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道芳
在我當班主任的過程中,一直奉行:放心優等生,關注后進生。所以我首先想到是要“搞定”的是那些后進生,因為他們行為習慣差,調皮搗蛋的事特多,他們的行為影響其他同學,影響班風。而近年來,各類新聞報道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事件,如:連殺4名同學的馬加爵,用硫酸潑熊的劉海洋……,他們曾經都是優秀學生,而這些事恰恰是發生在那些被我們認為最放心、最省心的優等生身上。這些老師家長眼中的“優秀學生”為什么竟然成了問題學生?讓教師與家長深感震驚和意外的同時,我開始對我班“優秀學生”的標準進行全面的重新審視,發現部分優生的問題也不少,以下就是我班部分優生存在的一些問題,我把它整理出來與大家分享與交流。
1.叛逆、好勝的優生
她是一個活潑開朗、聰明伶俐、思維敏捷好學生。她自然、大方,能說會道,即興發揮能力很強,是學校大家公認的優秀主持人,獲得了比一般同學更多的榮譽和關注,集父母寵愛、老師賞識、同學羨慕于一身。但她好勝心強,容不得別人超越自己,聽不得反對意見,受不得一次挫折,凡事總要與別人比個高低,論個輸贏,不愿讓人,更不愿容人。就本次學校演講比賽的演講稿,班上預賽的前一晚上就題目擬定上和媽媽發生爭執結果母女倆“干”得“硝煙彌漫”,(媽媽認為她態度不好打了她,她挨打干脆把作文撕掉,又怕老師查,只得重寫。因為熬夜太晚,睡得太沉,被蓋掉在燃燒的蚊香上著火了。)
對于像宋治苒這種叛逆、好勝的優生,理解能力強,上進心也強,所以因勢利導讓她自我內化,意識到自己的缺點,感覺到改正缺點的必要,由此產生自覺自愿地棄舊圖新的動力。如果干涉越多,說教越甚,她的逆反心理就越強。
2.事不關己的優生
學習刻苦用功,辦事認真仔細,待人禮貌謙虛,積極追求上進。他們由于學習成績拔尖,得到老師的喜愛,自覺不自覺地認為,只要學習好,成績優,其他一切都無所謂,抱著“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古訓不放,對集體的事則毫不關心,對集體的活動和班內的日常事務更是袖手旁觀,仿佛他來學校的唯一目的就是學習,考好成績。但就因為成績好,能利用自身的優勢幫助其他同學更是難上加難,對那些學習成績差的同學非常冷淡,甚至是看不起的。這樣學生的上進心中摻雜了許多自私自利的思想成分,這樣的人,往往對社會,對國家和民族的命運漠然置之,對集體的興衰和他人的冷暖毫無掛念,將來走上社會后,也難有大的作為,于國于民不可能有較大的貢獻。
利用班團活動創造多種教育機會,經常組織學生參加些集體完成的項目。在活動過程中領悟要關心他人,學會合作。讓他們在人與人之間的不斷交流與合作中,感受伙伴之間的友誼和真情,從而愿意與其他個體進行交往與協作。要知道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但學習僅僅是其生活的一部分,除了學習之外,“優秀學生”還要學會生活,學會關心他人、幫助他人。
3.任性專橫的“優生”
學習成績一貫優秀的“優生”,認為一切都應該以自己的意志為轉移,稍有不如意之處就使小性子發大脾氣,當著老師的面撕書本扔東西,老師把他請進辦公室則又哭又鬧,或者用沉默的方式來對抗你,對于這類“優生”你千萬別輕易放他過關。采用軟中帶硬、柔中帶剛的語氣向他提出一些疑問,“問他發脾氣使性子的理由何在?,問他站在老師的角度上又該如何處理?問他的這種行為會給班級造成什么影?……”非要她談出自己的看法不可。如果她又哭又鬧或緘口不言,教師則一面辦公事一面奉陪他反思悔過,必須要她自己開口回答你的問題并且承認錯誤還要寫下書面保證才肯放她過關。
教師對優秀生犯錯絕不可忽視,更不可遷就,而應該嚴肅批評,讓他們習慣于做錯了也一樣要受批評,甚至受處分。
4.行為兩面的優生
由于當班干部,兼任英語課代表,過早地沾染了“官氣”,當著老師的面很規矩,但背著老師,上自習課時則也時不時表現一番,說笑話、大聲喧嘩、傳字條,看本課外書什么的,反正他靠腦子好使,先聽懂了再折騰班級,會給周圍同學帶來什么影響、什么干擾那可就管不著了。一旦有看不慣給老師反應情況,他往往是狡辯:“什么,沒有呀,搞錯了吧!”對他這種情況,老師必須嚴查,等事情查清了,必須嚴肅批評,絕不輕描淡寫。不然其他學生的心理難以接受,感到不公平,使得教師與學生之間產生不信任感,對班級管理帶來消極影響。
教師對待優秀學生不能特殊化,要把他們和其它同學一樣看待。優秀生擔任學生干部不搞終身制,合理輪換,使他們適應上能下好機制。
5.小心眼兒的優生
在心理學上,嫉妒心是恐懼他人優于自己和憤怒他人優于自己的復雜心理。第一次月考,楊雪奪了她的冠軍寶座,石垚明顯感到了壓力,一貫的好成績受到了挑戰,她開始緊張、焦慮,情緒開始低落。于是不跟楊雪說話,別的同學請教問題,她就推給楊雪。同時,在英語課上老師抽她和宋治苒復述課文,老師表揚宋治苒的精彩表現,她的心沉了下來,她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她認為老師有意冷落她、針對她。我察覺到了她情緒的變化,及時和她交流,讓她明確:人生的道路上不都是灑滿陽光,鋪滿鮮花的,一個優秀的學生應該是心胸開闊學生,這優秀本身就包含著能正確地面對人生中各種困難、挫折。這優秀不僅僅是學習及能力的優秀,還表示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教師要多給優秀學生創設一些品嘗失敗的機會——不是有意讓他們失敗,而是引導他們盡可能多地在不同領域不同方面摸索、嘗試,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會有失敗,而當他們對此習以為常時,就學會了坦然面對人生路上的挫折、打擊,從而更勇敢、更堅強。
總之,教師不能僅僅將學習成績的高低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也不能因為學生的分數高或乖巧聽話而忽視這些學生身上存在的缺點。所以各位老師特別是班主任更應該把愛的雨露灑向每一位學生,嚴格要求每一位學生,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使每個學生都能清醒地認識到自身的優點和缺陷,揚長避短,努力使學生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