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文化是指班級成員在班主任指導下,在朝著班級目標邁進的過程中所創造的所有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它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力量,蘊藏著巨大的教育契機。班級文化不僅能為學生的素質發展創建良好的氛圍,還能為形成一個勤奮向上布滿活力的班集體起到橋梁紐帶作用。加強班級文化建設,努力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班級文化,已成為我們提高班級治理水平和促進學生發展的一個重要舉措,也是進而優化學校教育的有效途徑。
1.一、班級制度文化建設
班級規章制度是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規章制度的好壞,是否科學、合理,是衡量班級文化建設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標志。學生在學校受教育,目的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增強適應社會的能力,而良好習慣的養成沒有制度的約束,是難以實現的。為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我結合校規校紀,發揚民主,與全班同學共同商討,制訂了一套適合本班學情的班級規章制度。如崗位責任制度、值日監督制度、勞動衛生制度、作息制度、獎懲制度以及班級公約、學習公約等。由于制度的完善,培養了學生嚴格的組織性、紀律性以及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使得整個班級活動能有條不紊的開展。
2.二、班級教室文化建設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美--是道德純潔、精神豐富和體魄健全的強大的源。美育的最重要的任務是:教給兒童通過周圍世界的美、人的關系的美而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誠摯,并在此基礎上確立自己的美的品質。”實施班級文化建設的過程,實際也是一個教育的過程,是一個創造新的文化和文明素養的過程。因此,在班級環境文化建設上,要組織學生精心設計和布置,使教室的每一塊墻壁、每一個角落都具有教育內容,富有教育作用。目的是營造一種規范的環境,讓每一塊墻壁都說話,成為隱性課堂,成為學生獲取新知、陶冶情操、表現創造力、體現個性化的舞臺,從而體現一個班級教育和教學的主旨。
在班級的文化布置中,讓學生真正成為班級的小主人,為班級的環境美化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布置中,讓孩子們充分展開自己的想象,鼓勵每一個孩子說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教室環境,或者提出建議,讓每一個孩子都發表自己的見解。設計出來自己心中的班級如:設計出充滿書香氣息的圖書角,催人奮進的班級目標美觀整潔的學習園地,整潔干凈的教室衛生,以及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文明有禮的學生言行,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這一切使學生心靈得到凈化,情操得到陶冶,品位得到提升。因此加強班級文化建設,努力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班級文化,應該成為班主任提高班級管理水平和促進學生發展的一個重要舉措。
3.三、班級活動文化建設
塑造班級精神,打造班級特色,需要通過活動來培養。班級只有經常性地開展富有班級特色的活動,班級制度才能夠得到執行,團隊精神建設、班風、學風建設才能夠深化,班級的凝聚力、團隊的戰斗力和個性的活力才能夠形成。
可從以下方面開展富有特色的班級活動。
首先一是解放思想,將活動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有自主活動和自由發揮的空間,以開展富有創造性的活動。可讓學生自主設計活動方案,自行組織、自主參與,自主評價,如有的班在中隊長的主持下開展生動有趣的辯論大賽、上網的利與弊、小學生使用手機的利與弊。臺上正反方針鋒相對進行辯論,臺下學生不時穿插發表一些自己的看法,支持自己的辯手。通過這樣的自主活動,明辨了是非,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二是開展特色主題班會。根據本班的特色文化建設主題,聯系學生實際,挖掘教育資源,把握班級輿論目標,有針對性地開展提升班級特色文化的活動。如“我的班級我建設,夸夸咱們班,名言激勵我成長,尋找身邊的真善美”等主題班會活動,通過特色主題班會,促進班級特色文化的形成。
三是開展有益有趣、形式多樣、內容健康的文化活動。如課本劇表演,小品表演,學習競賽,每周一星,最佳小組評選,小巧手比賽,手拉手互幫互助活動。還可以結合學科教學開展各項學科活動“趣味數學競賽”、“感受書籍,享受閱讀”、“小牛犢闖關顯神通”、“釀蜜與學習”等,既讓學生盡情表現,又能玩中學、學中玩,在活動中增長知識提高能力,培養興趣,增強自信心,豐富學習生活。
第四是延伸班集體活動的空間,把班級活動向校外延伸,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外活動,如班級成立雛鷹假日小隊,請家長作指導幫助,組織開展春秋游活動、野炊活動、美食活動,到敬老院、小區為民服務活動,參觀訪問活動,調查實踐活動,興趣小組活動,讀書活動,幫扶互助結隊活動等,讓學生廣泛接觸生活、參與社會實踐,豐富社會閱歷,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5.班級精神文化建設
班級精神文化具有移情、承載和凝聚的功能,是所有師生共同創造的一種精神財富,體現著師生共同認同與維護的理念、情感、價值取向,是規范學生行為、熏陶學生人格、陶冶學生情操的重要手段。建設班級文化,打造班級特色,首先應當塑造概括力強、震撼力強、號召力強的核心精神,使全體學生有明確的奮斗目標。作為班主任要結合本班實際,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欲望,發掘學生的潛能,組織全體學生對班級文化建設,精神的打造,進行宣傳討論,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在班主任的引導下取得共識,確定出班集體的共同目標,圍繞班級目標,每個小組可制定小組目標,每個人也可制定出個人奮斗目標。其次是擬定班訓。班訓是為激勵全班學生勤奮學習、刻苦自勵,形成積極健康的班風而以簡短的詞句擬就的標語,它的特點是主題鮮明突出、簡潔明快、富有教導和勸誡意義。好的班訓就是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結合。如“讀書樂,樂讀書”這一班訓,匠心獨具,富有創意,給人以回味美感。第三是提出班級口號。口號是一個班級工作的基點,是班級目標的濃縮,是一種激發班級同學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提得好的一句口號就是班集體的一面旗幟,他指引著班集體團結友愛,精神振奮,身心愉悅,由此煥發出無窮的力量和生機。如有的班級提出了“不求最好,但求更好”的口號,班級所開展的一切活動都圍繞這句口號設計,增強了班集體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總之,班級特色文化建設具有一種無形的教育力量。它是學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影響源之一,在很大程序上影響和決定著學生素質的發展。“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主旋律,新課程的終極目標就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而構建班級特色文化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的張揚,有利于整個學校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有利于提升學校形象,豐富學校內涵,凸顯學校特色。因此,班級特色文化建設日益成為當今教育管理科學中的研究課題,也成為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點。
廣西容縣容州鎮第二小學 黃梅華 1351755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