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鴻哲
摘 要:漢中的漢臺、南鄭、勉縣等縣區,首選“秦優12號”主栽品種,充分顯示出高產優勢,2016年示范推5 170hm2,平均產量3 025kg/hm2,比對照增產370kg/hm2,增幅13.9%。對其增產優勢及實現高產的技術路線進行探討。
關鍵詞:優質油菜;秦油12號;優勢與技術
文章編號:1004-7026(2017)18-0066-01 中國圖書分類號:S511;S565.4 文獻標志碼:A
1 增產優勢
植株性狀好該品種苗期葉片較直立,深裂、葉片大,莖稈粗壯、稈硬,花蕾大,花粉飽滿,勻生分枝,主花序長,株高180~190cm,分枝部位65~75cm,一次有效分枝10~12個,單株有效角果數420~560個,角多粒多,角粒數22~23個,千粒重3.3~3.5g
生育期適中生長勢強,整齊,春發快,在漢中全生育期250d左右,熟期比秦優7號早2~3d。
優質經農業部油料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檢驗,2006年品質:芥酸0.1%,硫甙31.89umol/g餅,粗脂肪43.22%。2007年品質:芥酸未檢出,硫甙26.26umol/g餅,粗脂肪44.99%。
2 高產栽培技術
2.1 適期播種,培育壯苗
2.1.1 壯苗的標準苗齡。30~35d,苗高16~20cm,綠葉片5~6片,葉色濃綠,葉片肥厚,根莖粗0.5~0.6cm,葉柄短,整齊一致,無高腳苗、清秀無病蟲害。
2.1.2 適期育苗。播期播種時間一般平壩丘陵區9月1日至9月5日、山區8月底前播種。
選地應選擇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旱平地或菜園地做苗床,每hm2大田需備0.12~0.15hm2苗床地,播前7~10d翻耕曬垡整地。
施肥每hm2施入腐熟有機肥22 000~30 000kg,尿素75kg,過磷酸鈣375kg,硼砂6.5kg做基肥。揀凈殘茬和石塊,并按1.5m寬做畦。
2.1.3 科學管理促壯苗。間苗播種后保持苗床濕潤,確保全苗。一葉一心期間苗,三葉一心期定苗,留苗100~120株/m2。
施追肥定苗后每hm2苗床地用尿素75kg或人糞尿300~450擔潑澆,移栽前7~10d追施尿素120~150kg
化控追肥后4~5葉期每hm2苗床地用15%多效唑DP750g兌水1 500~2 200kg噴霧,促進菜苗矮壯敦實。
2.2 適時早栽,合理密植
2.2.1 合理密植。“秦優12號”植株高大,分枝多,栽105 000株/hm2左右,高肥田栽稀,低肥田適當栽密,行距72cm,穴距23~26cm,穴栽雙苗。
2.2.2 提高移栽質量。移栽前精細整田,開好邊、中、腰溝,做到溝溝相通。10月上、中旬搶時移栽,移栽時做到邊起苗、邊移栽、邊澆定根水;大小苗分開,防止以大欺小;拉繩定距,行要栽直,根要栽穩,棵要栽正,不栽高腳苗、瘦弱苗和病苗。
2.3 配方施肥,促進“秋發冬壯”穩健生長
2.3.1 配方施肥。大田整田時,施腐熟有機肥
30 000~37 500kg/hm2,高產田一般每hm2施純N195kg左右,P2O590~120kg,K2O10.5~13.5kg,硼砂15kg。移栽時將總施氮量的50%和全部磷肥、鉀肥、硼肥做基肥穴施,提倡使用油菜專用肥。基肥、苗肥、臘肥按總氮量的50%、20%、30%施入。
2.3.2 加強管理。成活返青后澆一次淡尿水提苗,11月上旬每hm2追施尿素75~105kg或碳酸氫銨225~270kg促進冬前生長,元月上旬結合冬灌每hm2追施尿素120~150kg做臘肥。蕾苔期每hm2用磷酸二氫鉀和硼砂各1 500g加多菌靈WP1500g兌水600kg均勻噴霧,起到增角增粒增重的作用。
2.4 綜合防治病蟲害
2.4.1 苗期防蟲。注意做好蚜蟲、菜青蟲等蟲害的防治,每hm2用5%銳勁特SC300~400ml兌水600kg噴霧防治小菜蛾、蚜蟲、菜青蟲
2.4.2 化學除草。田間雜草較多時,在雜草2~3葉期每hm2用6.9%的威霸EC750ml或12.5%蓋草能EC750ml兌水600kg噴霧防治。
2.4.3 油菜菌核病防治。在油菜初花期,當菌核病葉病株率達到10%、莖病株率達到1%時,噴施70%甲基托布津WP1 000倍液或50%多菌靈WP500倍液1~2次,終花期重點是打拾“三葉”。
2.5 適時收獲
油菜終花后30d左右,當全株2/3角果呈黃綠色,主花序基部角果轉現枇杷黃色,種皮變成黑褐色時,可搶晴收獲,即“八成黃,十成收”。搶晴收獲后在院場堆垛4~5d,堆頂加蓋防雨布,搶晴攤曬脫粒、曬干風凈后入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