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龍
摘 要:校園體育文化是高校文化的重要組成,利用文獻法等對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功能與建設進行探討。結果表明,高校體育文化具有育人、凝聚、娛樂、引導、創新等功能,建議從形成完備的制度,加大經費的投入,強化營造的觀念,特長項目的引領,精品賽事的助推等方面對高校校園體育文化進一步加強。
關鍵詞:高校 體育文化 建設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7)01(c)-0122-02
高校校園體育文化,是指高校師生在學校體育活動中創造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高校校園體育文化,是高校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各地高校根據自身的情況,都會切實發展本校的校園體育文化。為了理解和重視高校校園體育文化,該研究對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功能、建設,開展了基于文獻資料、綜合分析等方法的探究,以對此方面的發展有所幫助。
1 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功能
1.1 育人功能
體育作為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對大學生身心素質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國家對于大學生身心素質的提高十分重視,先后頒布了眾多文件予以促進。校園體育文化作為校園體育內涵的表現,對于大學生體育意識的確立,體育行為的實施,體育活動的參與具有幫助作用。在校園體育文化的驅動下,大學生通過參與、融入,增強了團結、協作、堅韌等優良品質。同時,對于其承受挫折、正確對待壓力的能力也有所幫助。可以說,校園體育文化在育人方面的作用不可或缺。
1.2 凝聚功能
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能夠促進學生形成良好地參與體育活動的意識,進而增強學生的凝聚能力。一方面,學生通過積極加入體育運動隊、體育社團,與隊員、會員形成了團隊,并加強了隊伍、社團的凝聚力。另一方面,良好的學校體育文化能夠帶給學生本校榮耀感,更加地維護本校良好地形象,形成了全校層面上的凝聚。最后,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還能夠促進師生之間的和諧,尤其是體育教師與學生之間,更加地融洽、凝聚。
1.3 娛樂功能
通過體育運動調節和釋放自己的激情、緩解壓力,保持樂觀向上的態度,達到愉悅身心,放松自我的狀態,是體育的魅力之處。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組成,必然包括體育物質層面,如體育場館、雕塑、標語;也包括精神層面,如運動隊的榮耀、體育社團的展示等。在這些組成內容中,能夠增加學生的娛樂功能。比如體育社團的展演,運動隊的比賽等,學生在觀看或者參與這些活動的過程中,能夠領略到體育美學,調節自己的學生生活。校園體育文化能夠帶動學生去關注體育,享受體育,進而享受快樂。
1.4 引導功能
高校體育面向的主要對象是大學生,他們年輕氣盛,精力充沛,積極可為。在學習課程之余,大學生需要通過適當的活動釋放激情。而體育活動對于大學生激情與潛能的釋放,可謂是最佳途徑。另一方面,網絡的發達,致使很多大學生沉溺于網絡游戲,深受危害。為此,團中央開展了大學生三走活動,即“走下網絡,走出宿舍,走向操場”旨在對大學生健康的生活方式進行指導。在這期間,高校校園體育文化便能夠為此積極發揮作用,起到引導大學生走向健康生活方式的作用。
1.5 創新功能
國家的強大,需要每一個人有所作為。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身兼著祖國未來的發展重任。創新意識,是國家發展永不衰竭的動力之一。良好的高校體育文化,能夠對大學生的創新作用有所提高。通過參與體育活動,發現其中的不足,進而產生改進、提高的想法,甚至于產生了創造的靈感,這些都很有可能。再者,廣大師生作為高校體育文化的主體,他們對校園體育發展密切關注,對不良現象有所思索,勢必創造出新的精神與物質財富,以豐富和完善校園文化。
2 高校校園文化的建設
2.1 健全完備的制度
高校體育文化的建設,首先要有完備的制度以作基礎。制度的建立能夠從源頭上對體育文化建設所需的物質、精神構件提出要求。在這一制度中,對于體育工作的發展,學生體育參與情況,學校體育事業目標等應有明確的指出。將體育文化的構成要件涵蓋在內,合力形成體育文化的良好局面。在這一方面,許多高校存有不足,如召開全校體育工作大會的次數少、周期長,學校體育硬件設施不夠完備,學校體育教學內容單一等,實際上都對體育文化建設產生了制約。其實,這些方面只要學校建立良好地發展目標,不同部分同力配合,再加之制度的剛性要求,便可以順利化解。
2.2 加大經費的投入
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首要的是投入經費。校園體育文化包括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兩方面。在物質層面的建設中,如體育場館、設備、器材等需要體育經費的支持。其次,精神層面的確立需要在運動隊、體育社團,體育賽事等方面著手。通過培育運動隊,提升運動隊實力和影響力,能夠提高學校聲譽;通過組建體育社團,能夠展示學生的才藝,滿足學生的體育需求;通過開展體育賽事能夠滿足展現學生的運動技能,塑造班級、院系凝聚力。而這些方面的建設、提高,均與經費投入密不可分。因此,各高校在體育校園文化的建設中,應認識到此問題,在經費方面加大投入。
2.3 強化營造的觀念
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不能憑空而來,需要管理者有營造的觀念,進而采取營造的手段,達到營造的目的。首先,校級領導層面需要強化營造觀念,不能任由校園體育文化自我培育。學校領導對于學校工作的開展,有著總覽全局的功效,是學校體育文化最頂層的營造者。其次,學校體育委員會,要有加強營造體育文化的觀念。通常情況下,校園體育文化工作具體由校體委負責,具體又有學校的體育學院、體育部等落實,所以這一層面的領導也需要加強營造觀念。最后,學生要強化體育文化營造觀念,因為他們是學校體育文化最大的受益者。此方面學生可以通過建議、學代會等積極建言獻策,以提高校園體育文化。
2.4 特長項目的引領
許多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總是感覺無從下手。其實,此方面可以從學校體育特長項目入手。有高水平運動隊的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凸出效應明顯,比如北京理工大學的足球隊。利用特長項目不僅促進了校園體育文化氛圍,還提高了學校的聲譽,增加了學生的自豪感。當然,就全國而言,擁有高水平運動隊的高校畢竟是少數,這就需要從學校自身傳統特長項目、優勢項目上著手確定。比如一些工科院校的球類項目,在地方或者本校都有著很好的群眾基礎或優良成績。通過運用這些特長項目,積極開展多樣性的賽事,引領學校體育文化的建設。
2.5 精品賽事的助推
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利用校園的精品賽事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精品賽事能夠吸引大部分人群的參與,并且影響校園文化的形成。在這一過程中,高校首先要對精品賽事進行培育,比如運動會、籃球賽、體育達人賽等。根據學校存在的體育項目的優勢,將此做大、做優,成為校園體育文化符號和精品賽事,以此推動校園體育文化建設。與此同時,在學校領導積極出席,賽事組織有序合理,賽事獎勵豐碩等方面加以促進,將精品賽事的“精品”內涵充分展現,成為校園體育文化的有利助推器。當然,精品賽事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這就需要高校做好長期開展的規劃,并做到延續性的連貫,切莫一時興起。
3 結語
高校體育文化建設是確保大學生身心健康的有力抓手。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對于促使大學生“走下網絡、走出宿舍、走向操場”,形成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幫助作用。建設好校園體育文化,能夠更好地發揮其育人、凝聚、娛樂、引導、創新等功能。采取措施對校園體育文化進一步建設,也有利于高校良好風氣的形成和全面優秀人才的培養。
參考文獻
[1] 彭菲,羅銳,張凌云.高校體育文化的含義、功能與價值[J].四川旅游學院學報,2014(1):93-96.
[2] 王威.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研究[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10(5):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