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當下的課程改革浪潮中,教學能手成為很多教師成長的目標,怎樣成長為教學能手?要成長為“教學能手”應該具備哪些基本能力和綜合素質?文中從教育理論與素質要求以及成長途徑:理論先進、創意教學、滲透生活、發現優點等方面從教書與育人兩個方面給出答案。
[關鍵詞] 教學能手;素質與要求;成長途徑
顧名思義,“教學能手”就是教育教學的行家里手,相對于普通教師而言,“教學能手”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具有較強的研究能力、較高的教學水平和相當豐富、先進的教育思想。盡快成長為“教學能手”,相信是任何一名立足于教育沃土、有志于教育事業的普通教師所努力的方向和想要達到的目標。要成長為“教學能手”應該具備哪些基本能力和綜合素質?
作者信息:宋紹美,1974.12,女,山東泰安,泰安泰山實驗中學,中教,大學,sdtassm6@126.com,15653802176,山東泰安市東岳大街146號,2017.9。
一、教學能手具備的素質和要求
(一)愿教樂學
在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學能手往往是大家教學業務學習的對象,在業務交流活動中具有標桿作用。因此,一名優秀的教學能手,理應對教育教學工作懷有較高的熱情,是愿教樂學的能手。具體來說,就是在面對教育教學活動時,態度積極,熱情主動,情緒飽滿高漲,參與意識強,主觀能動性強,對教育教學工作中產生或可能發生的問題,認識到位,反應快捷,處理得當,實效性強;在面對教育對象(學生)時,不論優生還是后進生,都能做到態度誠懇,樂于溝通,善于突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善于引導、啟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積極探究學習;同時,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故步自封,不抱殘守缺,不一套教案教終生,而是樂于學習、善于學習,面對新問題、新方法,能夠積極面對、主動學習,并努力將日常所學到的新知識、新方法、新理論、新思想等付諸于教育教學實踐,以更好的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取得最佳教育教學成效。
(二)會教善思
人因思想而偉大。在唯物主義哲學論里,通常會提到:物質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具體到教師來說,業務知識是“第一性的”,也就是基礎,而科學先進的教育教學方法和教育思想則是“第二性的”,是成為教學能手的關鍵和前提。
只有個性才能造就個性,只有思想方能點燃思想。一個人沒有思想,就無異于行尸走肉;一名教師沒有思想,就形同于現代工業生產流水線上“機床模具”。有思想的教師,會以生氣喚醒生氣,以激情感動激情,以理想鼓舞理想,以生命點燃生命;有思想的教師才會教出有思想的學生;有思想的教師以自身豐富的內涵與睿智的思考給學生以終身的影響,才能使學生真正體驗到生命的快樂。
例如,在對待所謂的“后進生”和“問題學生”市,注重保護他們的自尊心,激發學習自信心和積極性、能動性,課上想方設法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盡最大努力使其保持足夠的課堂注意力;課下,則和他們多談心,共同找尋感興趣的話題和活動,挖掘他們身上的“亮點”,放大“閃光點”,讓其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注和關心,并持之以恒地堅持、循序漸進地引導,提高。
思想是人的靈魂,一個教師更是不能沒有思想。因為,教師所擔負絕不僅僅是傳道授業的職責,更有教書育人、啟迪智慧、溝通思想、塑造人格、培育大寫的“人”的神圣使命。
(三)理念先進
先進的教育理念是一名優秀教師的靈魂,它滲透到教師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節和細節,有什么樣的教育教學理念,就有什么樣的教學行為和教學活動,也就會產生什么樣教學成果和教育實效。理念不到位,教學行為必然會差之毫厘謬以千里,甚至會誤人子弟,誤人前程。
在教學之余,主動讀些現代教育理論來充實自己的頭腦,使自己不至于理念落伍,思想“out”。特別是近年來時逢課程改革持續深化之際,注重吸取教研教改前沿信息,力爭用先進的教學理念武裝、充實自己;在教學中,注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大膽實踐素質教育理論,努力在執教中教好書、育好人;平時,主動虛心向各位“教學能手”請教,學習他們備課上課的認真態度,對教材知識的把握和重構,對課堂教學的駕馭能力,等等,對自己的提高與進步,帶來極大幫助。
(四)開拓創新
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綱要》要求,創新教育是現代素質教育的本質和靈魂。培養創新意識和創造才能是時代賦予我們教師的神圣使命。
然而,現實卻不容樂觀。2004年,有四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應邀到北京演講,開展學術交流活動。每場演講結束后,他們都會留出十分鐘的時間,請大家提出各種問題。但他們感到十分意外和難以理解的是,全場一千多人鴉雀無聲,竟然沒有一個人提出問題。這使幾位演講者發出了一一個共同的感嘆:“難道我們的理論就如此完美無缺了嗎?難道連一個問題都提不出來了嗎?如果一點問題都沒有,那怎么可能有完善和創新呢?太不可思議了!”沒有思想和創新是多么可怕,而缺乏質疑精神和創新意識的教育無疑是“死水一潭”,了無生機,毫無希望。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如果自主創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術引進就永遠難以擺脫技術落后的局面;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于世界先進民族之林。”同樣的,一個自身不具有創新意識的教師是不可能培養出具有創新意識的學生。我們要想使自己成為“教學能手”,就必須努力敢于自我否定,強化創新意識,增強創造能力,更要孜孜不倦的致力于踏實培養學生們的創新才能。一旦學生的創新意識增強了,創新才能提高了,那么教學目標也就水到渠成般的實現了。
正是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一個沒有進取精神和創新意識的教學能手是不能稱之為真正的“能手”,充其量是一個教書的“能工巧匠”;這樣的能手,也永遠不會培養出真正無愧于時代呼喚與要求的“大師”與“巨擘”的。
因此,成為一名教學能手,不僅要具有為完備的業務知識和教學能力,還要具有高尚的教育倫理精神與職業道德品質。
那么,作為一名普通教師,如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成長為“教學能手”?
二、教學能手的成長途徑
(一)勤于鉆研教育教學理論
理論是筋骨。人無筋骨不立,事無筋骨難成。一般而言,在教了五、六年后,新教師都有了較為豐富的教學經驗,已經成長為學校的骨干教師。可以說,經驗已經有了,但是經驗不等于成長。好比我們看到的珊瑚,著實很美,數量也很多,然而我們都知道,真正有生命力的只有最頂端的一段,而我們看到的大部分都只是沒有生命的珊瑚蟲的尸骨。看似數量很多,卻沒有生命。因此,經驗需要理論浸染和提純。沒有理論的提煉和升華,就會像珊瑚一樣,沒有生命力,只能隨之死亡。只有理論知識的指引和不斷規范,教學經驗才能不斷傳承,才能真正散發出無比的生命力。
理論是行動的先導。只有不斷的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才能時常更新教育理念,才能檢驗教學中是否有漏洞,才能使教學行為具有永恒的支撐,使教法具有科學的依據。
(二)創新創意教學
“全民創業,萬眾創新”是時代的呼喚和世界發展潮流。新形勢下,作為教師,一方面我們應該重視培養自身的創新意識,主動、自覺地摒棄應試教育觀念,樹立創造教育思想,明確創新教育目標,優化利于學生創造的教學方法,研究吸收現代教育理論,將創新才能的培養落實到教學過程和教學實踐活動的每一個環節。另一方面,我們更應該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才能。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我們應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思維,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生分析、比較、綜合、判斷、推理、想象、質疑、概括、歸納、實踐、協作等多種能力,尊重并保護學生的獨立人格、探索精神和獨創意識,并盡力促使學生養成持之以恒的終身學習習慣。
日常教學中,備課上課,開動腦筋,鉆研業務,虛心向同行請教的基礎上,創新課堂教學模式,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努力營造輕松、活潑、上進的學習氛圍,用學生樂于接受的方法來教學;探究新的課堂評價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學習的精神。
(三)教書育人滲透生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生活、工作、學習倘使都能自動,則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
自動是自覺的行動,而不是自發的行動。所以我們特別注意自動力之培養,使它關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學習之中。自覺的行動,需要適當的培養而后可以實現。教育融與生活,生活與學習融為一體,學生的自覺性與行動力提升,最終變為自覺的行動。
如在班級元旦晚會開不開的問題上,很多老師和學生都有顧慮,擔心會有心浮氣躁,難以收心的現象。可是筆者認為,這是教育與生活相結合的好時機,每年的元旦我們都是在籌備、參與、歡笑中度過的。在組織籌備,選主持人,動員參演,排練節目,晚會開展過程中孩子們得到了鍛煉。學生自行組織、自導自演、自行布設舞臺、道具,主動邀請任課老師和部分家長參加晚會,看到了他們的成長。晚會過后,短暫的歡悅之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加高漲,通過玩學結合,以玩樂促學習,將活動與教育結合,使教育與生活結合,變被動為主動,使學生自覺行動,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教育目的與效果。
(四)發現優點因材施教
每個班都有一些紀律性差,而又屢教不改同學,這是他們的缺點,對于這樣的孩子怎么辦?這些孩子好動是他們的特點,也是他們的優點,針對這些,相應采取措施。比如在他們玩得滿頭大汗的時候,請他們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休息,當然會對他說“可以預習下節課要上的內容”、“寫一寫生字”;有些喜歡打鬧的孩子,請他們幫忙做事,比如整理本子,收發本子,抹抹桌子……換個方式讓他手不閑著,最后也不忘夸一句“你的手真巧,能幫老師做事。”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孩子體會到有所作為的快樂,從而進行文明的課間活動。例如班里一位男同學,以前他總是下課就去招惹別人,不論男女同學,他都會動手動腳去招惹,嘴里不干不凈去招呼,幾乎每天都有學生來告他的狀,經再三考慮,,在征得家長同意后,讓他負責班級的擦黑板工作,每天下課后就擦黑板,自己做好記錄每天的行為,保持一周不招惹同學,就獎勵他一張砥礪攀登卡,慢慢地他就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和錯誤,體會到了老師的良苦用心,逐漸有所改變。
常言道:教學相長。教書與育人,互為一體。教師成長,不僅具有完備的業務知識和教學能力,還要具有高尚的教育倫理精神與職業道德品質,具有系統的富有個性化特色的教育教學思想,相應的教育教學業績也較為突出、教育科研成果豐碩,能得到較為廣泛的認可和頗為普遍的贊譽,這,才是一個教學能手的終極目標。
(作者信息:宋紹美,1974.12,女,山東泰安,泰安泰山實驗中學,中教,大學,sdtassm6@126.com,15653802176,山東泰安市東岳大街146號,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