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幾年,我國每年的就業問題,都是會關注的焦點,但自考生的就業卻被社會和政府忽略,提高自考生的就業率是目前需要解決的社會問題,本文主要分析自考生就業困境的原因,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議。
關鍵詞:自考生就業;困境;分析
隨著我國高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大學生就業問題就成為了人們關注的話題,其中自考生的占比較小,得不到重視,而社會上的就業形勢給自考生增加了很多壓力,指導自考生走出就業困境顯得尤為重要。
一、我國自考生就業困境
(1)缺少就業平臺,對自考生存在歧視
大學生畢業后面對這就業,長時間以來,自考生的就業問題,得不到社會重視,自考畢業生在求職時常常受到歧視和排擠,使自考畢業生很難找到工作。相關部門對自考畢業生的就業問題,沒有一定的重視,且支持力度不夠,自考畢業生在就業時缺少就業平臺。自考生的就業問題得不到社會的保障,相關管理制度不健全。社會上就業平臺不健全,且服務功能匱乏。用人單位在招聘時對自考畢業生存在歧視心理,將學歷低的畢業生拒之門外,造成自考畢業生的就業困難。就業市場上缺乏相關管理機制,使得企業單位在招聘時對畢業生學歷要求過大,不能消除對自考畢業生的歧視。
(2)培養人才模式不當
考試是我國的傳統考核標準,也是院校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受應試教育影響,院校對學生的成績過于注重,忽視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對學生的考核過于重視,根據學校的教學設施設置專業,并沒有根據社會用人單位對學生的要求培養學生,造成學生的發展不全面,僅僅停留在院校傳授的知識上。院校對于快要畢業的自考生應加強就業指導,完善其服務體系,學生得不到就業指導就會對就業方向無所是從,也無法在大環境中對自己進行定位。
(3)學生心理素質過低
因我國每年的大學生畢業階段都是就業高峰期,自考生因學歷較本科生低,在就業過程中就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企業單位對自考畢業生存在歧視,在招聘時直接將自考畢業生拒之門外,這時自考畢業生就會出現自卑心理,甚至自甘墮落,不愿意進行嘗試,學生找工作碰壁時會對自己的專業和自身特長失去信心,一旦沒有找工作的毅力,就會放棄找工作,導致自己與社會脫軌。
二、自考生走出就業困境的對策
(1)提高就業平臺的作用
相關部門應完善就業平臺,為自考畢業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使就業環境更加公平、公正、公開,建立公平的就業平臺可采取以下幾點:
健全就業保證體系。就業是保證畢業生生存的基本,首先,政府應建立完善的就業政策,和保證自考畢業生的就業支付,在新型行業等領域為自考畢業生打開大門,增加其就業率,使自考生與統招生之間的距離縮小,并減少社會對他們的歧視。其次,相關部門建立就業服務體系,完善就業體制,并加強對自考畢業生的就業指導,構建就業信息服務網絡,使自考畢業生能夠得到全面發展,并與統招生一樣受到社會的公平對待,進而提高其就業幾率。
營造公平就業市場。在就業中,自考畢業生受到社會用人單位的歧視,企業單位因其學歷低就拒之門外,對于這種現象,相關部門應建立相應制度,禁止用人單位歧視自考畢業生,給予他們與統招生一樣的待遇;用人單位在招聘時應提高自身的看法,避免出現不公平現象,在招聘時給自考畢業生一個面試的機會;社會應提高對自考畢業生的看法,刨除對他們的歧視,并營造好的就業氛圍,只有改善就業秩序,提高人們對自考畢業生的看法,才能使自考畢業生得到一個好的就業環境,公平的就業平臺,對于自考畢業生和社會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2)強化院校對人才的培養
想要提高自考畢業生的就業率。就要進行教學改革,在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以就業市場需求為導向。院校在培養學生時應根據用人單位對學生的要求,進行適當的調整,培養學生時應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避免只傳授學生專業知識,尤其是自考生,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尤為重要,在學歷方面他們與統招生有差別,社會上對自考畢業生也存在看法,全面發展自考生的各方面素質,能夠提高學生的社會競爭力,使學生發揮個人特長,在應聘時能夠提高學生個人魅力,加強其就業幾率。院校在培養學生過程中應結合社會上對人才的具體要求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培養,并加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并設立教學目標,按照教學目標,轉變教學模式,構建完善的教學體系,學校不僅要給學生打好專業理論基礎,還要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因院校主要培養學生在工作崗位的操作能力,學生畢業后需要在一線工作,實踐能力決定著學生的工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學生就業率。
以自考生專業為主,重點培養。院校應完善對自考畢業生的就業指導,使學校成為服務學生的平臺,加強對畢業生轉惡業技能的培訓,并完善教育體系,院校可通過互聯網為學生打造就業平臺,每天更新最新就業消息,院校應負責畢業兩年以內的學生,若學生找不到工作,院校應幫助學生,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也能夠幫助院校統計畢業生的就業幾率,院校可以從自身發展過程中改變教學模式,調整就業指導制度。
綜上,因自考畢業生的學歷比本科畢業生低,畢業生在找工作時受到了社會和用人單位的歧視,每年畢業季,社會對自考畢業生關注不夠、就業平臺不完善、政府對自考畢業生的就業支持力度不夠、相關管理制度不完善。想要提高自考畢業生就業率就要從院校本身出發,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全面發展,提高自考畢業生的市場競爭力。進而減少畢業生就業壓力。
參考文獻:
[1]田建湘,李濤,陽番,胡田. 走出自考生就業困境的對策研究[J]. 科教導刊(上旬刊),2016,(06):174-175.
[2]王耀民. 增強自考學生就業競爭力的難點解析[J]. 職教通訊,2015,(29):64-66.
[3]楊暢. 新時期高職院校自考學生就業分析與創業就業教育的思考[J]. 中外企業家,2015,(08):219.
作者簡介:
王紅蕾(1970-),女,漢,吉林省蛟河市,職稱:助理研究員,學位:本科,研究方向:社會科學研究。
(作者單位:蛟河市招生委員會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