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爽
摘要:本文結合實際在分析泵站自動化建設發展現狀的同時,對泵站自動化應用過程中的關鍵技術進行深入分析,同時對現階段泵站自動化技術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闡述,并展望了新時代泵站自動化建設的美好前景。
關鍵詞:泵站;自動化;現狀;技術分析
1 泵站自動化建設發展歷程
泵站自動化在發展的過程中,它主要是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發展起來的,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至今,該技術的發展已經得到了很大的突破,以下對該技術的發展進行詳細分析。
1.1 國內泵站自動化發展歷程
歷經近半個世紀,我國泵站自動化發展自緩慢創生經坎坷起伏到步入正軌,每一個階段的發展都是一次逐步的提升,五十年的技術革新和調整造就了當前全面自動化的應用局面。
(1)我國的計算機發展是自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的,而對于泵站自動化技術的應用,則是在計算機技術初步探索的十年以后。1972年江都泵站破天荒地引入了遠程集中監控技術,并借助于此類技術手段實現了對各個閘門的總體控制。盡管就當前的技術標準來看,以上所談的集中有線監控存在著諸多的問題,但就當時的技術發展狀況來看其卻是我國水泵自動化技術開拓性的第一步,從而為我國相關技術的持續革新和完善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2]。
(2)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國自動化技術獲得了深層次的推廣,而技術的水平也較之以前有了顯著提升。其中的淮陰泵站可以說是此類技術革新中的典型,通過無線傳送監控對以往技術方式的替代,從而實現了動態化的監測效果。
(3)上世紀九十年代可以說是互聯網技術在我國初露鋒芒的時期,其高效精準的技術應用,很快在泵站自動化技術的改進中得到了運用。在這期間,各類先進的控制系統被引入到泵站的日常操作中,而這樣的技術也是實現了前所未有的第一次,集自動化技術與通信技術和故障診斷等功能為一身。
1.2 泵站自動化技術發展現狀
伴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科學研究的成果也更多地運用到了具體的實際生產和生活中,隨之的泵站自動化技術也獲得了高效的發展。當前的自動化技術已基本實現了一體化的控制效果,并在行業領域獲得了極大的贊譽。
2 泵站自動化關鍵技術
2.1 信息傳感技術
所謂信息傳感技術,也就是一類支撐泵站自動化系統運轉,進而為其采集數據并得到優化處理的一類技術方式。泵站現場分布的各類信息數據都需要通過此類技術獲得感知和收集,其中包括電氣量、水泵電機的溫度、油壓和水流量等各項參數,與此同時此類技術還承擔監測信息的傳輸,從而實現產銷一體化的便捷操作。諸多的傳感器分布在泵站的內外區域,并借助于無線技術或是高速傳輸通信技術,從而使得信息之間的傳輸更為快捷高效[3]。
2.2 泵站自動化監控技術
在引入當代先進的技術模式之后,泵站自動化監控系統真正實現了動態化的現場監測以及全面的控制效果,并與計算機技術達到了切實精密的融合。關于這類系統的構成部分,主要涵蓋現場的控制部分以及總體的監測部分,以及各個環節的監測和計算部分,同時總體的監測和控制無疑是整個系統的核心和關鍵,從而達到一種精準高效的控制效果
泵站自動化監控系統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技術部分。
(1)首先是網絡通訊技術。借助于虛擬的區域組網技術,使得泵站與監控中心構成一個小型的區域網絡,而對其的訪問主要通過虛擬專用的內部網絡來進行。
(2)其次就是顯示儀表的轉變。泵站內各個檢測點的液位表、壓力表和各個電氣設備的參數儀表,都在系統的控制之下匯總統計,從而保證系統的運行滿足實際要求。
(3)最后是視頻監控的切入。泵站內各個攝像頭的視頻圖像數據,經由專門的數據采集渠道輸送到監控中心,進而構成整個監控項目的總體系統。
2.3 泵站控制技術
2.3.1 以PLC控制為核心的控制方式。泵站自動化控制系統總體的控制對象主要包括閘門、機組和相關的輔助設備等的自動化控制,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控制數據需要滿足實際要求,同時,在繼電器控制的過程中,需要保證繼電器操作的方式處于規范狀態,另外,通過PLC控制為核心的控制方式,在實踐過程中,它不僅具有強大的邏輯控制功能,同時還具備極為精準的控制能力,如今此類技術已經成了相關操作中最受歡迎的一類技術方式。 此類技術的控制主要處在整個控制系統的中間部位,而泵站設備傳感器傳送的模擬數據都要借助于此類技術的操作程序來進行,從而對設備的具體狀況做出真實的記錄和采集[5]。
2.3.2 以單片機控制為主的控制方式。伴隨著單片技術的快速發展,隨之帶來了此類技術在工業控制領域的普遍推廣。與以上談到的技術方式相比,單片機技術有著極為成熟的開發環境,并且其技術所需的資金也比較少,因而被諸多的職能設備所選用。因此,在泵站自動化技術應用的過程中,還需要對它的穩定性與操作環境進行研究,以保證控制技術的實踐能夠滿足實際要求,單片機是一類綜合性較強的技術方式,其不僅融合了各類尖端的技術操作,而且也引入了諸多先進的運用方式,從而使得泵站的自動化技術業已達到了一種出神入化的程度。
3 現階段泵站自動化技術存在的問題
現代化的技術發展持續推進,并實現了智能化和信息化以及一體化的高度融合,但是其中仍然有著諸多需要不斷改進的地方。
(1)通過具體的實踐數據可以看到,泵站自動化技術的發展并未達到預期的規劃標準,而我們對技術的運用也僅僅注重此類技術,對于技術與實際應用的適應狀況卻很少關注,因而往往就出現了諸多資源盈余。
(2)盡管當前極力宣揚泵站一體化技術的運用,但是在該技述的實踐過程中,該技術還沒有能夠完全的得到應用,而測量與控制以及管理之間的銜接程度距離設計的標準還有很遠的距離。
(3)我國在泵站自動化技術的探究和運用達到了一個小高潮,然而設備診斷功能的缺失,卻使得整個技術的運用仍舊處于一種傳統人力操診斷的狀態[6]。
(4)信息實時和動態化更新的能力不足,不僅如此數據庫的存儲量也極為有限,泵站對于數據庫的管理水平也有待提高。
4 結束語
伴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在水利工程現代化推進之下,我國在泵站自動化技術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就。隨著當代各類尖端和高效的技術方式被引入到水利工程的控制管理中,泵站自動化建設顯現出了越來越精準的控制效果和安全完善的管理職能。
參考文獻:
[1] 趙金盈.我國泵站自動化技術運用現狀分析[J].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7(01) .
[2] 楊慶九. 泵站自動化技術的發展趨勢分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 2015(12) .
(作者單位:江蘇省江都水利工程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