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柳
摘要:英語翻譯可以看成是跨文化信息傳播活動的載體。在旅游英語的翻譯中,跨文化意識的運用,可以使國外游客更加輕松地了解景點所蘊含的信息,減少文化沖突和誤解,激發他們對景點的興趣。
關鍵詞:跨文化意識;張家界;旅游景點;英語翻譯
隨著國際交流的增加和我國旅游業的迅速發展,我國景點以其獨特的內涵和文化特色吸引了大量的外籍游客。旅游英語不僅僅是為了滿足他們聽得懂、看得懂的需求,更是能展現本土文化特色,盡可能避免誤解,消除他們對景點的陌生感。
語言是實現有效溝通和交流的方式,而翻譯則是構建起跨文化交流的橋梁。在向外籍游客介紹張家界旅游景點的時候,要基于外籍游客的文化背景、思維方式和語言習慣進行翻譯,盡量做到介紹清楚、翻譯準確、解說到位。
一、不同語言表達習慣對景點英譯的影響
中國的語言不僅僅是一種交流的工具,更是一門藝術。很多資料對自然風光和景點的描述,通常會用到一系列華麗的辭藻,著重把握其意境和美感。然而,在翻譯轉換過程中,卻需要著重將句子的主要概念和核心內涵明確地傳遞出來。例如,對天子山的描述:“鬼斧神工旳仙人橋、栩栩如生的天子峰、直插云霄的御筆峰、獨立天外的將軍巖、形態逼真的仙女散花,可謂數勝數,惟妙惟肖,給人以視覺的盛宴和無限的想象”。在中文的景點描述中,通常會習慣用很多形容詞、四字成語,因而加大了英文轉化的難度。于是在翻譯時可保留核心內容,適當簡化那些相對復雜的辭藻:Magnificent huge stones, such as Xian Ren Bridge (Taoist Immortal Bridge), the Emperor Peak, the Imperial Brush Peak, the General Rock, and Fairy Sending Flowers, which are famous for their lifelike and vivid shapes, arouse our endless imagination. They are uncanny workmanship of nature and their enchanting beauty is a visual feast. 又例如,天門山的”云夢仙頂” 如果被翻譯成"Yun Meng Xian Ding",或者"Yun Meng Mountaintop",很可能會讓人費解,而"Dreamlike Mountaintop"或者“Mist-shrouded Mountaintop”會相對更容易被外國朋友理解。此外,很多的景點描述往往采取了特別的文字歷練,比如四字短語、聲韻和諧等鮮明的特點。例如,天子山:“千峰競秀、萬壑奔流、古樹茂密、珍禽棲息”,翻譯時可著重將“山峰、溝壑、水流、古樹、鳥禽”這幾個核心的概念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去傳遞給外籍游客。
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維習慣對景點英譯的影響
思維有一定的共性,但是也由于文化體系不同而產生語言表達習慣相異。所以,在進行英語轉換的時候要用英語國家的文化和思維方式去表達。比如說,很多游客來張家界都會聽到《馬桑樹兒搭燈臺》這首張家界桑植民歌或者欣賞到它的歌舞表演,它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桑植民歌中的代表性曲目。在那個戰爭年代,歌曲創作者的妻子以及成千上萬的桑植英雄兒女,用他們的一生詮釋著這首歌的內涵。在現在旅游接待和文化交流中,這首歌也廣為傳唱。在介紹這首歌的創作歷史背景時,或者講述張家界景點背后所涉及的中國特定時期的人文歷史時,通常會用到:“群眾”這一詞。對于它的譯法,根據所學的詞匯,很多人通常反應是“masses”。但這個詞在英語文化背景中通常含有貶義,指“底層大眾”。實際上我們說群眾是指“人民”,所以“群眾”的譯法用“people”或“public”會更貼切。因此,“團結動員群眾”可用“uniting and mobilizing the people”來表達。
三、避免文化差異造成誤解
文化差異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語言差異,因此,跨文化交際的而過程中,要遵循交流原則,避免產生誤解。例如,在張家界天子山賀龍公園屹立著賀龍元帥銅像,在進行講解和翻譯時會提到賀龍元帥的抗戰事跡。以前,中國的“抗日戰爭”經常會被翻譯為:Anti-Japanese War或者Anti-Japan War,而這些表達是站在中國抵抗外侮的角度而進行的命名,帶有一定的感情色彩。 在新世紀與和平年代,這樣表達可能會讓很多不明白這段中國歷史的外國朋友誤解,或覺得其存在偏見或“對立”的意味。在英語用“中日戰爭”,即 Sino-Japanese War,這是完全中性的,沒有對中日雙方任何一邊的貶義,也不會造成任何誤解。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之后,更受人們所接受的表達方式為:The Chinese People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1937-1945)
四、結束語
終上所述,跨文化意識在旅游景點英語翻譯中的運用是靈活多變的。譯者應當結合雙方文化和思維方式等多方面的差異,真實再現原文文化內涵,避免誤解,盡量做到無縫溝通。
參考文獻:
[1]肖樂.旅游景點英語翻譯中的跨文化意識探析[J].湖北社會科學.2008(05)
[2]王小衛.跨文化意識與旅游英語翻譯[J].安陽工學院學報.2006(03)
[3]林玉華.從文化角度看旅游景點名稱的翻譯[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2)
[4]劉德軍,陳艷君.旅游景點名稱翻譯應突出其文化內涵[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