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亞香
針對“如何在體育課中杜絕傷害事故的發生”這一話題,多數教師往往更多地關注場地器材安全、保護與幫助措施等較為直觀的方面,卻疏忽了學生體育學習心理安全防范與心理環境的營造。在此,筆者主要從心理安全的角度來談談自己的觀點與看法。
心理安全是學生體育學習的前提基礎。體育課中,更應加強學生心理安全防范與心理環境的營造。學生體育學習的過程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是教師不斷為學生營造安全感和安全學習環境的過程。這里的“安全”包含生理(人身)安全、場地器材的安全、技能學習難度選擇(如坡度設計)的安全、組織形式的安全、心理的安全等多個方面。
那么,如何營造基于兒童視角的、安全的心理學習環境,使學生產生安全感呢?在此,筆者結合《支撐跳躍:山羊分腿騰越》一課來剖析。
首先,要營造基于學生生理特點的、安全的心理學習環境。這里的心理安全既包含可直觀感受的場地器材安全,又包含學生學習障礙克服后的心理安全感。當前我國中小學生的安全意識、勇敢精神普遍缺失。本課的教學對象是六年級的學生,他們熱愛游戲,喜愛挑戰,但是他們往往羞澀、膽怯,這樣的心理往往會成為課堂安全隱患的導火索。為此,本課執教教師大膽對教學器材進行了安全化改造,用金屬支架和輪胎組合替代山羊,作為過渡期的教學器材。這樣巧妙地利用橡膠輪胎的材質特征和縱向放置寬度小的特點,大大降低了練習的難度,緩解了學生練習時的害怕心理,也符合學生愛“玩”的心理特點。另外,防滑地墊的使用,一方面有效地解決了自制器材穩定性的問題;另一方面,對學生心理又是一層安全的熨帖劑。這些措施為營造學生安全穩定的心理環境奠定了器材基礎。
其次,要營造基于學生技能起點的、生成性的、動態的心理安全環境。體育課中,為了達成學習目標,也為了有效地突出教學重點、化解學習難點,多數體育教師會根據技術技能的結構特點,采用輔助手段(如教具等)將技能學習過程分解為多個小的、有一定難度梯度的練習。在此過程中,學生學習的技能起點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教學進程在不斷生成、不斷變化,前一個內容練習后會變成后一個練習的技能新起點,所以說它是一個生成性的、動態的過程。同時,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心理往往會產生很多微妙的變化。可能會產生積極、專注、放松等狀態;又或者是消極、懈怠、恐懼、緊張。前者會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學習,而后者則會起到阻礙作用,甚至是引發安全事故。在這一方面,本課做了較好的處理。
在準備部分中,上課教師安排了小組滾輪胎的熱身游戲,給學生設置了一個寬松的熱身環境,學生不僅活動了身體,更獲得了心理上的愉悅。在小組滾輪胎熱身游戲的基礎上,執教教師又安排了專項支撐分腿熱身練習,為進入主教材的學習作好鋪墊。有效的熱身活動,學生在生理上(全身各部分關節、肌肉得到充分拉伸等)為大強度運動作好了準備的同時,也從心理上為后續的學習減少了陌生感!
在基本部分中,上課教師將整個學習目標達成過程劃分為“越過縱向滾動的輪胎——越過一定高度縱向放置的輪胎——越過橫向放置的輪胎——越過高度、寬度與山羊相當的輪胎——越過山羊(拓展)”五個階段。在各個教學階段中,目標的細微變化剛好處在“跳一跳,夠得著”的高度,這樣的安排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也符合學生渴望不斷獲得成功體驗的心理需求。這樣有坡度的技能學習流程設計,不僅有效化解了學習的難點,更為動態的學習過程創設了動態的技能起點,穩定地推動了學生的練習情緒,避免了學生因教學難度過小而產生“懈怠”,或因教學難度過大而產生“恐懼”所帶來的心理波動,為營造學生安全穩定的心理環境奠定了動態的目標基礎。
我們常說的“動態課堂”,其實就是基于“學生動態的行為表現”。課堂中,學生間的保護與幫助,及上課教師機智、靈活的調整,也是本節課在安全防范方面的亮點之一。如,在準備活動及放松活動時,上課教師及時地調整了學生之間的練習距離,避免了學生練習時的相互干擾和碰撞;在整個練習過程中,學生與學生之間經常相互擊掌,這個動作不僅是練習與保護角色的互換,更是責任心的傳承與安全意識的培養;練習后期,教師通過觀察分層,不斷激發學生積極挑戰更高難度的欲望,更維護了“弱者”的練習心理;放松活動時,上課教師也針對運動特點著重加強了下肢的放松,進一步優化了學生的課后體驗以及體育與其他課程間的心理、生理銜接。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體操教學比賽的要求,練習前,上課教師要求學生舉手示意,此舉正是培養學生自信心理的過程。因為當學生舉手之時,也就意味著學生充分做好準備要開始練習了,對學生而言是一個極強的心理暗示。而一個正確漂亮的動作示范既是體育教師的基本功,也是課堂安全的一個重要因素,體育教師正確漂亮的動作示范既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動作表象,降低錯誤率,提高學生欣賞美的能力,更能夠提高學生練習時的安全性。
再次,要營造基于學生學習興趣激發的、愉悅的心理預期。本課在教學器材方面選擇了學生日常生活中能見到、但很少能真正接觸到的輪胎作為輔助教具,并圍繞主教材設計了一系列的游戲,如滾輪胎、4人跨越輪胎、推輪胎等,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更是對學生利用生活中的多種資源進行鍛煉的有益啟發,讓學生產生二次乃至多次體驗愉悅鍛煉的心理預期和心理沖動。這有助于前后學習內容的銜接,更為重要的是它能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態度和行為發生積極的變化,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當然,從安全的角度,在本節課中還有值得商榷的安全問題:
1.自制器材的穩定性。器材的底座是長方形的,當縱向放置輪胎時,支架的穩定性相對較高,而橫向放置輪胎時,支架的穩定性會減弱。建議適當加寬底座,以進一步提高安全系數。同時,學生使用的器材置于地毯上,而教師示范用的器材則置于地板上,在跳躍時存在滑動的危險,事實上教師的安全同樣重要。
2.少數學生還沒有真正掌握助跑與起跳的銜接技術(個別學生還有單腳起跳現象),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筆者認為,山羊分腿騰越教材,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是助跑與踏跳的銜接。大多數體育教師會重視雙腳起跳,而其中助跑的節奏、步點的準確性則被重視不夠,而對于初學者而言,固定的步點、節奏能幫助其盡快掌握起跳技術,減少運動傷害的發生或膽怯心理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