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星佚
摘要:當前,我國政府通過采用以人為本的管理方式致力于形成日常政務公開透明、辦事效率高、領導責任感強的工作風氣,進一步向服務型政府的目標邁進,這也是對新型公共管理理論的實際踐行。現代公共管理理論給予了我國政府在當下社會轉型期新的轉變思路以及創新理念,在此基礎上也直接推動了政府職能的積極轉變,對我國社會管理制度的完善也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關鍵詞:公共管理;政府職能;必要性;創新措施
時代在發展,歷史在進步,我國社會發展順應潮流也正處在一個轉型期,這是一個關鍵節點。然而當前政府所面臨的棘手問題是傳統的管理職能已經越來越不能滿足有效地處理政府和人民之間的矛盾了,這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進程的推動都是極為不利的,由此可知,優化創新當今政府管理職能勢在必行。這也就意味著要建立新型的政府公共管理體系,也就是通常意義上所說的服務型政府,這一切便離不開現代公共管理理論。本文便站在現代公共管理的角度對政府職能優化創新進行了簡要分析和概述,如下。
一、新型社會管理理論下政府優化或轉變職能的必要性
首先從政府本身的職能定位來看,為社會、為人民服務是政府理所應當的根本責任,政府介入社會活動的深度多少直接影響到了社會的正常運轉與否。現代公共管理理論認為政府需要致力于將自己打造為服務型社會,這一點與政府的責任初衷正好不謀而合。然而當下政府常常在服務社會方面工作開展得有些欠缺,故在公共管理理論之下優化轉變自身管理職能很有必要。其次,在傳統的政府管理當中,政府通常都是兼具著管理者和監督者的雙重身份,這樣一來就很容易導致政府忽視人民群眾的根本訴求,久而久之這樣也很容易讓人民群眾對政府失去信任。現代公共管理理論之中的構建服務型政府無疑便是政府優化創新自身管理職能的最好參考。再次,現代公共管理中要求建立一套完善節約型、責任型的政府職能體系,傳統的集權式或官僚制度的管理模式并不能很好的實現這一要求,故優化創新政府職能十分有必要;最后,根據現代公共管理理論,政府要想實現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務體系就必須將各項工作完善到位。傳統的公共服務管理基本都由政府進行一手包辦,這樣一來就很容易造成責任落實不清楚,監督監管不到位的后果,使得政府不能有效地解決群眾的疑難。故政府結合現代公共管理理論優化創新自身職能很有必要。
二、當前政府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政府在日常管理中存在越位與錯位現象
如前文所提到的是,當前我國傳統的政府管理當中,政府通常分飾多角,即在充當社會事務管理者的同時,也擔任著管理工作監督者的角色。這樣一來就很容易使得政府在日常管理當中出現越位和錯位的現象,也就是某些政府機關因為某些利益關系干涉一些與本部門職能并不相關的工作開展,甚至直接插手處理相關事務。如此便很容易形成政府與人民群眾之間的矛盾,政府為人民服務的初衷也因而被違背。
(二)政府過分強調經濟工作的發展管理工作
的確,經濟發展無疑是我們當今經濟全球化的社會的主旋律。政府緊抓我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旗著力發展社會經濟這一行為是沒有錯的。然而事實上,某些地方政府為強調自身政績過分重視當地的經濟工作發展,這樣一來在其他方面總是會表現出工作力度不夠,政府相關工作人員工作積極度不夠高的窘境。這是違背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不是真正為人民辦實事的政府。
(三)政府職能落實不到位,責任意識不強
在我國社會主義的國情之下,政府無疑是維持社會穩定的主導者,政府由此擔任的職能眾多。但也由于政府職權涉及面過廣,這便使得某些地方政府常常出現職能部署相互牽扯,工作分工不明確的情況。這樣一來一旦出現問題,便很難明確責任歸屬問題,也很容易出現政府內部各部門推卸責任的不良現象。同時,政府職能歸屬不清也十分容易導致政府辦事效率低下,各部門之前來回“踢皮球”,這無形之中也加深了政府與人民群眾之間的矛盾。長此以往,就很容易造成人民對政府辦事效率失去信任,喪失信心。
三、優化創新我國政府職能管理的改善措施
(一)政府加強對內部人員服務意識的培養
我國政府模式要向服務型政府轉化,前提條件就需要對政府各部門的內部工作人員加強服務意識培養。工作人員只有在思想上有了服務意識,他們才有可能在日常工作當中始終堅持現代公共管理中有關的要求,推動我國政府職能管理的優化創新進程。
(二)政府加強對社會公共服務的投入
以往我國某些地方政府為了所謂的政績過分地強調地區經濟發展,而忽視了社會公共服務的質量,這是不符合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的。以現代公共管理理論為基礎,政府需要在社會公共服務方面加大人力物力投入。良好的公共服務基礎是社會發展的先決條件。
(三)政府加強明確各部門職能責任歸屬劃分
就職能歸屬界定問題的重要性來看,各行各業都需要對其加以重視。政府作為社會的管理者,其職能責任歸屬不清就更容易導致矛盾問題的發生。故政府結合現代管理理論對自身各部門的職能責任歸屬進行劃分是很重要的,這樣一來不僅規避了事后“踢皮球”的不良現象,同時也提高了政府為人民辦實事的工作效率。
結語:
通過分析文中提到的政府管理職能當中存在的各項問題,不難發現,究其根本還是因為傳統政府管理中思想觀念老套且服務意識不強。故政府各相關部門結合當下時興的現代管理理論,向政府中引入市場管理機制及有關的績效評估體系是有十分重要的社會現實意義,這是對我國以人為本社會發展觀的踐行,并且也有利于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廖芬.從公共管理視角看政府管理職能的優化創新[J].中外企業家,2015,23:48.
[2]胡揚名.我國政府社會管理職能創新問題與應對方略[J].甘肅社會科學,2013,05:193-196.
[3]蒼天鵬.政府經濟管理職能的改革及相關問題闡述[J].企業導報,2016,14:33+35.
[4]黃晨.政校分開語境下政府高等教育管理職能轉變的思考[J].管理觀察,2017,18:120-121.
[5]劉東杰,張長立.我國地方政府科技管理體制優化研究[J].廣西社會科學,2013,10:125-1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