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英
近年來,隨著教育教學的改革,多媒體教學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和豐富性,在語文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多媒體可以將無聲的語言和有聲的口頭語言及文字、圖片、音頻、動畫、視頻等有機地統一起來,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將教學內容中涉及的事物、現象或過程生動地再現于課堂,并將教學中抽象的內容呈現在學生面前,把學生的各種感官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它使語文課堂“活”起來,從而撥動學生“趣”的心弦,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語文學習,這是傳統教學所無法比擬的。于是,多媒體作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越來越普遍地運用到語文課堂教學之中。
比如以《安塞腰鼓》為例,如果單尊讓學生讀課文,學生很難領會其中蓬勃的氣勢,如果運用多媒體,在上課導入時可以播放安塞腰鼓表演的視頻,那激昂的鼓聲,磅礴的氣勢自然地將學生的情緒調動了起來,將他們的注意力集中了起來;接著在朗讀環節,將安塞腰鼓的圖片配以聲音播放,使學生在聽讀中得到視覺和聽覺雙重享受,從而更快地融入課文之中,更好地理解文本。
初中語文教材中有許多經典文章,都很適宜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讓學生在聲情并茂、情境結合的多媒體提供的環境中學習,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刺激,以激發其學習的興趣,更利于他們正確朗讀,形成語感,增進對文章的理解。
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用多媒體教學,其目的是實現課程安排、教學活動及過程的最優化,提高教學質量,最大限度地發展學生的智力因素,培養非智力因素,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多媒體是推進語文教學現代化一個十分重要的手段,它引進語文課堂,是時代發展的必然,但近年來有些語文課堂多媒體教學卻走向了另一個極端,現在相當一部分老師在應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教學過程過于嘩眾取寵,浮于形式,從而導致課堂教學的程序化、簡單化,按照新課程的要求,語文教學應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通過合作探究式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學生創設一種獨立自主學習的情境,來提高他們學習的能力。但教師在注重發揮多媒體的強大信息功能的同時,卻無意中把教學過程程式化了,固定的程序控制了整個課堂,在一個多媒體課件中教師設定了一個固定的教學內容與順序,體現的是教師上課前已有的教學構思,教師在課堂上做的只是按照這樣的程序去操作、演示、教學。學生則是按部就班地根據設定的問題回答,一旦學生回答不上來,老師只要輕點鼠標答案便一目了然,學生只要扮演記錄員的角色就行了,這樣直接導致的后果是不能為發展水平不同、性格特征不同、興趣愛好不同的學生提供一個參與、創造的空間,使得學生擁有了共性而失去了個性,學生的發散思維、個體的創造力被抑制,甚至被扼殺。
語文學習需要學生對語言文字進行深入細致的體驗和理解,通過抽象的文字進行想象,將個人的生活感受、人生體驗與文本有地結合,把語言文字描述的情景形象地“再造”出來,從而達到身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的效果。然而現在許多運用多媒體課件的語文課,在啟發學生想象力方面,不是讓學生通過多讀、多誦去進行多角度的想象,而是設定了許多的圖片,讓學生根據圖片進行想象,這樣無疑使學生的思維拘泥于多媒體演示的信息,這種看圖說文的方式縮小了他們想象的空間,于是在老師精心的安排下,學生的想象力逐漸被消蝕。例如《春》一課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對文中所展示的五幅圖有直觀的了鋸,于是教師會用多媒體課件呈現出舂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這五幅圖片,然后根據圖片進行提問、討論,如此雖然學生有了直觀的印象,但是這五幅人為展示的圖片未必是學生頭腦中的春天的情景,這些圖片己帶上了繪畫者個人的主觀色彩,學生看到的“春”已不完全是朱自清心中的春了,直接地看圖阻礙了學生對文字的咀嚼、品昧,就想象力而言,這樣的教學擠占了學生想象的空間,浪費了想象的機會,剝奪了想象的樂趣,恐怕學生看文本時已不再是“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了,最多只有幾個“哈姆雷特”。缺少了對文本的誦讀,自然就無法感悟出文字的無窮魅力。
另外,很多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教學中還存在著誤區。一是越俎代庖,語文教學是通過語言文字來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的水平,在教學中,有些老師每講一段,就迫不及待地將相關內容和畫面展示出來,嚴重影響了學生對語言文字的個性化感悟,阻礙了學生獨特的想象。二是亦步亦趨,有些教師設計的課件,從組織教學到課堂講授,每個細節都有匹配的解說與分析,上課時,老師只是點點鼠標,按部就班地完成課堂教學,整堂課被課件牽著鼻子走,教師對學生學習過程的關注少了,學生個性化的理解淡漠了,一切以課件為中心,使學生的思維被框定。三是畫蛇添足,有的教師設計的課件過于“多姿多彩”,畫面背景復雜,動畫和聲音效果過多,這樣一味追新獵奇的做法,讓學生眼花繚亂,不僅沒有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反而沖淡了學生對學習內容的關注,從而影響到教學的實際效果。
因此,多媒體教學如果運用不恰當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教師的教學能力,就會降低教學效果。畢竟語文課始終堅持的是以文本閱讀為主體的教學觀念,注重的是學生個性化的閱讀體驗??梢哉f多媒體就是一種工具,它只是一種教學手段,它是為達到有效的教學效果這一目的而服務的。所以教師在制作課件時,既要進行教學手段的思考,更要進行教育目標性的思考,同時還要注意多媒體課件與主媒體(課本)以及主體(學生)之間的關系,多媒體的使用要適時、適處、適量、適度,力求科學、合理、生動、有效,不可盲目一味地依賴多媒體??傊?,多媒體輔助語文教學最忌“該用而不用,不該用而無目的、無計劃地濫用”,在教學中我們要深入研究,恰當地設計、運用多媒體課件,使之與其他教學手段有機結合,將其更科學、更有效、更自然地運用到語文教學上,從而優化語文課堂,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提高課堂效率,充分發揮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