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勇彬
摘要:預制混凝土構件操作簡單,節省應用時間,一定程度減少工地濕作業,避免發生擾民問題,提高施工文明程度,相應保護施工環境。在工業化建筑中應用這一構件,有效創新施工技術,節省投入成本,加快建設工期,保證項目產品質量。
關鍵詞:預制混凝土;工業化;建筑設計;施工
在建筑工業化發展過程中預制混凝土結構發揮重要作用,具體是向工地運輸預制配件,并在指定地點儲存,通過拼裝組合構件形成建筑綜合結構。目前階段,很多構件都已經達到工業化生產目標,提高了施工水平,強化項目的可靠性,貫徹綠色環保施工思想。
一、預制構件模具設計計算
(一)設計模具。預制構件模具自身精度與質量對其外觀質量和尺寸精度造成決定性影響,具體包括底膜、側模、預留孔模板等部分。在模具內部與之混凝土構件成型以后取出兩端動模,由于是混凝土板內嵌入,增加了操作難度,影響操作工期,模具缺少自動脫模機構,主要是人工脫模,加大勞動量。需要研制一種液壓脫模設備。
(二)計算脫模吸附力。自重乘以脫模吸附系數相當于等效靜力荷載,即:
GSK=rSGK
其中,rs代表脫模系數,根據有關施工標準設計固定數值1.5;針對復雜狀況,應按照試驗明確脫模吸附系數。
按照驗算不開裂構件控制原則,正截面邊緣混凝土應拉力應達到規定要求。
二、施工操作
(一)預制PC墻體施工
利用臥式加工,工藝中加入外飾面層、粘貼層、保溫層,附近布置剛性連接接頭,從而有效聯系柱梁等構件。在現狀裝配PC墻體時需要利用可以伸縮的斜撐桿實施臨時固定,一端鉸接PC墻體上部,另一端用螺絲固定嵌入樓板內提升安全性。
普通一字型PC墻體通常選擇單機兩點吊裝法,個別L型、T型等異形墻體利用雙機多點吊裝,操作中應保持統一性,若無法一次就位,避免操之過急。
(二)細部節點連接構造
1.墻柱節點。墻柱節點,尤其是PC外墻連接柱一定程度決定了防水效果,需要嚴密注意。最好在節點位置設計材密封膠、空腔構造與膨脹止水條三道防水措施,可以對外墻滲漏有效防止。
2.墻墻節點。這也是影響建筑外觀的關鍵內容,若連接缺乏準確性,則會導致外墻折斷的視覺效果。同時二次處理節點也十分關鍵,通常在墻墻節點粘貼泡沫塑料膠條,一部分發揮了防水作用,另一方面可以用于建筑腰線。墻體之間利用兩端預留鋼筋接頭彼此連接,通過鋼筋接駁器、套筒或焊接聯系鋼筋接頭。節點位置混凝土利用小導管高壓注漿方法[1]。
3.墻板節點。墻與板利用預制PC墻體端部預留的閉口箍筋聯系,板梁鋼筋穿過閉口箍筋內部,閉口箍筋選擇10mm圓鋼,間隔200mm一道,節點位置混凝土與疊合板量共同澆注。
(三)綁扎鋼筋,連接定位。嚴格根據預制柱構件采取的鋼筋長度與直徑選擇材料,在鋼筋一端安裝套筒并車絲,在生場構件中吊裝鋼筋籠,采取螺釘在模具端板上固定連接套筒。
(四)組織與檢查。采取鋼絲刷對模具側板與底面內表面及時清潔,根據模具實際尺寸安裝操作兩側模板,使用銷釘明確側模精度,對底膜與側模固定時利用螺釘。組裝模板以后根據設計要求進行檢驗,保證模板截面積高度與尺寸與設計要求相符,檢驗通過以后開展其他工作。采取標準底板生產加工預制構件。
(五)涂抹脫模具。在對模具表面真正清潔以后,在模板表面均勻涂抹預防銹蝕的脫模劑,再涂抹普通脫模劑達到保護目的。如此促使模具表面和脫模劑發生彼此作用,并在模具表面產生具有吸附效果的保護膜,體現出再生特點。
(六)安裝預埋件。認真結合設計方案實施入模操作,即在模具標準底模上設計鋼筋籠,同時引入端板以及通過鋼筋明確定位的板材,擰緊鋼筋端部的螺栓。預埋件安裝時應預設鋪埋位置,此時應將連接本敷設在模具上。
三、預制構件生產和吊裝
(一)澆搗養護混凝土。在模具中利用輸送混凝土設備開展澆筑工作,采取振搗設備實施操作提升密實度,根據圖紙要求進行找平。要想確保產品質量,應利用蒸汽方式養護構件。憑借低熱養護法蒸汽護理預制構件進一步得到理想的操作效果。
(二)吊裝預制構件。這是裝配式建筑的關鍵操作流程,一定程度影響建設時間與質量,對這項施工,獲得準確定位吊裝位置。操作中,定位底板一端應貫穿下層樓板的定位孔預埋鋼筋;并在其上安裝套筒;利用定位銷對通孔進行安裝,固定連接底板與下層樓板;在精確定位構件上對稱布置,分別出現在預制墻板的兩側。
(三)PC構件制作和養護。工程利用的PC構件一般都是集中生產的,不同PC構件使用不一樣的模型,主要通過平躺方式利用墻板模型,具體包括底模、外側模與內側模,墻板的兩面都需要緊貼成型,之后漏在外面的墻板需要保持平整和光滑,通過專業化設備實施加工處理。
在安裝窗框時,需要在模具上安裝一個與窗框尺寸相同的限位框,在其固定窗框以后,可以避免劃傷窗框的幾率,同時對上下窗框都可以利用能夠拆卸的模板,鉸接處理限位框和整體模板。
利用特殊方法設計PC外墻板的飾面磚,利用技術:科學選擇磚模,并且嵌入面磚,并且融入定制的分隔條,通過卷筒將其壓平,再貼上保護膜,采取刷子對其固定,采取專業工具與隔條粘貼,之后產品成型。
在鋪設與板墻緊貼的面磚時應認真清理模具,并按照對應尺寸與要求實施標記,將其固定,完成以后,按照真實情況建立模具標記,放入面磚,澆筑PC構件時,有效控制保護膜。
養護PC構件一般采取低溫蒸養手段,并將油布遮蓋在上面,保證油布與混凝土表面之間距離為30mm,進一步產生循環蒸汽的空間。
蒸養工序具體包括靜停、升溫、恒溫和降溫四個程序。要想滿足蒸養需要,蒸養PC構建的過程中,必須利用自動化控制手段。在嚴控蒸養溫度的過程中,必須低于附近溫度,拿走蒸養油布以后,翻轉和堆放設計構件強度。
(四)PC構件運輸與堆放
運輸PC構件,利用低跑平板車,平放運輸PC疊合板、PC陽臺與PC樓梯等,利用豎直運輸方式處理PC構件外墻板。養護構件以后,在運輸架上直接安裝。為了減少運輸中的損壞,把鋼筋向里堆放,同時保持超過30°的角度,避免出現倒塌。
四、結束語
在目前與未來建筑行業發展過程中工業化是必然趨勢,應對施工技術積極創新,嚴格根據技術標準開展施工,在設計與施工預制構件過程中,要想確保質量,應基于現有模具特點全新設計液壓脫模結構,提升應用水平,通過明確定位吊裝位置,一定程度提高了住宅施工效率,相應促進了我國建筑工業化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范玉,黃繼戰.建筑工業化預制構件模具的現狀與發展趨勢[J].裝備制造技術,2015(1):89-90.
(作者單位:南通五建控股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