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聞 劉陶唐
摘 要:針對目前人臉識別的局部二值模式 (Local binary pattern, LBP) ,本文根據算法介紹了相關的理論基礎及其表現出來的應用價值。首先 ,本文簡單說明了局部二值模式在圖像處理和人臉識別方向上的應用;其次,分析說明了LBP方法的閾值操作方法和算法的基本原理; 最后,簡要闡述了基于LBP方法改進算法CS-LBP并說明了有關于算法的優勢、不足及未來發展趨勢。
關鍵詞:局部二值模式;LBP;人臉識別
文章編號:1004-7026(2017)18-0125-01 中國圖書分類號:TP391.41 文獻標志碼:A
1 引言
紋理特征是圖像處理中研究的重要技術指標之一。經過研究人員的進一步研究和發現,相關成果層出不窮。其中Ojala[1]在之前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出了局部二值模式(LBP)[2]算法,進一步弱化了光照對圖像識別的影響,更加準確的提取了圖像的紋理特征,因此Ojala提出的LBP算法在紋理特征提取和人臉識別方向有廣泛的應用。經過研究者的進一步分析發現,二階微分可以提取更為豐富的紋理特征,同時對光線不敏感等特征,本文也闡述了有關于中心對稱二值模式(CS-LBP)[3]和其在圖像處理方面的應用。
2 LBP和CS-LBP簡介
2.1 LBP算法
Local Binary Pattern(LBP)稱為局部二值模式,這是一種用來描述圖像的局部特征的算子[4],可直接對圖像進行紋理特征提取。
LBP算法將算子定義為在3×3的區域內,以窗口中心像素C為閾值,也就是中心像素點,將相鄰的8個像素的灰度值與中心像素點進行比較,若中心像素周圍的像素值fp大于中心的像素值fc,則該像素點被編碼為1,否則該像素點編碼為0。
反應紋理特征的區域如果中心像素為50,八鄰域像素分別為60,70,80,90,47,48,49,49,那么其二進制值為11110000,轉換成十進制的二進制LBP為240。
通過對LBP算法的分析可知,該算法只考慮到了中心像素點和其八鄰域像素的大小關系,這種方提取的圖像特征是不完整的。
2.2 CS-LBP算法
根據上述描述可知,LBP算法只針對于中心像素和八鄰域內的像素比較大小,并沒有考慮到圖像像素點的中心對稱性。所以這種算法,只描述了八鄰域內像素與中心像素的關系,忽略了八鄰域像素與像素間的關系。因此,研究人員提出了CS-LBP算法
傳統的LBP算法,沒有涉及到圖像像素的中心對稱性,它只是將鄰域像素值與中心像素值做比較,而忽略了鄰域像素值之間存在的關系,因此研究者們提出了CS-LBP算法來補充這方面的不足,CS-LBP算法縮短了計算時間,大大提高了識別速率。
結束語 通過多年的研究表明,局部二值模式這種算法的計算原理相對簡單,同時復雜度也不高,針對于光照變化有很好的魯棒性。綜上所示,局部二值模式在圖像處理人臉識別領域有了廣泛的應用,比如人臉匹配、指紋匹配、車牌識別、生物醫學、神經網絡等多個領域。
參考文獻:
[1]T.Ojala,M Pietikinen,and D.Harwood.A comparative study of texture measures with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featured istribution[J].Pattern Recognition,1996,29(1):51-59.
[2]譚文明,李斌,張文聰.基于中心對稱局部二值模式的背景建模方法研究[N].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報,2010,40(11).
[3]李聞,陳熙,劉增力,黃青松.基于LBP與CS-LDP自適應特征融合的人臉識別[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43(04):48-53.[2017-08-27].DOI:10.15983/j.cnki.jsnu.2015.04.245
[4]劉毅,黃兵,孫懷江,等.結合CS-LBP紋理特征的快速圖割算法[J].計算機科學,2013,40(5):3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