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創造性思維是在一般思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與思維的品質、個性心理、人格特性相聯系。本文從創造性思維的基本涵義、特性和影響創造性思維活動的心理因素歸納分析入手,論述了創造性思維的基本品質、心理品質、人格特性和思維能力的培養方法.思維是大腦對外界事物的間接、概括的反應,創造性思維是最高層次的思維活動,而數學創造性思維是創造性思維在數學中的具體體現,是數學思維活動中最積極、最有效、也最有價值的一種思維形式.
關鍵詞:數學;創造思維;思維培養;思維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5
1 一、前言
創造性思維是人類的高級心理活動!創造性思維能力是政治家,教育家,科學家等多種出類撥萃的人才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以探索素質教育的途徑和方法為出發點,分析創造性思維的特點和影響創造性思維活動的心理因素,探索培養創造性思維的途徑和思路,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就數學創造性思維的本質屬性而言,它不能算作一種單一的思維形式,而由多種思維形式有機結合在一起的綜合體.在數學創造性思維中,總是表現為既有邏輯思維,也有非邏輯思維;既有抽象思維,也有形象思維;既有發散思維,也有收斂思維等等.數學創造性思維從屬于創造性思維,它既是邏輯思維與非邏輯思維的綜合,又是數學中發散思維與收斂思維的辨證統一.它是創造性思維于數學中的體現
2 二、創造性思維的特性
創造性思維的特性是從創造實踐過程中總結出來的,主要包括:
1)1.思維過程的主動性
創造性思維是積極主動探究事物的過程,對事物的興趣、對工作的熱愛、對事業的迷戀是創造性思維的前提.正是這種前提的存在,驅使思維主動探究事物的性質,發現其奧秘.在這個過程中,有明確的指向性作為原動力.
2)2.發散性
創造性思維既需要發散思維,又需要集中思維,但更主要表現為發散思維.創造性思維的突出特點在于創造,超越固定常態的“模式”突破傳統的,習慣的影響,把思維向三維空間擴散,多角度思考問題.
3).創造想象的參與性
創造想象是不依賴現成的描述而在頭腦中獨立創造新形象的過程,創造想象提供的是經過加工、改造了的新的形象,并使創造性思維具體化.
4).突然性
即創造性思維具有靈感狀態,在創造性思維中,新形象、新觀點往往突然出現,這就是靈感狀態,在這一狀態下,人的意識清晰敏捷、思維積極活躍、注意力集中、情感體驗強烈深刻.
5).預見性
即能科學地預見事物發展的方向,創造性地想象,有充分的科學依據,出現在未來的、反映事物基本特性和發展方向的新形象,新假設.
3 三、中小學創造性思維及其培養
3.1 1.中小學創造性思維
創造性思維就是“創新過程中的思維活動”即只要思維的結果具有創新性質,則它的思維就是創造性思維.創造性思維一般可分成高、中、低三個層次.高層次的創造性思維可以出現大發現,起到劃時代的作用,如居里夫人發現鐳的過程;中層次是對原有知識加工改組,結果出現了有社會價值的創造性產物;低層次則指創造性思維的結果是本人前所未有的,但是社會上或他人是已有的.
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多半屬于第三層次.正如現代著名學習心理學家布魯納所說的“發現不限于那種尋求人類尚未知曉的事物的行為,正確地說,發現包括用自己的頭腦親自獲得知識的一切形式”.馬格麗特·米德也認為:“兒童通過本人能重新發現一個原理,即使他的發現對人類文化傳統的貢獻等于‘零也是相當有價值的.”因為其間兒童親歷了與科學家們同樣的創造性思維活動過程.
3.22.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
前蘇聯科學家卡皮查認為,數學課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最合適的學科之一.數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嚴密的邏輯性和廣泛的應用性,蘊含著無窮的創造因素.荷蘭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曾說:“學習數學的唯一正確方法是實行‘再創造,也就是由學生本人把要學的東西自己去發現或創造出來,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和幫助學生去進行這種再創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現成的知識灌輸給學生.”
那么,如何在中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呢?
1)(1)激發求知欲,讓學生成為一個“樂之者”
創造性思維過程大體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即準備階段、醞釀階段、頓悟階段、檢驗階段,關鍵在頓悟階段,而產生頓悟要有它的心理環境.如對數學知識有主動獲取的追求,對數學學科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對數學問題有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等.蘇霍姆林斯基曾深刻指出:“教學的全過程,學生的一切活動都與發展他們的智能,首先是發展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聯系在一起的,而這一工作成就的首要條件是引人入勝的學習.”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發揮精湛的課堂教學藝術,充分發揚教學民主,“解放小孩子的頭腦,解放小孩子的雙手,解放小孩子的嘴,解放小孩子的空間,解放兒童的時間”想方設法“燃起
(2)夯牢基礎,讓學生有一個堅實的“智力底子”
創造性思維并非是臆想,而是一種建立在一定的知識與技能基礎上的高級思維活動過程,是人的智力的高級表現.也就是說,創造性思維是以學生扎實、豐富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等為基礎的.所謂“智力底子”就是指學生必須具備的足夠的被充分理解了的知識量以及與之相匹配的相關信息量.教學實踐表明,學生只有對所學的數學知識有了較為深刻的理解,才可能發現知識間隱含著的內在聯系,進而受到啟迪,觸發聯想,產生遷移和聯結,實現認識上的新飛躍.也只有這樣,才能從知識間的相互聯系中窺見“裂縫”發現問題,并以新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尋求新的解決途徑.法國科學家巴斯德說過:“偶然的機會對素有準備的人有利.”也說明了扎實的基礎知識與技能等同創造性思維的“頓悟”間的必然聯系.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牢固確立“生本”理念,狠抓“四基”和“四能”教學與訓練,運用啟發式,以學定教,精講、巧練、活用,使學生擁有堅實的“智力底子”以便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獲得頓悟,結出思維的奇花異果來.
作者:張其
單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一0二團學校
通訊地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一0二團
聯系電話:15292599435
郵編:831111
電子郵箱:18091887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