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悅 王曉紅
摘 要:通過對吉林省樺甸市的園林綠化樹種的調查,結合地理、氣候、土壤條件,對綠化樹種長勢進行了分級,明確了樺甸市現已栽培園林樹種共56種。確定了各類型綠地的骨干樹種,其中街道綠地共6種,公園綠地共11種,廣場綠地共9種;居住區綠地共5種。并提出應改進問題及建議。
關鍵詞:吉林省樺甸市;樹種調查;生長狀況;園林綠化;樹種選擇
文章編號:1004-7026(2017)18-0050-02 中國圖書分類號:S688 文獻標志碼:A
1 吉林省樺甸市區域自然條件
樺甸市隸屬于吉林,地處長白山區向松遼平原過渡的前緣,為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一年四季明顯,春季干燥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秋高氣爽,冬季嚴寒漫長。年平均氣溫3.9℃,日照率為54%,年平均降水748.1cm,且多集中在7、8月份。初霜期一般在9月下旬,終霜期一般為5月中旬,一年降雪長達6個月,最大凍土深度197cm。
2 調查地點和調查方法
為全面掌握樺甸市內各類綠地樹種的生長狀況,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地點作為調查對象,街道綠地選擇市內所有主干和次干路進行詳細調查(對數量種類進行統計,生長狀況進行分級),具體地點為長勝大街、渤海大街、樺甸大街、清水大街、新安大街、大興街、人民路、光明路、金城路等;公園綠地選擇金城公園、市內游園;廣場綠地選擇文化廣場、清水綠堤廣場;居住區綠地選擇金穗小區、陽光嘉園小區、馨園小區等進行調查。
調查時將生長狀況分成5個等級,1級(好)——生長健壯、枝繁葉茂、長勢良好,無病害;2級(良好)——長勢良好,有少量樹枝有破損或5%以下蟲害;3級(一般)——有輕度枯枝黃葉、25%—50%的枝葉有病蟲害;4級(差)——有嚴重枯枝黃葉、傷流現象或50%以上病蟲害;5級(極差)——生長瀕臨死亡。
3 調查結果
根據調查結果明確了樺甸市現已栽培園林綠化樹種21科45屬56種,其中喬木37種,灌木14種,藤本2種。街道綠地綠化樹種共19種、喬木共14種,灌木5種;公園綠地綠化樹種共38種、喬木27種,灌木10種、藤本1種;廣場綠地綠化樹種共32種,喬木25種,灌木5種,藤本2種;居住區綠地綠化樹種共14種,喬木8種,灌木6種。其中居住區綠地植物生長狀況好于公園綠地,公園綠地好于廣場綠地,廣場綠地好于街道綠地。樺甸市園林綠化樹種一覽表見表1。
4 確定骨干樹種
骨干樹種:骨干樹種是能夠形成綠化特色具有一定景觀效果,并在不同園林綠地類型中起骨干作用的樹種。根據綠地類型的不同選取骨干樹種:街道綠地骨干樹種——旱柳、糖槭、銀白楊、梓樹、垂榆、白樺;公園綠地骨干樹種——白樺、糖槭、旱柳、垂榆、梓樹、白榆、山杏、山梨、火炬樹、紫葉李、落葉松;廣場綠地骨干樹種——小青楊、旱柳、梓樹、山杏、青扦、圓柏、白榆、金葉垂榆、椴樹;居住區綠地骨干樹種——垂榆、梓樹、白榆、山杏、旱柳。
5 存在問題及建議
5.1 樹種種類較少,景觀效果單調,建議引進新樹種,豐富景觀,增加樹種多樣性,提出可引栽的樹種
側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L.)Fr.)、新疆楊(Populus alba var.pyramidalis Bunge)、刺槐(Black Locust)、加楊(Populus Canadensis Moench)、黑楊(Populus nigra L.)、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花楸(Sorbus pohuashanensis(Hance)Hedl)等。
5.2 速生和慢生樹種搭配不合理,密植疏植未考慮樹木習性
在搭配時應注意樹木種植的層次,喬灌搭配應合理,突出景觀的層次性,使其形成錯落有致的立體景觀;片林的種植應考慮植物習性,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
5.3 楊柳樹為雌雄異株
其雌株易在6月產生大量飛絮,而市內大面積種植楊柳樹,造成“六月飛雪”,造成嚴重環境污染,因此,應對部分雌株進行替換,尤其一些生長差,有病蟲害或過熟的老齡雌樹進行替換,以減少飛絮的問題。
5.4 對植物的管理不善,導致樹木病害成片感染
應加強管理,適時澆水,適度培土,在抽枝發葉、開花結果期適當施用磷鉀肥;及時修枝剪形,使樹木更具生命性和觀賞性;及時防治病蟲害,防止病蟲害的大發生,從而提高樹木質量。
5.5 街道綠化樹木規格不一致,樹齡差別大,大小不一
可替換規格差別較大的樹木,一條街道盡量使用規格統一的樹種,使綠化效果統一整齊美觀。
參考文獻:
[1]王艷珍.北方園林綠化樹種的選擇及養護管理[J].吉林蔬菜,2016,(Z1):42-43.
[2]王曉紅,王雅琴,王素玲.長春市園林綠化樹種的選擇[J].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06,(05):95-97.
[3]鄭萬鈞.中國樹木志:第2卷[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85:1772-1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