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小波
一、鄉村小學實施群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生課外閱讀總量應達到405萬字,并提出“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在新課程實施的這幾年,課外閱讀的重要性日益被老師所認識和接受。然而我們也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
1.應試教育根深蒂固
2.學生課外閱讀缺少指導
3.課堂內外閱讀脫節
閱讀能力是語文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也是現代人的基本素養,閱讀力就是學習力。
現行的小學語文教材是以主題組單元的,一個單元圍繞一個主題往往選編了四篇課文。其課程編排的特點是注意內容的整合和訓練的循序漸進,每組課文之前,都設立了單元“導讀”,目的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簡要說明本組教材的訓練重點,提示學生學習的方法以及學習重點,使師生在教、學之前對整組教材有一個總體了解,這為開展群文閱讀帶來極大的便利。但很多老師仍然將教學思維禁錮于老一套,一篇課文一篇課文教,逐字逐句地分析講解,學生乏味,效率低下。
為了我們一線的鄉村小學語文教師積極探索農村學校小學語文教學新模式,真正讓學生增加閱讀量,并從閱讀中學會進行比較歸納、分析綜合、深入思考,為學生學習多樣化的閱讀方式、終身閱讀與發展奠定基礎。
二、群文閱讀的詮釋
1.群文:所謂“群”,就是相聚成伙的,聚集在一起的。“群文”就是聚集在一起的一組文章。
2.群文閱讀:指在一節課里呈現多篇文章,多到四、五篇甚至七、八篇的閱讀。
3.群文閱讀教學:即在一節課里,教師結合教材及課外讀物,以一定議題為依托,以粗讀略讀為主法,以分享感悟為核心,以探索發現為樂趣,進行多到四五篇,甚至七八篇的多文本的閱讀教學。
三、實施群文閱讀的潛在課堂效益
學習不是學生簡單地接受教師的講解,而是學生自我建構的過程。《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基本理念”中強調:“語文課程是實踐性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當前我們的語文教學,一節課教一篇文章,學生很快讀完,內容基本理解,教師只好不停地問、不停地講,學生被動地答、被動地聽,主體意識缺失,閱讀興趣降低。群文閱讀教學,學生在一節課中讀五篇左右的文章,新的閱讀內容不斷激發學生的閱讀期待,教師不得不少問少講,學生忙著進行看書、思考、陳述、傾聽等語文實踐,真正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
單篇文章閱讀、多篇文章閱讀、整本書閱讀,是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三種閱讀方式,三者不可替代。《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教學建議”中指出,應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各個學段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當前我們的語文教學,一節課教一篇課文,用大量時間的咬文嚼字、感情朗讀,關注精讀、朗讀方法的指導。我們有時需要細嚼品味式的慢閱讀,有時也需要整體把握式的快閱讀。群文閱讀教學,學生在一節課中讀五篇左右的文章,不僅加大了學生的閱讀量,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多篇不同作家、體裁、內容的文章閱讀中進行比較歸納、分析綜合、深入思考,關注略讀、默讀方法的指導,這樣就為學生學習多樣化的閱讀方式、終身閱讀與發展奠定基礎。
四、具體實施群文閱讀需要確定的教學目標及內容
學生層面: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群文閱讀”教育實踐活動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端正其閱讀態度,讓學生學會閱讀的方法策略,進而提高其閱讀力,對語文及其他學科的學習起到積極的影響,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教師層面:通過總課題組培訓及閱讀教學的實踐,在課題研究中提高教師教學理論素養,提高業務素質和教學水平,實現教師充分的職業發展,從而為學校打造一支優良的教研隊伍。
學校層面:在完成教育實驗的同時,借助實驗打造“書香校園”,形成以“閱讀”為導向的辦學特色,提升學校教育內涵與辦學品質。
課程層面:將優質多元的閱讀教育資源引入課堂,在“群文閱讀”教學中積累群文素材,研發“群文閱讀”教師讀本和學生讀本等資料庫。
五、群文閱讀可以創新語文課堂教學
1.改變傳統的語文閱讀教學現狀
主要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等方面開展調查,了解當下農村語文閱讀教學的整體概況,發現當中存在的問題。問卷調查結合訪談了解學校語文學科閱讀教學改革的狀況,找到改革在教學層面無法繼續深入的癥結所在,結合國際經驗和國內背景,準確把握閱讀教學改革的趨勢。
2.群文閱讀相關理論探析
探討群文閱讀的相關理論,建構農村學校群文閱讀理論框架與體系。
3.群文閱讀”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建構
將“群文閱讀”引入農村語文學科教學,提煉群文閱讀教學模式(含教學目標定位、教材選擇與組織、策略指導等),讓學生閱讀力的提高從語文課堂開始。
4.閱讀力構成系統的研究分析閱讀力構成要素。
群文閱讀”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對學生閱讀力影響的實驗在實驗學校開展群文閱讀課堂教學,這種模式對學生閱讀方式、閱讀興趣、閱讀速度、閱讀習慣等會產生的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深遠的影響。
六、群文閱讀的思路及方法
1.多閱讀,多比較性閱讀,讓孩子在閱讀中學習閱讀
圍繞議題,讓學生一篇接著一篇地閱讀單元組課文,讓他們在始終保留著新鮮感的比較性閱讀中不斷涌現質疑和發現。
2.多質疑,多分享,將閱讀過程處理為探索和發現的過程
圍繞議題,在課堂里真的讓學生提問題,提真的問題,真的解決問題,最終有所發現。
3.多學習、多實踐瀏覽、略讀、跳讀等閱讀方式
圍繞議題,采取默讀和速讀(掃讀、跳讀和技巧閱讀)、批判式閱讀、休閑式閱讀、研究式閱讀、校對式閱讀以及其它各類閱讀,讓學生學習和實踐。
4.多嘗試、多總結真實、實用的閱讀策略
圍繞議題,變單篇的課文教學、重視分數的知識技能的學習模式為關注閱讀能力的培養、閱讀方法的學習模式,為學生終身閱讀與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