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帆 周萌
摘 要:中韓兩國自古以來都是以農業為主的國家,我國的重要糧食省區:素有“中國糧倉”之稱的黑龍江省目前正面臨著黑土退化、養分失衡、土壤板結、土壤荒漠化等等全世界普遍面臨的問題。與此同時,與我國的黑龍江省同一緯度的韓國,循環農業模式已經掀起了一場大刀闊斧的“農業循環革命”,使全世界普遍面臨的農業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決和減緩。他們的“循環農業”又是什么模式呢?下面我們以我國黑龍江省三江平原糧食產區作為典型,與韓國的循環農業作出對比,找出我國黑龍江省的三江平原糧食產區與韓國的循環農業的不同與優缺點。
關鍵詞:韓國循環農業發展現狀;黑龍江省三江平原農業發展現狀;黑龍江省與韓國的農業生產模式
文章編號:1004-7026(2017)18-0035-01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3.2 文獻標志碼:A
自古以來,農業作為第一產業,作為一個國家最基本的產業,在人類文明的發展上一直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這句話即便在經濟發展如此迅速的當今社會,仍然適用。正如偉大的領袖毛主席所言“農業生產是我們經濟建設工作的第一位”,余以為然,這句話正是農業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的概括。
1 中韓農業現狀
中韓兩國雖國土面積、氣候條件等方面都有著差異,但是同樣的是農業是兩國經濟的基礎產業,在經濟高速發展的當今社會,兩國的農業生產方式也出現了很多的差異,接下來,以我國最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之一:建三江墾區來和韓國的現代農業生產方式作出比對,韓國的現代農業對我國三江農業有哪些借鑒作用。
1.1 韓國農業現狀
在日新月異的當今社會,現代農業已經大幅度替代了傳統農耕。韓國隨著世界經濟發展的大趨勢步入了發達國家的行列,現代農業的發展也突飛猛進,機械化農業和新的農業發展模式正在飛速發展,韓國的循環農業發展模式正是新興的農業發展模式之一,循環農業的特點在于減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環。韓國的循環農業在應用先進技術設備加工廢棄農作物,投放到養殖業、生物有機肥同時循環到種植業本身這樣的循環農業發展模式,這樣的農業發展模式可以提高資源利用率以及生產經濟效益。做到農、林、漁等全面發展。同時,韓國運用的循環經濟可以節能減排,減少浪費的同時更能減少資源的使用率。最重要的是,加工的同時促進了第二產業與第一產業間的有效聯系,使得第一產業與第二產業間相互促進相互發展,從而達到現代農業以及整個國家經濟的“綠色”發展。
1.2 黑龍江三江地區農業現狀
我國的三江地區為平原地貌,土壤為肥沃的黑土,三江環繞,七河貫通,水資源豐富。這些得天獨厚的優點是無可比擬的。但是受經濟條件的制約,現代農業的發展水平較低,農業資源利用率不足等問題也逐漸顯露出來。
2 韓國循環農業中值得借鑒之處
韓國的循環農業中值得我國三江農業借鑒的地方有哪些呢?
首先,三江地區的農業資源利用率不足,三江地區雖然總體產量很高但是畝產并不高,這是由于傳統的粗放式農業導致的,循環農業可以使農業進一步的“精耕細作”,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節能減排,減少浪費。同時發展漁業和畜牧業也是有著足夠的優點。其次,土地的使用過于粗放,使得近些年土壤肥力下降,耕地荒漠化等現象時有發生,循環農業可以保護耕地,對耕地的保護作用也十分顯著。最后,三江地區以農業聞名,循環農業在大力發展農業的同時可以帶動第二產業的高速發展,使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有效聯系相互促進,使三江地區經濟進一步騰飛。
結束語
在21世紀的今天,學習與借鑒成為發展的有效手段。偉大的領袖毛主席曾說過“把別人的經驗變成自己的,他的本事就大了”。的確,借鑒對發展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借鑒韓國的循環農業的優點對我國三江農業的發展來說同樣是十分重要的,韓國的循環農業的優點值得我們學習,我想,當三江地區運用了韓國的循環農業生產模式,那么經濟發展會更加迅速。
參考文獻:
[1]烏裕爾.韓國的親環境農業[J].農村.農業.農民(B版)(三農中國),2006(12).
[2]鄧啟明,黃祖輝.循環經濟及其在農業上的發展應用研究綜述[J].浙江工商大學學報,2006(06).
[3]強百發,黃天柱.韓國農業發展和政策調整方向[J]. 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09(02).
[4]胡曉兵,陳凡.循環農業的生態學闡釋[J].科技成果縱橫,2006(02).
[5]尹昌斌,唐華俊,周穎.循環農業內涵、發展途徑與政策建議[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