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華梅
2008年山西省實施新一輪課程改革,本次改革明確提出要改變教師的教學和教研方式,更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精神面貌,同時對師生的角色轉換都有明確的要求。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總結了以往的課改經驗,圍繞有效教學理論,借鑒一些先進學校的課改模式,結合學校的發展現狀,充分聽取了教師、學生、家長的意見,通過晉中市教育局尹宏偉老師等的傾力指導,構建了新的課堂教學模式——“雙層次問題式導學法”。 2010年9月,該模式一經實施即受到學校師生的熱烈反響,這兩年也受到了省市同行的高度關注。如今,新模式已在我校實踐了兩年多的時間,期間我們也對課改模式進行了一些調整和改進,總體感覺這一課堂模式是高效的。
一、“雙層次問題式導學法”教學模式的解讀
“雙層次”即目標、教學對象、教學要求、考試要求、認知規律的雙層次。“問題式”即講授內容以程序化、邏輯化、梯級化的問題而不是以習題形式呈現和推進。“導”即教師導學生,學生導教師,學生導學生。“學”即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新模式的推動必須借助兩個工具,即“導學案”和“學習小組”,導學案是雙層次問題推進的載體,學習小組是雙層次問題推進的主體,兩者和流程一起構成了課堂的時空架構。
二、“雙層次問題式導學法”教學模式的高效性
全國著名教育專家馮恩洪說過:“教育的真諦在于實現人的社會化和人的個性化的和諧發展,為此,創造和諧發展的教育是釋放學生潛能的途徑”。因此我認為該模式是否高效,關鍵在于是否構建了的高效的課堂,這個“高效”:一是指教師指導學生的學習是否高效率,二是指學生對課標三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是否高效益。三是在實現這種目標達成度的過程中,學生的參與思考是否高頻率。具體來講,如果該課堂是以教師為主體,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探究,而且每個學生都能參與課堂教學并且學生的學習是自主的.符合教育教學規律,符合學生自身發展規律的,那就是高效的。為此,在這兩年中,通過深入年級、課堂、學生和教師進行調研和比較,我們覺得有以下幾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新教學模式的構建,促進了師生的角色轉換,體現了課堂的活力
原先的傳統課堂教學的基本模式是“講授——接受”,而現在的課堂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交流質疑,踴躍發言,積極展示,談感想、談收獲”,使學生由以前的單純的“聽中學”的被動學習狀態變成了現在的 “聽中學”“看中學”“想中學”“議中學”“演中學”的主動學習狀態,這就突出了“以學生為主體”,學生真正成了課堂的主人,在交流中實現了“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教師由原先的講授者變成了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學生學習的合作者,而且教師在課堂上關注的是每一位學生,關注的是學生的動態學習過程。
2.新教學模式的構建,改變了教師的備課模式,增加了備課的環節
“問題式”推進要求教師必須從學生學的角度、學的規律去處理教材、設計學案,并根據學生的預習情況備課,不僅要備預設性的問題,還要考慮課堂中可能出現的生成性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備課不能局限于教材范圍的知識,教師要學會“用教材”教師備課也實現了由“備教材”向“備學生”的轉變。
3.新教學模式的構建,激發了教師的教研需求,增強了教研的實效
新的課堂模式強調學生“自主合作探究” ,這就必定會是課堂出現許多生成性問題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有高超的課堂“導學”能力及準確地教材把握能力,“導”的要求提高引發了教師的本領恐慌,怎樣“導”成為教研的重心,怎樣引導課堂既熱烈又高效成為教師關注的共同話題,有了這個共同點,教研的活動力強,效率提高。
4.新教學模式的構建,增加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增強了學生的自信
在新教學模式中,合作、探究學習在模式中成為常態的要求,自主貫穿其中。學案的自主完成提高了學生的自習能力;課堂質疑增強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小組交流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合作能力;,演示鍛煉了學生的膽量,培養了學生的表演能力。這些能力的提高是潛移默化的。
5.新教學模式的構建,改善了課堂的生態環境,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新的課堂模式實行小組化的管理。從表面上看小組化的管理只是活躍了氣氛,而從實質看,小組激勵機制激發了學生的內動力,形成的是一幫一、齊步走,不拋棄、不放棄的效應,班級內部的競爭意識明顯增強,班級整體推進明顯。
6.新教學模式的構建,改變了評價的視角層面,促進了管理模式的改變
新的課堂模式使管理者研究視角由教師怎樣教好轉向學生怎樣學,同樣教師的壓力感發生了位移,由主要是來自管理者一方轉自學生一方,激發了教師內動力;班級小組化的職能不僅只用于合作學習,而且遷移到班級了管理中,提高了班級整合能力,同時由于小組機制的作用,使得班任和科任合作意識顯著增強;聽評課的方式發生變化,由旁觀者變成參與者,聽課效率也大大提高。兩年多的課改實踐,我們也遇到了很多問題:有模式適應性的問題,有貫徹執行的問題,也有學生層次的問題。同時我們總結得到五點啟示:一是好的課改模式必須始終以學生為主體,以自主、合作、探究為構成要件;二是必須要有先進的教學理論作指引;三是必須要流程明確,要求具體;四是必須要認識到課改的系統性、反復性、長期性;五是必須認識到課改考驗的是學校領導的思想力、意志力、執行力。因此,我們將進一步優化該課堂模式,改變教師的教學行為,最終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改變,讓學校變成每一位學生健康成長的樂園。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這個新課改的核心理念就有可能得到更好的貫徹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