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宇
摘要:景觀設計是基于我國城市化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需求提出,為我國可持續發展做貢獻的重要內容,但是現階段我國景觀設計還存在很多問題,諸如植物配置與實際景觀設計不合理、造價不合理、后期維護困難等等,因此基于全壽命周期低成本景觀設計對于當下的景觀設計發展而言極為重要。本文以此為出發點,圍繞設計原則及要則展開論述。
關鍵詞:全壽命周期;低成本;景觀設計;原則
所謂全壽命周期即指從獲取到加工再到消費的產品過程,從設計初期的現場調研到設計完成后形成具體的養護手段及花費成本的過程,而基于全壽命周期下的低成本景觀設計則是指在這一具體過程中如何運用盡可能少的自然資源和成本投入。
一、分析設計原則
全壽命周期低成本景觀設計原則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即功能適應性原則、環境協調性原則、經濟合理性原則以及文化精神性原則,本文這里結合格雷服裝產業園進行具體分析。
(一)功能適應性
功能適應性作為基礎性原則,在整個景觀設計中從始至終體現得淋漓盡致。
所謂功能適應性原則就是指在設計、施工、竣工整個景觀設計階段,都應當優先考慮景觀設計本身能夠為周圍的環境提供怎樣的優質服務[1],能夠為使用者創造怎樣的優質配套服務,即景觀設計本身必須體現在它應當具備的功能性,且功能性符合建設地域具有一定的適應性。
(二)環境協調性
環境協調性是極為關鍵的原則之一,它具體體現在實際的景觀設計過程中,如何將景觀設計與周邊環境融合實現自然與人工的融合盡可能地減少人工痕跡對于周邊自然環境的影響,即與周邊環境融合協調繼而更好地發展風景園林的作用及意義。而格雷服裝產業園區,結合了開發區域的鄉土地質特質利用地下車庫塑造連續流暢的地形,草地鋪設方式以野牛草和二月蘭混播的節能型草地為主。
(三)經濟合理性
經濟合理性是與技術適宜性相對而言,在技術適宜性的基礎上來探究經濟成本是否合理,但這并不意味著經濟合理性原則不重要,相反經濟合理性原則恰恰是全壽命周期低成本景觀設計理念的核心部分,其具體體現就是如何將成本與經濟社會效益形成明顯差額比進而確保景觀設計能夠達到高性價比的效果[2]。
(四)文化精神性
文化精神性是建立在其他原則的基礎上,在設計階段融入當下文化價值取向內容,使其在精神上與使用者有能夠契合的部分,進一步提高使用價值和舒適感官。文化精神性原則也常常運用體現城市景觀設計的個性化文化需求,是城市打造個性城市的一個重要內容。
二、分析設計要則
要則與原則不同,原則主要體現在設計階段,而要則具體指將設計轉變為實際過程中,全壽命周期是否具有可實施可開展條件。具體到實際的景觀設計中,主要從現場調研與評估、場地設計、施工建設、養護管理四個方面體現。
(一)現場調研與評估
現場調研與評估是基于設計階段初期,對于制定場地的綜合性考察,考察的主要內容包括地質條件、水文條件、文化底蘊、環境分析等等,為設計內容提供真實有效的理論依據以供設計階段相關數據的參考,確保設計階段不會出現不合理、不科學、浪費成本等設計情況出現。除此之外現場調研與評估還需要根據實際地域,對于低成本要素進行考察確保其具有低成本開發的條件。格雷服裝產區在設計初期,進行調研與評估后,結合整體的建筑面積,否決了傳統的原攤大餅和平鋪軸線式的布局的產區設計風格,但同時又結合本土元素,意在創造出能夠將友好環境與企業認同相融合的廠區環境。
(二)場地設計
場地設計不僅僅對于場地單一的園林設計內容還需要具體到實際設計過程中,對于諸多重要環節的考量如對于水的設計,景觀設計不能缺乏水景的基礎設計,但并不是任何地域都適應大規模的水景設計,要結合對于水資源的循環使用考慮是否適宜融入水景設計,需要融入的水景面積等,以及在不同的自然氣候下,可能會產生的不同規模的降雨條件、山洪出現的可能性等,都是對于水的設計中需要考慮到的具體要素。如在格雷服裝產區,經過削峰緩釋和局部過濾的雨水,形成由生態巢格系統和滲透率適中的土壤組成的下墊面介質中,進而源源不斷的產生地下水補給的過程[2]。
(三)施工建設
施工建設要則是在在具體的建設階段,從采購材料到施工、技術操作等內容的體現。首先是在采購材料階段要進一步強調材料盡可能選擇污染、影響較小的資源,并盡可能的擇近選擇降低運輸成本;其次在技術的選擇上,較多的選擇比較簡單的技術操作燒斷,降低技術成本的同時避免由于復雜技術問題導致的返工現象。在格雷服裝產區,應用預制混凝土等低碳材料作為線性路面,主路兩側與中央綠地通過透水石籠順勢連通和融合,采用本土植物作為綠植,并園中設計的框景風格多樣,在低成本的基礎上,技術手段也比較簡單,使用者漫步其中會不斷感受到不同的景色帶來的視覺體驗。
(四)養護管理
養護管理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養護管理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體現,首先是消費者的滿意程度,養護本身是一項非常長期的工作,對于能源的耗損是持續性的,因此養護工作的開展應當結合使用者的滿意度來進行,從滿意度要素中來開展養護措施,如怎樣有效利用水資源及一些可再生能源如風能、太陽能來完成養護,降低能源耗損與部協調性[4]。其次是基于景觀效果的長久性,在選擇可維護的植被上,要充分考慮景觀效果的長久性,植被本身要具有耐寒、耐旱等特性等等。最后是在養護管理工作的人員安排上,養護工作的長久性決定了養護工作的開展需要耗費相當多的工作時間,如何提高工作效率進而降低養護工作開展的成本成為了關鍵。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從原則和要則兩個方面,闡述了關于全壽命周期低成本景觀設計的相關內容,然而,在具體的設計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個性化的問題,投入與產出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來討論且相關方面的技術手段在不斷更新,要充分運用這一技術手段,更好更全面地實現景觀設計及效益發展才是關鍵。
參考文獻:
[1]李佳旭,萬兆宇.全壽命周期及應用分析研究[J].《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16(11):113-115.
[2]趙峰.淺談全壽命周期設計[J].建設機械技術與管理,2014(10):96-97.
[3]張學文,黃艷,劉青雁.略論全壽命周期管理對建設項目全壽命周期成本的影響[J].科技創新導報,2014(15):169-169.
[4]張國慶.全壽命周期管理引領基建未來[J].國家電網,2014(12):17-20.
(作者單位:自貢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