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
摘 要: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通過對學校女學生學習健美操現狀進行調查分析,為進一步提高健美操教學質量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學校;女學生;健美操
文章編號:1004-7026(2017)18-0126-02 中國圖書分類號:G831.3-4 文獻標志碼:A
人們對女性健身健康關注與日俱增,健美操課是以人體運動科學理論為基礎,根據學生心理、生理等特點,通過徒手動作,把體操、藝術體操、舞蹈等項目動作融于一體。健美操的快速發展,理念和操種類不斷更新,尤其是女學生對健美操鍛煉需求的增加,但受傳統教學模式影響,學生缺少體會健美操內在意境的過程,對內涵以及如何指導自己進行鍛煉卻知之甚少。本文旨在揭示學生對健美操教學內容的需求現狀,為促進健美操在學校女學生體育教學中穩步發展提供參考。
1 結果與分析
1.1 學校健美操教學現狀的調查與分析
1.1.1 學校健美操課程的設置與實施。學生從基礎學習開始,循序漸進,全面系統地掌握健美操運動基本規律、基本要求,獲得技術、技能、理論知識及創新能力的全面提高,能真正掌握一門適合自己體育鍛煉的方法和手段,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這就對學校設置的課時數提出了較高要求,重慶學校健美操課教學時數偏少,只有保證一定教學時數,才能提高健美操課程教學質量,才能使體育教師有充足時間去傳授系統知識。
學校健美操教學內容包括:健美操概論、規則、發展前景以及簡易創編方法、運動生理常識等。教學形式有單一講解、理論聯系技術實踐、視頻教學等。理論課教學是解決學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重要環節,是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踐能力的重要方面。在教學中較為重視理論的教學,某種程度上說明重慶師范類院校健美操課教學已經走進了一個穩定有序發展階段。
1.1.2 學校健美操場地設施現狀的分析。健美操課程配套硬件設施還有提升空間。鑒于健美操自身特點,齊全的教學設施更利于健美操課程的開展。例如,有地毯課可以開展墊上教學,有鏡子可以使學生了解自己的動作缺陷。完善健美操場地設施現,提高硬件質量水平,是保證師范類院校健美操課教學質量的基礎,是保證學生高質量地學習的基本要素。
此外,教學條件制約著教學內容的安排和實施,但受到一定條件制約。如“墊上肌力”練習便于開展且不受器材限制;“形體練習”與健美操在動作姿態、身體形態等基本要素上有密切聯系,有助于學生學習和提高;“持輕器械或組合器械”練習能以豐富課程教學內容,彌補徒手練習對身體均衡發展造成的不足,對塑造良好身體形態有較好輔助作用。
1.1.3 健美操考核評價方法分析??己嗽u價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按照科學的標準,運用一切有效的技術手段,對學生在教學過程及教學結果進行價值判斷的活動。通過全面客觀的評價不僅可以了解學生學習狀況,還能得知是否達到教學目標,進而能夠進一步發現并解決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良好的考評體系起推動健美操課程的推廣發展的積極作用。 通過訪談得知,重慶多數學校健美操課程學習評價體系尚未真正全面化、多元化。理論內容的考核在整個考評過程中所占分量最少,“重實踐、輕理論”的觀念仍然存在,考核方式還是以傳統考核模式為主。
1.2 健美操課外活動開展情況分析
健美操課外活動開展的好壞是學校健美操課程改革的關鍵。健美操俱樂部或社團這樣的體育組織,常舉辦比賽,或者組織相關活動,能豐富學生課余生活,以體育為載體促進體育課課外活動內容豐富多元。學生多數未能參加此類俱樂部或社團,主要是由于學校設立的健美操俱樂部和社團組織形式單一,且在社團中不能有效提高健美操水平。
學校將健美操納入文藝匯演、藝術節或體育比賽啦啦隊表演中,規模小到班級、院系,大到全校性的活動,這樣的活動極大的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促進了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學生較為熱衷健美操的表演活動,已形成較好參與基礎,但仍然存在進一步提高參與人數的空間。健美操運動將健身、力量、審美等等特質融合,使運動與藝術有機結合,蘊含豐富文化內涵,極具觀賞性,不僅是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更為大學校園文化增添了活力和亮點。
1.3 學校健美操課存在的問題
1.3.1 健美操課程受重視程度有待加強。通過訪談得知,針對健美操項目發展制定專門性方案并不常見。體育作為文化的一部分,不僅承擔著傳遞社會文化的責任,還受社會文化發展的制約和規范。歷史經驗告訴我們,體育課程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得不到應有的重視,處于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丟要的尷尬局面。健美操深受廣大青年學生喜愛,但在國家層面,對健美操項目的發展和管理還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視,在資金投入、媒體宣傳、激勵機制、人才培養、課時安排等方面與其他主流運動項目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1.3.2 教學訓練專業化程度有待提高。現代體育教學除了發展學生身體、增強體質外,還需要通過體育課程提升學生認知能力,發展創造性思維,使學生懂得審美,懂得表現美,培養學積極健康的體育觀念和態度,充分調動興趣。目前學校的師資水平在專業化層面上略顯缺失,使健美操教學與訓練受到一定限制。擁有高水平、高素質、強專業的教師隊伍是提高教學與訓練質量的關鍵。女學生對健美操的學習不能停留在單純地學動作上,更專業更教系統的課程和訓練能使學生掌握更多專業知識,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基礎,以滿足廣大女學生他們健身、健心、健美的需求。
2 結論與建議
健美操課程教學時數偏少,硬件設施質量數量偏低,學生的創造性和創新能力未被充分挖掘,評價體系較為傳統。
加大對場地設施的投資力度,拓寬資金來源,開發資源共享模式,提高社團教學水平,將互聯網、大數據和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現代化教育技術運用到提高教學和訓練科學化水平中去。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Z].1999.6:71—73.
[2]馮曉輝.健美操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9—71.
[3]李采豐,陳偉.基于投入產出模型的大型體育賽事經濟效應分析——以重慶國際馬拉松為例[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7,33(02):32-37.
[4]李俊怡,胡悅.我國健美操教學科研現狀與分析[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5(22):104-106.
[5]袁玫.學校健美操教材的價值取向與教法思考[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05(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