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在作文指導中,許多教師往往以理性的標準,以成人的眼光要求學生應該、可以寫什么,不能寫什么,致使學生沒有了體驗,甚至忘卻了體驗,從而導致作文教學質量總不盡人意,特別是高年級,高耗低效的現象仍很突出。很多學生在寫作文時總是感覺沒有材料可寫,即使絞盡腦汁寫出了一些,但所寫內容既不具體又顯蒼白,更談不上有真情實感了。鑒于此,探討作文教學的方法,從理論上、實踐上都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體驗式作文教學 創設活動 營造情境 賞識評價
當前大多數小學作文的教育模式依舊落后,小學生缺乏寫作興趣,其作文內容乏味枯燥。特別是高年級,高耗低效的現象仍很突出。很多學生在寫作文時總是感覺沒有材料可寫,即使絞盡腦汁寫出了一些,但所寫內容既不具體又顯蒼白,更談不上有真情實感了。可見,讓學生突破課堂的“狹隘”,讓學生進行充分的“體驗”,讓學生改變作文時的“閉門造車”,是作文教學改革的趨勢。“體驗式作文教學”特別符合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需要,符合課程改革的新思想。
因此,教師通過體驗式的作文教學,有效地激起學生的寫作欲望、提高學生寫作的能力是當前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急待解決的問題。以下本人談談小學高年級體驗式作文教學的幾點做法及體會。
一、創設情境,通過參與誘發體驗
讓學生對陌生的事物進行作文,學生是難以寫出切身體驗的,自然也寫不出好的文章來。豐富多彩的生活為作文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材料。精心設計活動,無論是課堂活動,還是課外活動,吸引學生參與到活動中,在活動中“以身體之,以心驗之”,從而產生體驗,那么我們的作文教學就會事半功倍。如我在指導學生寫《水果拼盤》這篇習作,首先,我讓學生課余時間上網搜集一些水果拼盤的圖片,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款,并把需要的材料以及制作方法記錄下來,再利用一節課的時間,讓學生在課堂上展示,面對一張張五彩繽紛的水果拼盤圖片,大部分的同學已蠢蠢欲試,非要制作一款漂亮而又營養價值豐富的水果拼盤不可。趁此機會,我讓孩子們自由組合成小組,一起商議,確定一個主題,然后分配好每人需要準備的材料和工具,并提出我們將要在一節綜合實踐課進行一次水果拼盤制作比賽。在比賽課上,同學們的熱情甭提多高漲呀!組員之間既分工又合作,不亦樂乎,水果拼盤做好后,還得給它一個好聽的名字。最后肯定少不了作品的評比以及同學之間勞動成果的分享。通過一系列的活動體驗,同學們體會深刻,此時讓他們把活動的過程及內心感受轉化成文字,又怎么會寫不好這篇文章呢。
二、營造情境,通過入境誘發體驗
作文素材雖源于生活,但我們不可能事事都讓學生到生活中親身體驗,同樣在作文教學中不可能寫每一篇作文前都帶學生到生活中親身觀察體驗,大多時候是創設情境,讓學生參與到情景中,感悟素材,激活親身體驗,這樣同樣收到很好的效果。我們教師可以利用語言引領,引發共鳴,也可以利用多媒體再現生活,還可以利用現場表演,創設情境。這樣,為學生建立清晰的表象,可大大減緩習作坡度。如我在指導《今天,老師生氣了》這篇習作,就采用了表演的形式。課前我安排兩位同學故意鬧矛盾,然后上升為“大打出手”,禍及到幾位同學的桌椅都被推到在地,還拿圖書角的圖書互相投擲,整個教室一遍狼藉,這時上課鈴響了,我出現在教室門口,整個教室頓時鴉雀無聲!我黑著臉走上講臺,用嚴厲的目光巡視了一下整個教室,足足五分鐘不說話,讓學生真真切切感受到我生氣了。半晌才問剛才發生了什么事,弄清楚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我少不了對“犯事”的同學進行一番“教育”,還請幾位同學談談對這件事的看法。這時,我告訴同學們,剛才老師很生氣,并讓同學說說老師生氣的原因,再鼓勵學生描述一下老師生氣時的神態、動作、語言。在此基礎上我再趁熱打鐵,讓同學們以《今天,老師生氣了》為題,把剛才發生的一幕寫下來。學生有了真切體驗,寫起來也自然得心應手了。
三、賞識評價,深化素材,享受成功體驗
采用賞識評價,能為各類不同學生創設成功的快樂。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習作中的閃光點,尊重學生獨特體驗,及時予以表揚、鼓勵,使學生看到自己作文的進步,體驗到寫文章的樂趣,樹立自信心。在作文評價時,只要學生在原有起點上有進步,就應在評語里充分肯定,哪怕是一個詞或一個句子。我在批改習作時,注重使用激勵性的評語,對作文中寫得成功的地方,首先加以肯定,如果作文中出現了問題,就用委婉的方法提出來,讓學生愿意接受并努力改正。例如個別學生開始寫作文無話可說,總是干巴巴的幾句話,我就有針對性的寫出評語:“如果把事情的原因、結果表達清楚,把經過寫具體些,一定會是一篇成功的習作。”或“高年級的學生了,你一定有許多美好的愿望,把你的理想、夢想寫出來,讓大家分享你的快樂吧!”慢慢地,學生的作文具體、生動了,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進步,我就加以高度評價,告訴他:“你的寫作進步真令人刮目相看。”或“看到你寫作上的進步,老師真的高興極了。” 另外,我還從多方位為學生營造氛圍,提供表現的機會和展示的平臺。學生有了展示自己能力的機會,心里就會充滿成功的喜悅。例如:充分利用校刊、班級周報、宣傳長廊開辟作文專欄;班級板報布置中設置作文角;鼓勵學生將比較滿意的習作向“恩平微信公眾平臺”、《廣東第二課堂》、《少先隊員》、《江門日報----——青蘋果樂園》、《恩平風采》投稿;或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征文比賽等。我們在作文教學中運用賞識評價,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在不知不覺中深化了素材讓學生享受成功體驗帶來的樂趣,自然對作文會產生濃厚興趣,從而更好地寫好作文。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體驗是作文的生命。實踐證明,作文教學只要重視學生的內心體驗,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在習作指導中激活親身體驗,經常獲得成功的體驗。充分發揮“體驗學習”的作用,不斷優化作文教學過程,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那么我們作文春天的到來就為期不遠了。
【參考文獻】
[1]《課程改革教師必讀》,.響水縣教育局教研室2013年版。
[2] 馬紅梅《淺談小學作文教學五要點》[J],小學時代(教師版), 2013(02)。
[3] 王富仁《語文教學與文學》,廣東教育出版社。
作者簡介:吳運香,1975年6月出生,女,漢族,小學語文一級教師;
著力于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研究。
工作單位:廣東省恩平市恩城第一小學
聯系方式:電話:15813788008 QQ:971141262
通訊地址:廣東省恩平市恩城街道辦事處第一小學(恩平市恩城沿江西路5號)
郵 編: 529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