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德文
學習習慣是指學生在長期的學習實踐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監督的自動化傾向。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生知識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意義
所謂習慣是指由于不斷重復而形成的比較固定化的行為方式。習慣的最大特點是自動化,不需要特別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別人的監控,在什么情況下就按什么規則去行動。習慣一旦養成,就會成為支配人生的一種力量。習慣是人在較長的時間內形成的規律性的行為方式,一旦形成便難以改變。長期有規律地安排學習的人,便可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通過生物鐘,通過條件反射自動提醒你自覺地去做應該做的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調動潛意識為學習服務,潛意識地特點是直接受人的情感和需要支配,受情景因素的影響。大多數學生都有這樣的體驗,心理已經清醒地意識到,嘴上也在說:“貪玩不利于學習,今后不再貪玩了。可是鬼使神差不能自制地又貪玩了。為什么會這樣?這實際是潛意識在支配他,是他的潛意識中有一種強烈的想玩的渴望。而一個養成了良好學習習慣的人,他對學習有一種親合心理,他從心底里把學習當成了第一需要,當成了樂趣,不學習便難受,甚至連睡眠做夢的內容也都與學習相關。其實這是潛意識在發揮作用,潛意識的作用非常大,一些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之所以在休息時,甚至在睡眠時產生靈感,都是因為他的潛意識與外界刺激,與自己不懈尋覓、孜孜以求、長期探索的問題之間保持著必要的聯系。
二、應該著重培養的學習習慣
根據小學生生理和心理及年齡特點,根據兒童學習活動的基本規律及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應著力培養以下幾個方面的學習習慣。
(一)專心致志的學習習慣
專心致志的學習習慣,是小學生必須養成的起碼的學習習慣。小學語文教材上《小貓釣魚》的故事,還有古代“一手畫圓,一手畫方”的說法,都旨在告訴人們學習時不可一心二用。曾有人做過對比研究的實驗:請來兩組知識水平差不多的學生,讓第一組的同學邊聽故事,邊做簡單的加法習題,而第二組也做同樣的兩件事,但是兩項內容分開進行。同樣的時間后,檢查加法題的成績,并請每個人復述聽過的故事。結果是:第一組習題與復述的錯誤率都明顯高于第二組。由此看來,一般人不可能同時高質量地做好兩項或兩項以上的事情。如果硬要同時做,必然使每件事的質量都有所降低。比如:你左手右手各拿一支筆,一手畫圓,一手畫方,雙管齊下,其結果必然是圓也不圓,方也不方。古語:“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二)認真思考的學習習慣
認真思考的學習習慣,有利于提高學習質量。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清代學者王夫之說:“致知之途有二,曰學,曰思。”這都是在強調養成認真思考習慣的重要性。
(三)知難而進的學習習慣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我們干任何一件事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學生學習也是如此,他們在實踐中也會經常遇到困難,如:難題、難懂的概念等,遇困難是正常的,要樹立迎難而上的精神,只有不斷克服困難,逐步開拓自己的思維,才能提高破解難題的能力。學習的過程也是不斷戰勝困難的過程,只有不斷的戰勝困難才能使自己不斷進步,最終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由此可以看出培養學生知難而進學習習慣的重要性。
三、如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了解了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重要性和意義后,那么該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一)從小抓起,循序漸進,逐步發展
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一朝一夕養成,也不能統統一下子養成,它是一個由簡單到復雜的逐漸形成的過程。所以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根據教學的具體情況,結合能力增長的需要,循序漸進,逐步提出具體的切實可行的要求,使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由小到大,持續穩定地得到發展。
(二)嚴格要求,偶有偏離,及時調整
良好習慣的養成,必須依靠學生多次反復的實踐,并且對學生來說,應主要放在課堂上進行。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的增強學生的學習意識,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但不能只講要求,而應結合教學實際,精心備課,細心指導,反復訓練,認真檢查,嚴格督促,使良好習慣的養成融于課堂教學之中。同時在反復實踐和強化訓練中尤其要注意各科教師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班與班之間的密切配合,步調一致,否則會降低強化效果,影響良好習慣的形成。作為學生,自己也要嚴格監督自己,發現偶有偏離,立即作出調整。
(三)樹立榜樣,啟發自覺,互相促進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習慣是家長、教師的要求或模仿他人情況下形成的,所以設身處地,樹立榜樣,不僅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就是對高年級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對小學低年級學生要多樹立一些現實生活中的榜樣。對學生的每一點良好行為,教師不僅要及時給予表揚,而且要在班上營造一種良好的議論氛圍。同時家長和教師也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好學生的表率,不能使自己的不良習慣“傳染”到孩子的身上。對高年級的學生則要給他們多講一些名人持之以恒,勤奮好學,刻苦鉆研等方面的故事。引導他們多讀一些課外書籍,從中感受良好習慣對一個人成材的重要影響,從而自覺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兒童的心田是一塊神奇的土地,播種了一種思想,便會有行為的收獲,播種了行為,便會有習慣的收獲,播種了習慣便會有品德的收獲,播種了品德,便會有命運的收獲。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人生的確是太重要了,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學家、心理學家都非常重視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我國當代教育家葉圣陶曾明確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聯系現實生活中的人和事,再仔細分析一下,就會越發感到那些教育家的話確實包含著深刻的道理,尤其是在學習問題上,幾乎對于每一個人都適用。因此,要想獲得較好的學習成績,要想有效地利用時間,我們一定要重視從小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