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霞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研究教師的發展問題逐步成為各國研究焦點。教師的發展直接決定著教學的效果,教師被認為是課程改革的關鍵。如果我們想充分了解教師在課堂上如何去做,了解隱藏在教師行為背的教師信念是非常有必要的。正確的教師信念能夠極大地幫助教師提高教學效果,同時教師信念被認為是課程改革成功實施地重要保障。在我國目前有關教師信念的研究領域中,結合新課程背景的基礎教育階段,民族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是指,在民族高中教育中,思想政治課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的思想政治課程學習活動。它的外延包括:教學目標的達成、教學內容的落實、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的組織形式和教學評價的實施。本文主要從這幾個方面對民族高中思想政治教師的教學信念展開研究。
一、關于教學目標的信念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中對高中思想政治課程的總目標做了明確的規定:“學習相關的哲學社會科學知識;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與時俱進地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具備即將成人的青年在現代社會中生活應有的自主、自立、自強的能力和態度;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初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個總的目標是比較原則的規定,相對來講有些抽象和模糊、不夠具體。對于思想政治課教學目標的信念,我所訪談的幾位教師給出了以下解釋。
教師A認為:“思想政治課是一門德育和智育并存的學科。教學目標的達成應該充分體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實現,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關注社會、關注國家的政治素養。當然民族高中的思想政治課應該傳達一些國家政策,必須體現民族性,讓學生明白他們是國家黨和民族政策的收益者。同時讓學生學會審視自己的民族文化,做文化的傳承者。”
教師B和C認為:現在的高考題目越來越靈活多變,題型、材料越來越新穎。課堂上應該注重培養學習應對高考的能力,讓學生在以后的高考中能取得好成績,至于什么情感態度價值觀自然而然也就形成了。
二、關于教學內容的信念
1.教學內容要以課標要求為基礎來選擇
訪談的教師普遍認為教學內容要按照課程標準中“內容標準”的要求來確定,同時結合不同年級、文理差異做靈活變通。
大家都認為:“畢竟要參加省里統一的會考和全國的高考,沒有自主排課和考試的資格,所以按照課標要求來選擇教學內容的,要不學生成績可能不理想。但是現在文理分科了,在教學內容上也要有所區別,對于理科就基于會考說明的要求來教學,課本里面的‘綜合探究可以少做或者不做,對于文科的話,要兼顧高考考點,根據高考要求來訓練學生思維。
2.以教材為中心開設專題探究
受訪教師表示,在基于課本知識的前提下,都會結合綜合探究來進行專題分析。教師A認為:以專題探究的形式來作為課堂教學內容的補充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對于高三的學生來說,可以讓學生系統的把握知識,理清教材的邏輯結構,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應對高考的答題分析能力。
教師B:“開設專題研究對教師要求比較高,需要做大量的課前準備,收集大量的素材,并且要對材料的相關知識十分熟悉,才能對學生起到一個很好的引導作用。”
三、關于教學方法的信念
1.大多數教師主張問題引領的探究式教學方法
教師B:“現在課程改革要強調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傳統的講授法禁錮了學生探究問題的欲望。當然,在引導學生探究的過程中,教師要控制好課堂秩序。我上課一般都是通過問題、案例的設置,讓學生談論、發言,我在進行總結、補充,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的。另外,高中思想政治課有一些框題是比較枯燥無味的,采用問題探究的教學方法能帶動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對于整堂課的教學效果來說比較好。”
2.講授法也是很多教師課堂上常用的教學方法
教師A:“現在高三課程比較緊張,我以前也是主張問題探究的方法來教學,現在基本都采用講授法來上課。一個是把握課堂節奏,能夠保證完成當前的教學目標;另一個就是保證學生充分掌握知識點,提高學習成績。”
四、關于教學環境的信念
關于民族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環境問題。我所訪問的政治教師普遍認為目前的思想政治課教學環境不夠理想,教學環境信念比較消極。
多數教師表示,班級學生水平層次不齊,學習氛圍不夠濃厚,影響教學效果。
訪問者認為班級學生水平是影響教學效果的一個主要問題,特別是特長班,還有理科班(會考),很多學生上課講話、看書、睡覺的現象時有發生,整個班級的學風不夠濃厚,教師上課一邊維持紀律,一邊還要完成教學目標,可見其教學效果也不會有多好。
教師C:“說到班風、學風,我每次上課都需要提醒好多遍讓學生不要講話不要睡覺,有一部分學生還是很想認真聽講的,但是受小部分同學的影響,他們聽著聽著就掉隊了,一節課上下來,教學效果不怎樣,但是人就感覺特別疲憊。”
關于教學評價的信念
1.對學生的評價應將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
受訪的幾位教師中,大家都表示,把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才有利于學生規范學生行為,對學生的評價更加客觀、全面。終結性評價就是我們的期末考試,過程性評價包括學生在思想政治課程學習過程中的課堂表現、日常出勤、作業完成情況和日常測驗。我們把過程性評價納入評價體系后,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了好多,作業也比以前完成的好一點。
2.注重肯定性的評價,但適度的批評也必不可少
多數教師都表示:基于現在的班級學風情況,對于一小部分學生的評價除了在課堂上鼓勵他們,平時多關注他們的表現之外,還需要及時給予適度的批評,讓學生反思。
教師的教學信念間接地影響著教師的教學效果。本文從教師教學信念的外延——教學目標的達成、教學內容的落實、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的組織形式和教學評價的實施五個方面來了解中央民大附中高中思想政治教師的教學信念,為以后轉變教師教學信念起到了指引、參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