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秀艷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31頁例7,32頁例8。
課標要求:
“噸”這個質量單位比較抽象,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接觸,不宜直接感受,因此教師通過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組織猜一猜、估一估、算一算等實踐活動,幫助學生感受和體驗質量單位“噸”。其次,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好奇心,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初步的創新意識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教材分析:
學生對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學習“噸”后,學生會對質量單位有一個完整的認識。根據已有的材料,為學生發展問題,探究問題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加強學生的操作活動,學生建立了質量觀念。
學情分析:
對于“噸”這個質量單位,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不多,理解起來會有難度。為了幫助學生對質量單位“噸”有具體的感性認識,結合學生生活實際,說明“噸”在生活中的應用。然后結合大米的重量,幫助學生在已經掌握的質量單位千克的基礎上,初步建立“噸”的概念,并揭示了“噸”與千克之間的進率,1噸=1000千克。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通過知識的綜合,遷移自主學習掌握這一新知識。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認識質量單位“噸”,建立1噸的重量概念。
2. 學會換算質量單位。
3. 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這些質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認識質量單位“噸”,建立1噸的重量概念。
教學難點:在生活中學會估計物體的質量以及“噸”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想:
在教學中創設學生喜歡的情境,充分利用課件,讓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主動接受信息,豐富學生對“噸”的感性認識。掌握了噸與千克的關系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小組獨立完成例8,讓學生結合已有的知識經驗,利用各種推理方法來解決問題,輕而易舉的完成了教學目標,又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無論是在知識、能力還是情感上都會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問:我們學過哪些質量單位? 學生答:(克,千克)。
2、猜一猜老師的體重。
你們知道老師有多重嗎?你們猜老師體重的時候用了同一個質量單位——千克,為什么不用克作單位呢?
3、講故事。
李伯伯的農場今年獲得了大豐收,收獲了好多的大米,李伯伯要把這些大米裝在袋子里,準備運到城里出售,他會選擇什么樣的車呢?
今天,我們來學習比千克還要大的單位——噸。(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猜測游戲和故事引入課題,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又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
二、師生交流,探究新知
1、初步認識“噸”。
出示課件例7:計量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質量,通常用噸(t)作單位。
(1)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李伯伯要運送大米,選擇集裝箱和火車運送,你知道它們分別能裝多少噸貨物嗎?(學生看車廂上的數,說出它們的質量)
(2)1噸到底有多重呢?還是讓這些大米告訴我們答案吧!
出示課件:一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學生通過計算得出:10袋大米重1000千克。
(3)這10袋大米的質量就是1噸,噸是比千克還大的質量單位。
(板書:1噸=1000千克)
2、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
(1)在班級里找到一名體重約25千克的同學。問:10名這樣體重的同學大約共重多少千克?40名這樣體重的同學呢?(指出:40名這樣體重的同學大約共重1噸。體會1噸的質量。)
(2)聯系生活實際,找一找質量是1噸的物體。
(3)出示課件做一做:說一說日常生活中什么情況下用噸作單位?(計量鯨、大象的體重,計量煤,建筑用的鋼筋、水泥、沙子、磚的質量等。)
出示課件做一做:在( )里填上適當的數,使每種東西的總重量恰好是1噸。
(設計意圖: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讓學生通過觀察、推理、感知,產生聯想,獲得豐富的表象,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使學生認識到噸確實是一個比千克大得多的質量單位,真切地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3、噸與千克的換算。
同學們你們認識了“噸”,知道了1噸=1000千克,噸是比千克大的質量單位,
那你們能不能換算他們之間的關系呢?(小組討論,匯報結果)
板書例8:
4噸=( )千克 3000千克=( )噸
(設計意圖:發揮小組合作學習,得出結論。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七的1、2題(教科書34頁圖)
2、完成練習七的3題
7噸=( )千克 1600千克-600千克=( )噸
9000千克=( )噸 1噸-400千克=( )千克
3、當堂訓練 達標測評
4噸=( )千克 2噸680千克=( )千克
3噸=( )千克 6噸20千克=( )千克
2000千克=( )噸 2450千克=( )噸( )千克
8000千克=( )噸 7010千克=( )噸( )千克
(設計意圖:通過質量單位噸和千克之間的換算,根據噸和千克之間的進率關系推理,鍛煉學生邏輯推理能力。)
四、拓展延伸
第35頁練習七,第8題。
(設計意圖:提高了學生日常的事物現象用數學的經驗,思想與方法進行觀察、推測、嘗試并合情合理地思考的意識與能力。)
五、課堂總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設計意圖:讓學生回顧本節課的學習,談談自己的收獲,并鼓勵學生用所學的數學知識用于生活中。)
板書設計: 噸的認識
1噸=(1000)千克
4噸=(4000)千克
3000千克=( 3 )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