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雪麗
探討幸福感缺失的原因,有助于教師更好地認識自我,理解幸福,為重構幸福作準備。同時也通過提高教師的幸福感,對于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都是有重要意義的。對于學生而言,教師高的教學質量,也有利于生物學科的學習。提高中學生物教師的幸福感主要從教師的主體認知因素、情感成分進行研究。除此之外,還有對生物課堂教學方面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方面進行研究。最后,提升生物教師的幸福感還需要政府職能部門和社會提供幸福資源、良好環境和外在支持。
一、課堂方面
1.加強生物課程改革,教師不再唱“獨角戲”
在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的 “一言堂”、唱“獨角戲”等壟斷課堂的做法會使學生的學習處于消極被動的狀態,從而使課堂教學陷入沉悶的局面。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學會“屈尊”和“傾聽”,要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尊重和關愛,使學生的身心得到解放,學生才能敢想、敢說、敢問;教師要注重運用語氣委婉、溫和的語言,對學生的參與和意見要多予以鼓勵,或表示贊許,這樣學生才有對話的信心和欲望;教師要給學生提供交流對話的時間和機會,并教育學生要善于傾聽其他同學的發言;教師要根據教學實際,精心設計一些帶有思辯性的問題,也要精心設計一些帶有開放性的話題,這種問題的提出,學生一定有話可說。
因此,可以通過加強生物課程改革,大程度的改善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調整課程結構,使學生的活動空間和時間在課堂中獲得有效保障,并在新課標中倡導通過改變學習內容的呈現方式,來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得以融洽,同時加強課堂教學過程中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滲透與融合,促進課堂綜合化的發展,使得課堂不在是教師的“獨角戲”。
2.運用“快樂式教學”,讓課堂活躍生動
中學生物學科實施快樂教學有助于學生減輕壓力、發揮潛能、提高興趣、從而提高學習質量[5]。生物課堂有其自身的特點,許多內容要求不僅僅是誦記,更多要求的是理解。并且涉及到許多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實驗,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生物教師要充分的運用這些特點,變枯燥乏味的課堂為活躍色生動。生物教師可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整合大量的圖片、動畫、電影材料等在同一課件中進行多媒體教學。快樂是可以相互傳遞的,教師在課堂中看到每一個學生都對生物學科感興趣,生物成績節節攀高,而且在學習的過程學生并沒有怨言,不是強迫式學習,能夠自發的學習生物。作為一名生物教師的任務可以說是圓滿完成,自我成就感自然高,那么教師的心情自然愉悅,幸福感當然日益增高。并且教師和一群充滿蓬勃朝氣的青少年長時間接觸,學生若是喜歡生物喜歡生物老師自然愿意和老師多接觸多交流,教師感受到學生的愛戴,歡喜程度自然不言而喻。所以說運用“快樂式教學”,讓課堂活躍生動,讓學生教師都輕松快樂。本人希望不僅生物學科能夠運用“快樂式教學”,也希望所有的科目都能夠運用“快樂式教學”。
二、教師方面
1.調節心態,正確認識幸福
英國和澳大利的專家研究發現,一個人是否感到幸福,很大一部分取決于人的心態調節,心態決定一切。作為一名教師,若想獲取幸福,首先要調節自己的心態,正確認識幸福。首先,要樂觀向上,教育是一項讓人快樂的職業。其次,教師要積極調整自己的工作價值取向,正確的工作價值取向是教師獲取人生幸福的重要因素。幸福不是上天的恩賜,幸福是主體積極追求中獲得的,所以教師要調成好自己的心態,主動獲取幸福。
2.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有豐富的業余文化生活
在這個快速發展的社會,人的人生觀、價值觀都是個不停的提升的過程,教師經過最基本的責任與任務是教育學生,這并不意味要為了學生犧牲一切。這兩者本不相矛盾的。據調查研究表明,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有豐富的業余文化生活有助于調節教師的課堂情緒。教師要不斷豐富角色素養,在日常生活當中培養自己的修養和情操,有獨立的生活空間和健康的休閑愛好。
教師應緩解在學校所受到的壓力,不把教學的煩惱帶入家庭。同時,教師應該善于平衡教學工作與生活方面的關系,把握自由輕松的心靈,使生活的支點得到平衡,認同這一職業,享受教師這一職業。
三、社會方面
1.學校:一切“以人為本”
在調查過程中,許多老師希望,學校管理能夠人性化,校領導能夠顧及教師的感受,多關心點教師,能盡量了解和解決教師的需要問題。據調查某中學由于校長對于教師過于嚴厲,教師有點小錯誤,就不顧顏面的訓斥教師,動不動就扣除獎金之類的懲罰,而且訓斥嚴厲。私底下,許多老師都對此不滿,教師覺得成就感非常低,總體上被校長訓斥過的教師,上課情緒普遍比較低。所以希望校方對教師的教育業績應以贊揚試教育,教師已經是成年人,有明辨是非的能力,通過說理鼓勵試教育,我想更能夠提高教師的教學和管理水平。
我國地廣物博,教育事業也遍布在世界各地,各級院校中校領導缺乏人性化管理屢見不鮮,這樣的管理只會使得人心悖向,并不會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卻使得教師苦不堪言。因此,本人提出了“以人為本”的方案。在學校人性化的管理過程中,如若校領導能夠放下架子、善待教師、尊重教師的專業自主權,同時給予教師人文關懷,教師獲得了作為教師該擁有的人格尊嚴。這樣肯定能夠提高教師的幸福感。畢竟教師不是校方的“學生”,更不是毫無知覺的“機器人”。“以人為本”的管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構建了和諧學校,讓學校有一個和諧的氛圍,教師在這種氛圍的包裹下,本人相信教師更能夠快樂的工作、享受幸福。
2.政府部門: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和待遇
對于從事教師職業的教師而言,政府重視了,社會地位和福利待遇提高了,自我需求得以滿足,自我實現也越加逼近,身心各方面愉快,幸福指數直線提升,那么也就更加熱衷于奉獻于教育事業,對教育事業的發展本著至死不渝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