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在小學三年級階段,因為有之前的看圖寫話等訓練,所以,三年級可以看做是學習作文的新起點。三年級是作文的起步階段,學生剛剛邁入寫作的門檻,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級的寫話高出一個層次,很多學生便對作文產生畏懼心理,感覺無從下手。俗語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促使他們自發自覺的經常練筆,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我們在寫話訓練中,可以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正規的少兒刊物和音像,多是從開發兒童智力,開闊兒童視野出發。內容多貼近兒童純凈世界,形式也以兒童喜聞樂見為主。適當的閱讀和觀看,會讓學生在閱讀和觀看的同時,增加知識,培養能力。 三年級的學生剛接觸寫作文,很多方法和技巧根本沒有,因此例文就成了他們學習的模本,在每次作文時,讓孩子們學習,找出那里的寫作方法和技巧,并要求孩子學習這些方法,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之中,畢竟是三年級剛開始寫作文,孩子的創新根本沒有,能夠仿寫,并達到一定的要求就相當不錯了。
其次,我們學校的家長80%是維吾爾族家長,根本輔導不了自己的孩子,很難用完全正確的行為習慣來教育自己的孩子,我也感到很困惑,有的學生根本就不會寫,無從下手。
再次,很多書籍和電視節目在孩子的良好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的養成上,也有很好的示范和引導作用。我們應在指導學生課外閱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注重平時積累,加強觀察日記、讀后感,以及各種片段描寫的訓練。寫完后草稿后,我們要指導學生,用規范的修改符號修改自己的作文。
我今年剛好教三年級語文,三年級語文每個單元都有一個訓練重點,我們可以將課文教學與口語習作結合起來,進行課文小品、手抄報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展示。人教版的語文對于雙語學生來說有點難。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課文的理解全靠教師的講解。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就不濃了,抑制了學生積極性,學生只是聽,被動地接受,基礎越來越差,學生沒有了學習興趣,就不愛學了。自主閱讀能力怎么能得到培養呢?
學生自主閱讀能力能反映他們對課文的理解程度。如果課文中的詞語、句段意思不太懂,學生讀起來就很困難;如果意思領會不正確,閱讀時就讀不出感情來。因此,我們要深入了解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只有了解學生實際,才能有效 進行作文教學。
要加強材料方面的積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許多學生由于平時不注意積累素材,每到作文時就去發愁,或者胡編或者抄襲。平時要深入觀察生活、積極參與生活,寫日記、寫觀察筆記等形式,及時記錄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生活中的見聞。
引導學生多讀書,積累作文素材。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要想把作文寫好,必須多看書。從書中學生可以學習別人的遣詞造句,學習別人的文章風格,還可以給作文提供足夠的素材。怎樣引導學生多讀書呢?首先要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教師利用閱讀課引領學生一起去讀適合本年齡段的書籍,讓學生選自己喜歡的書籍,創造一個讀書的氛圍,讓每一個學生都靜靜地去閱讀。只要讓學生喜歡上了讀書,他們知識的寶庫就能夠保持儲存大量的知識,只要持之以恒,寶庫就會越來越豐富,寫作的素材也會越來越多。只有不停地、大量地進行閱讀,才能使自己的知識寶庫更加豐富。只看書,不摘抄,也是不行的。學生一定要養成積累的好習慣,讀書過程中遇到的好詞好句,有意義的語句、感興趣的段落都可以抄下來。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優美的語句分類讓學生抄下來,描寫人物的、描寫景物的等,可以根據單元作文進行摘抄,為本單元的作文提供素材,讓每一位學生都能運用一些優美的語句。對于課文中需要背誦的段落,一定要會背會寫。還要大量積累古詩詞,掌握中華文化的精髓,為寫作提供豐富的素材。
教會學生寫作文的方法。 1、留心觀察生活、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寫下來。因此,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生活的一種方式,讓生活進入作文,學生就有話可說。在鮮活的生活中,傾注了學生的真情實感,就可以寫出鮮活的作文。另外,教師要積極帶領學生從生活中創造素材。在寫景物、人物的文章時,可以讓學生先觀察、先了解之后再寫。2、模仿范文進行習作。3、學會運用優美詞句、適當引用名人名言。 一篇好的文章,就像一個人需要打扮一樣,缺不了優美詞句。4、教給學生習作的基本思路。 小學生要求會寫的習作主要類型是:寫人、記事、寫景、狀物、想象、寫信、讀后感、建議書。小學生年齡小,寫作時教師一定要教會學生作文的基本方法。初學寫作,不要過多地“指導”怎么審題怎么立意怎么構思怎么選材怎么布局怎么開頭怎么結尾怎么過渡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學生能夠做到有話想說并且把自己想說的話寫到書面上,就是老師所期待的最大的成功!寫出來第一篇之后,不要指責他寫的這也不行,那也不好,如果這樣,他哪里還敢再繼續寫下去呀?正像其反,恰恰需要您大力夸獎他的好,或字體美觀,或書面干凈,或標點正確,或觀察仔細,或用詞恰切,或句子通順,或描寫形象,或敘述生動,如此等等。孩子邁出了第一步,有了經驗,自然就會再邁第二步,接下來就會有第三步第四步……哪怕是他第一步沒走好摔倒了,也還是要更加耐心更加細致地引導他護持他鼓勵他,使他能夠堅定信心繼續走下去,一直到比原來走得更好,學生得到了一次鼓勵,必然信心大增,寫下去的興趣和愿望不知不覺地就油然而生了。寫得多了,悟性自然增加:怎樣寫得好,怎樣寫得不好,哪兒寫得好,哪兒寫得不好,經驗教訓就會越積越多,這樣再反過來指導自己的作文,怎么不會進步呢?
總之,三年級是小學階段的一個轉折點,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關鍵,我們注意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注意說話與寫話的有機結合,注意挖掘整合多種課內外教學資源,并使其效率最大化,才能讓更多學生愛上寫作,不為寫作文而發愁。對于寫作有困難的學生,我們要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輔導,讓他們看一些好的作文書,讓他們學會仔細觀察,積累好詞佳句,并且學會運用,背誦好的作文,我相信學生們一定可以提高寫作水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