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衍嵩
2017年中招考試和閱卷工作結束,從2017年中考政治真題中,分析真題內容,研究題目知識考察特點,了解真題涉及知識點,對我們貼近命題人思路、把握命題方向、做好接下來的政治教學有很大幫助。
首先,我們以思想政治第一道主觀題為例,對2017年中考政治真題進行解題分析。主觀題16大題,題目類型為簡答題,分設兩小問,總計分值為6分。首先,題目中引用一段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發表的重要講話作為材料。第一小題,問及這段習總書記講話中體現的知識點,屬于材料分析題,考驗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和課本知識的遷移能力。從題干所給材料和設問,我們可以找出幾個關鍵詞:“全國文明家庭”、“家庭教育”、“言傳身教”、“教知識”、“育品德”。可以看出,出題者希望學生運用初中階段思想政治課程所學知識,理解國家領導人重要講話的內涵,對學生關于課本知識的理解和內化做了考察。對材料進行分析后,我們要結合材料關鍵詞和出題者意圖想出要作答的政治課本中的知識點,要注意運用政治術語,即書本術語和時政術語進行作答,注意觀點簡明和術語到位。在作答時,引用材料要扣住題目中的關鍵詞,把握得分點,引用能表達自己觀點、達到題目要求的主要材料進行作答。
第二小題,命題者在題干材料內容的設置上,以習總書記關于家風的論述和程氏家族家訓作為材料。在設問上,問及傳承家風家訓對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的影響,屬于意義類的論述題,考查學生通過分析材料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分析材料中的關鍵詞,有“家風”“家訓”“社會風氣”“尊長”“崇禮”“孝敬父母”“友愛”“和睦相處”“節儉”。可以看出,出題者希望學生將在初中課堂上學習的知識,應用到解決當下社會實際問題中來,對學生應用課本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做了考察。貼近時政熱點文明和諧社會的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和發展。對材料進行分析后,我們要從學過的政治知識中找出契合的知識點,理論聯系實際進行作答。要注意貼近關鍵詞,從多個角度回答問題,注意術語的準確表示和詳略問題,注意結合材料回答問題,做好理論聯系實際。做好卷面內在內容的完善之外,考生要格外注意卷面的清晰和整潔,將自己所選擇的知識點分點或分段作答,以序號表明,做到格式的規范和美觀。
接下來,我們對中考政治主觀題第19題進行解析。19題的題目類型為探究實踐題,分設3小問,所占分值總計為12分。首先,題目以民眾熱議的話題——《人民的名義》播出,引出這部電視劇廣受好評的原因。設問中,問及材料內容對我們今后創作優秀文化作品的啟示,屬于啟示類的論述題。我們分析材料的關鍵詞,得出:“反腐敗”、“人民訴求”、“向善向美”、“邪不壓正”。可以看出,出題者希望學生留心身邊事,善于運用所學知識探究優秀文化作品反映的內涵。題目貼近當下我國大力度進行的反腐敗重點整治工作。在回答“怎么做”的題目時,要求學生做好“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三方面的工作,從這三個方面進行思考和組織答案,做好理論聯系實際。要充分理解分析材料,從材料所給的優秀文化作品《人民的名義》這個個別案例的成功經驗,結合課本內容中文化和文化作品相關知識,由個性發現引申到共性的規律。從我國文化市場現狀、《人民的名義》這部優秀文化作品的熱播帶來的啟發以及今后創作優秀文化作品的方向入手進行作答。注意答題格式,分層闡述。注意分析問題時緊扣材料中的關鍵詞語和重點數據,多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小題,在題干材料的設置上,由官場腐敗問題引申到中小學生校園中腐敗現象的萌芽問題,以一個具體的事例作為材料。設問中,讓學生對自己身邊的腐敗現象給出忠告,屬于論述類題型。題干及設問明確指向中小學生身邊的腐敗問題,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容易讓學生產生共鳴。需要注意在情境中引用政治術語進行作答,注意術語表述的準確性。第三小題,在設問中讓學生補充崇尚廉政主題班會的兩個環節,屬于實際應用類題型。題目答案相對活躍,在設計環節時,要注意條理性和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