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冬純
在“中國夢”的背景下,跨境電商進出口已經成為中國提升”中國制造”國際形象的重要渠道。然而,人才培養和供需的脫節成為跨境電商發展的一大瓶頸,市場迫切呼喚“外語+外貿+電商”三位一體的綜合性專業人才,本文將對跨境電商人才培養以及教學實踐進行探討。
一、跨境電商概念
跨境電商是指不同國家的交易主體,通過電子商務手段將傳統進出口貿易中的展示、洽談和成單環節電子化,并通過跨境物流完成交易的一種國際商業活動。 我國跨境電商主要分為兩種模式,即跨境零售和B2B貿易。二、跨境電商現狀
跨境電商迅猛發展,跨境電商進出口已經成為我國外貿發展新的增長點。
從貿易模式上看,B2B 占據跨境電商的主體,通過B2B來的客戶意向較大,訂單規模相對較大,成單較為容易,但平臺價格透明,客戶基本會在大量對比價格后再下單。而零售端客戶很多客戶會直接下單,售前溝通環節相對較少,但對時效售后服務要求相對較高。從貿易時間上看,跨境電商年度兩次交易高潮一般集中在兩次廣交會(春交會和秋交會)前后,客戶千里迢迢來到中國實地看到產品,而后有一個月的比價和洽談的時間,這也是跨境電商平臺的流量高峰期,新注冊跨境電商平臺的賣家可有效利用這兩個流量高峰期促進成單。
從貿易對象來看,出口端看來,北美、歐洲客戶群占比較大,客戶對產品質量和認證要求高,采購量也較大;而大洋洲、俄羅斯、南美和非洲等地區正在迅速發展。從進口端來看,賣家集中在華南廣東和華東浙江,其中對跨境電商爆品和新品快速反應的集中在珠三角,特別是深圳廣州,緊跟其后是江蘇,上海,福建等。從銷售產品類別來看,華南深圳的賣家集中在電子產品,而華東一帶側重小商品的銷售。
三、跨境電商的人才需求
跨境電商的人才核心技能需求體現在:基礎口筆譯能力:跨境外商客戶口頭和書面溝通時,能自如進行函電翻譯,強化“聽說讀寫譯”中的“口譯”“筆譯”的英語能力;平臺實踐操作能力:包括平臺產品發布、詢盤回復跟蹤、阿里巴巴直通車調價、訂單處理、糾紛解決等方面的實踐能力;跨文化知識:首先,跨境電商需要了解目標客戶的消費習慣、風土人情,以此打造產品爆款和引流款;其次,了解不同國家民族特性;最后,了解目標客戶的風俗文化禁忌,避免踩雷區而影響成單;客戶開發維護能力:能獨立開發、跟進和維護客戶,對產品的規格、質量等都能及時答復;具備外貿業務的聯絡、洽談、簽合同和收款、單證制作和生產跟進,發貨,售后服務等技能;商業營銷能力:精通產品的賣點提煉,產品推廣節奏設計,節日營銷、客戶郵件營銷等,能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公司官方網站更新和SNS社交賬戶維護。
四、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策略
1.鼓勵創業實戰教學
鼓勵創業實戰教學符合中國夢背景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實踐。創業實戰教學提倡“真實企業項目”“真實企業環境”“真實企業導師”“真實企業運營”。具體操作上,一方面可以在教學實踐或學生業余實踐中植入企業的項目,利用企業的現有 平臺資源在產品發布,參與在線交易,初步構建平臺操作基礎;另一方面鼓勵學生在wish, ebay等平臺進行注冊網店。
2.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高職院??缇畴娚倘瞬排囵B的重要抓手,可體現在人才培養途徑、校企合作開發課程、共同開發實訓教材以及與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基地協議等四個方面。其中校外實訓基地包括行業協會(如深圳網貿會)以及其他專業對口的企業單位(如玩具之鄉澄海很多玩具公司),專業校外實踐、實訓、實習等均可依托現已建立起來的實訓基地展開。
3.訂單式培養
訂單式培養,入學即入職,通過邀請 企業進校宣講,學生報名后企業進行考核從而定向培養,畢業后直接進入企業進行工作,形成共贏的局面。訂單式培養的優勢明顯,一方面,學生可以在校學習企業所需的技能,與企業需求契合度高;另一方面解決了學生就業問題,提高就業忠誠度。
4.建立跨境電商人才企業化培訓體系
學校可以與阿里集團或者阿里第三方運營進行合作,建立起“培訓-鑒定-發證-安置就業”的高技能人才培訓體系。阿里集團自2015年起與各地高校合作,活動”百城千校百萬英才“旨在培養一大批跨境電商人才。而阿里第三方運營公司近年來也數量激增,里面有來自跨境電商操作一線的講師,這兩種企業都歡迎需要應屆生,而學生通過接受運營方面的培訓,能將自己培訓所學付諸實踐。
五、跨境電商教學改進
1.完善基于實踐的課程內容建設,突出職業能力培養
首先,課程內容涉及平臺操作,具體知識點覆蓋賬號注冊、選品、產品發布、運費設置、詢盤回復、店鋪裝修、數據縱橫和圖片處理等;其次,補充如何通過平臺或者谷歌關鍵詞規劃師進行全球熱搜詞收集;最后,深化學習有關關鍵詞、標題設置、產品詳細描述設計、搜索引擎優化,自主開發客戶等跨境電商知識,真正做到以“崗”設課。
2. 增加跨境電商真實案例
強調“注重學理,親近業界”的教學理念,設立跨境電商產品和客戶背景,供學生在接近真實背景下進行跨境電商實踐演練,特別是客戶糾紛的解決以及自如地完成詢盤、還盤、再還盤以及形式發票、商業發票等單據制造到物流發貨等一系列跨境電商流程。
3. 采用靈動多樣的課程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倡導采用任務驅動、項目導向、仿真模擬、案例分析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專業技能課注重實操能力的培養,專業基礎課強化英語語言知識的轉化與英語語言技能的應用。
跨境電商正處于高速發展期,作為高職院校,要把握跨境電商發展態勢和人才發展的市場需求,調整人才培養目標,深化教學教務改革,構建對應的教學培養體系,力圖培養出符合跨境電商企業發展需求的跨境電商實踐 人才,使得學生能學以致用融會貫通,促進中國品牌走出去,促使“中國制造”升級為“中國創造”,將中國品牌的國際影響力持續提升,助力“中國夢”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