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萍
《幼兒園工作規程》指出::“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游戲是兒童最喜歡的活動,它集趣味性、虛構性、創造性和社會性于一體,這些屬性與兒童的好奇、好玩、好動的年齡特征完全契合。經過嘗試后我認為,以游戲促進科學活動的開展更有利于提高教學活動質量和效果。
一、科學活動的游戲種類
幼兒園科學活動是引導幼兒學習與周圍常見事物有關的淺顯科學知識的同時,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逐步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嘗試科學探究活動,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形成大膽想象、敢于創新的科學態度。幼兒園的科學游戲一般可以分為觀察類游戲、實驗類游戲、技能訓練類游戲等幾個方面。
(一)觀察類游戲
例如:觀察蝸牛。
游戲目的:觀察蝸牛的腹足及其運動狀態、行動的本領和速度。
游戲方法:觀察蝸牛爬行的姿態,感覺腹足的柔軟,腹部分泌物的濕潤黏稠,觀察蝸牛爬行的姿態等等。
(二)實驗類游戲
例如:踩影子
游戲目的:發現影子產生的原因,培養觀察和分析能力。
游戲方法:教師帶幼兒在操場上,互相踩影子,要求雙腳同時踩到。
游戲引出的問題:有時影子是長長的,很容易被踩到,有時影子只有一點點,剛好踩在自己的腳下,所以很難踩。這是為什么呢?隨后,開展一系列探究“影子”的活動,讓幼兒通過探索了解影子的一些特征:1.影子從哪里來?2.影子是什么樣子的?3.影子有顏色嗎?4.會變的影子。
(三)技能訓練類游戲
幼兒園階段的技能訓練,有助于提高幼兒實驗操作、工具使用以及動手制作的能力。同時要使幼兒認識到科學現象并不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它就在我們的生活周圍,無時無處不在。如《紙條彈簧》、《我的小電影》、《誰的小傘飛得高》、《怎樣讓筆站起來》等,正是將來自幼兒生活中的內容納入到科技活動中,以引導幼兒進行科學探索。
二、開展科學活動游戲的幾個要素
(一)選取適宜的游戲材料
適宜的材料應便于幼兒操作。如:大小適宜,以便于幼兒抓握、擺放;透明度好,可便于幼兒觀察;無毒無害,利于幼兒身體健康等,保證幼兒探索、感知的順利進行。
適宜的材料能保證在實驗過程中產生的現象明顯,利于幼兒感知并獲得相關的經驗。如:科技活動《小笨豬照鏡子》中,為幼兒提供實驗用的小勺應為新的光澤度好的不銹鋼小勺,使幼兒在實驗過程中能夠很清晰地觀察到小勺中映出的頭像,從而激發他們反復操作的愿望和興趣,以獲得相關的經驗,并逐步完成對凸面、凹面鏡成像特點的感知。另外游戲中許多材料可讓幼兒從家中帶來的。例如:在進行“水的三態”活動時,各種形狀的冰塊由幼兒在家里制作完成。孩子們在家長的幫助下,利用自己家的模具、凍盒、冰淇淋盒、或舊玩具等,加入水放到冰箱里,制成各種各樣的冰塊帶到幼兒園。
(二)重視游戲活動過程中操作方法的指導
幼兒是在與實驗材料的交互作用中,熟悉操作材料的性質和使用方法,并學會了一些操作技能。在一次《杯中的紙濕了沒有?》的科技活動中,我預先是希望孩子們在親手操作下,得出怎樣才能讓杯中的紙不弄濕的做法。結果那些平時調皮搗蛋的孩子在活動中的表現比其他孩子更敢于動手、試驗,更期待去發現結果。此外,制作“小小發射機”、“磁性開關”、“電風扇”等都需要幼兒剪貼、折粘、組合、拼接作品,多種方法結合極大地提高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在科學活動中占有重要地位。
幼兒在動手操作過程中,教師還應提出一些要求,強調一定要認真觀察和思考自己的實驗結果,不要受他人的影響和干擾,實驗后要如實記錄等。
(三)注重游戲活動過程中科學思維的訓練
在科學游戲前、游戲過程中,鼓勵幼兒大膽預測操作結果,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去判斷、推理,然后讓幼兒動手去操作以驗證預測的結果,最后加以分析和歸納。例如,在摩擦起電,吸附輕小物體的實驗中,我給孩子們提供的也只有幾種摩擦材料。孩子們在實驗過程中似乎“玩”得不夠盡興,于是,他們便提出:“老師,是不是所有的東西都可以摩擦,吸住小紙片呢?,我說:“那你們可以試一試!”接著,孩子們便如火如荼地行動起來。只要能夠拿得起來的東西,他們全用上了,像女孩頭上的發卡、手術專用手套,等等。結果還發現不少東西的摩擦效果比我事先提供的材料好得多。
三、在組織幼兒進行科學游戲時應注意的問題
(一)以培養幼兒的科學素養為核心
在教學過程中,游戲活動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但不論以何種形式開展活動,必須是為培養幼兒的科學素養為目的。例如“給樹葉找媽媽”的活動,讓幼兒說說自己采集到的樹葉是什么樣子的,然后讓幼兒拿著采集的樹葉到戶外去找“樹媽媽”。只是一種活動的形式,教師善于把教學的內容轉換成適合幼兒參與的游戲活動,使他們在學學、玩玩、做做、練練的過程中,學習科學知識,發現和掌握科學方法。
(二)科學游戲的設計要注意不同年齡幼兒的特點
隨著年齡段的變化,各年級幼兒對游戲的興趣和要求也在變化:。
1. 一是對內容要求的變化。例如,采集各種植物的葉子做拼葉畫的游戲,小班只要能拼出簡單的圖形,如小魚、小車、小烏龜就行了。而中大班則要求拼得像,拼得多,能組成一幅內容豐富的畫,要他們注意色彩的搭配等。等。 二是
2. 對游戲組織要求的變化。由于各年級游戲內容的要求不同,在組織的要求上,也應有相應的變化。一般說小班幼兒年齡小,操作能力較弱,在進行游戲之前,除教師要把進行游戲的要求向幼兒講述清楚以外,還應該進行適當的示范練習,以強化幼兒對游戲操作過程的印象。
(三)游戲的組織管理與安全保證
幼兒對于游戲活動是非常愿意的,但往往會興奮有余,控制不足。為了組織好游戲教學,一定要把游戲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估計、處理在先,做到有條不紊地進行。在室內組織游戲,孩子是好動的,游戲時可能會與其他幼兒發生碰撞,教室課桌椅較多,有可能會出現安全問題。為了使游戲順利進行,教師要格外注意幼兒的安全。
實踐證明,科學游戲深受幼兒的喜愛,我們進行科學游戲的目的,并不是為了讓幼兒掌握深奧的科學道理和科學術語,而是激發他們強烈的好奇心,以游戲促進科學活動的開展,讓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操作活動中,進行有益的科學探索,大膽嘗試,發現科學現象,增強探索欲望,從而培養他們從小崇尚科學、愛科學、學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