為學校教學活動的基礎單位,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對學生健康全面的發展,對完成教育和教學的各項任務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更新觀念,轉變教師教育思想,建立班主任工作的創新思維
(一)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從轉變教師教育思想出發。
現代教育觀強調要讓學生學會做主人,教師必須先樹立學生為主體的意識,再加強學生自身主體意識,通過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來展示學生主體人格。由于長期受傳統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束縛,學生已經習慣于做一個在家服從家長,在校順從老師的乖孩子,但隨著競爭的不斷加劇,按傳統教育模式培養出來的乖孩子已遠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因此,教師首先要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轉變教育思想,其次才能幫助學生擺脫傳統教育理念的束縛,真正成為教育主體。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曾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因此,建立班主任創新思維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二)班主任應肩負時代重任,應發揚四種精神。
1.政治上的負責精神:班主任必須從僅僅為謀生而工作,逐步升華到對國家、對民族、對人民高度負責去育人,從“精神重壓”中擺脫出來,自覺的、主動的、愉悅的投入工作。
2.思想上的進取精神:班主任要清醒的認清社會發展的歷史趨勢,追求目標,追求真理,更新觀念,增進知識,堅持開拓、進取、改革、創新。
3.道德上的博愛精神:班主任的職業道德之核心是熱愛學生。這種“愛”是深沉的、大度的、公正的,是一種博愛,是一種“以情育人”的高尚之愛。
4.事業上的獻身精神:班主任是將自己一生默默奉獻給學生的一種事業。為了事業,魯迅說:“他們在生活的道路上,將血一滴一滴的滴過去,以飼別人,雖自覺漸漸瘦弱,也以為快活。”
(三)作為班級管理者要結合新時代發展的需要,轉變觀念,具有發展意識、創新意識,尊重學生、相信學生、理解學生。
二、認清老師與學生的角色關系
由于學生年齡較小,他們的能力畢竟有限,因此,班主任要注意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及時指導學生的工作,為學生創設自主管理的氛圍,引導學生積極開動腦筋,想辦法,根據班級特點,能動地、自主地進行工作,做好自己主管的工作。如果班主任要么包辦代替,要么放任自流,既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也不利于建設一個自主管理型班級。通過讓學生參與班級管理,進而學會自我管理,培養其自主性、能動性、創造性,真正給予孩子們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是每個班主任都可以進行嘗試的。
三、培優轉差
加強對學生的心理輔導,把一些有可能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減少到最少,對每一次考試成績做好跟蹤,把臨界生的名單和人數把握好,及時找學生談心,了解其思想學習情況。鼓勵勤奮好學,樹立學習榜樣,協同科任老師做好優生的培養工作,爭取有較多的同學進入全年級前列,同時做好差生的教育轉化工作,采用正面教育,加強學生自我管理建設管理小組,由學習委員帶頭,課代表、小組長為骨干,全面負責班級學習工作;開展學習競賽活動;開展“學習結對,共同提高”的互幫互助學習活動;同時聯系家長,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積極與學生家長進行聯系與溝通,多角度進一步了解學生。尋求在實際工作中獲得家長的支持。共同對學生進行教育。關心愛護,安排班干部一幫一的方法進行轉化。
四、實現“四個結合”是實現班級管理創新的途徑
1、班級管理創新與學科教學相結合
學科教學是學校工作的中心環節,是育人的基礎。每一個班級都有多個任課教師,他們的脾氣性格、工作態度、教學方法多種多樣,這就要求班主任慎重處理任課教師與學生、任課教師與班主任的關系,發揮學科教學的育人功能,在學科教學中多方面滲透理想信念教育,規范學生的行為。同時,要發揮各學科的聯動作用,體現既教書又育人的思想,把對學生的日常教育體現到學科教學中去。
2、班級管理創新與師德建設相結合
教師的言傳身教對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強化教師師德建設是加強和改進學生品德教育的必要措施,是實現班級管理創新的有效途徑。不管是教書育人、管理育人還是服務育人,都離不開教師為人師表的作用。抓好師德建設,促使廣大教師認清神圣使命,發揮楷模作用,用優秀的品德教育學生,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用良好的行為引導學生。
3、班級管理創新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
校園文化是實施班級管理、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的必要載體,豐富、健康的校園文化對學生產生一種無形的教育作用。要充分利用好廣播、櫥窗、壁報等陣地,組織豐富多彩、內容健康的課外活動,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圍,陶冶學生的情操。創建一個富有人性、民主開放的人文環境,使學生成為主動自主、富有創新精神的學習者。讓學生找回人生的感覺,讓學生舒展創造的翅膀。
結語:
班級管理的創新,需要全體教師的共同參與,班主任只是起到了組織協調的作用。每一個班主任要有公仆意識,帶著強烈的感情抓班級工作,要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思想,從內心深處產生為學生服務的光榮感、責任感,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負責。只有這樣,才能審視到每位學生的優缺點,有針對性的工作。要細心了解學生,知人善任,為學生提供充分表現自我的舞臺,尊重學生的建議和意見,讓學生成為班級的主人,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勞動,讓學生在生動、活潑、民主的良好氛圍中學習、生活,學生各方面的素質才能穩步提高,才能促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