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玲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人們對旅游休閑等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多。實行“雙休日”工作制度后,外出旅游已成為一種新時尚。特別是“假日經濟”的迅速興起和到國內外旅游的不斷升溫,旅游對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的顯著作用,已越來越引起各級領導的廣泛重視。體育旅游日益成為朝陽產業,旅游是未來尤溪發展的支柱產業,體育旅游也將成為尤溪旅游業的重要部分,考察和研究尤溪體育旅游與朱子文化相結合的開發與發展的路徑,能更好促進尤溪的體育旅游長足的發展,具有將尤溪的朱子文化發揚光大的社會價值和文化意義,讓歷史變得時尚,讓文化變得豐富,讓旅游享受快樂。
關鍵詞:尤溪 體育旅游 朱子文化
尤溪是個典型的山區縣城,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中還是個封閉的農耕社會,這個特定的自然環境,使尤溪在歷史上能遠避戰亂的騷撫,很好地保存下各種民俗文化。新時代的到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尤其是人們休閑生活的多樣化,體育旅游已經成為并日益成為朝陽產業。尤溪是南宋理學家朱熹的誕生地,數百年來深受理學思想影響,其歷史、文化以及風土人情都極具朱子文化特色。旅游也是未來尤溪的支柱產業,是建設國際性深入度假城市的重要內容,同樣,體育旅游作為現代旅游業興起和發展的重要構成,在構建尤溪體育旅游發展和定位中,要特別突出并盡可能將體育旅游與文化特別是朱子文化相結合,這將是尤溪體育旅游發展的一條重要的方式,也是尤溪旅游業向縱深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路徑。
一、尤溪體育旅游產品的開發及其現狀
體育旅游產品從性質角度可將其劃分為賽事型、休閑型、競技型、節慶型、民俗型和刺激型體育旅游產品等類型,根據這一分類和標準,考察尤溪近幾年與體育開發相關的文化體育活動及其舉辦各類的體育賽事來看,尤溪作為“福建后花園”的旅游勝地,具有良好的旅游資源賦存格局,這里除了有當地的古民居建筑群和“中國五大魅力梯田之一”的聯合梯田,更是大文豪朱熹的出生地與童年生活的地方。但目前仍然觀光型旅游為主,文化旅游產品開發不夠,旅游產業沒有得到全面發展和深度開發,2016、2017年“十一”黃金周期間,瀏覽尤溪景區旅客中瀏覽的“朱子文化”僅占10%,游客對文化感興趣的旅游項目,如朱子文化和茶文化僅占20%。這兩項調查顯示,尤溪文化旅游因開發時間短而知名度不高,景點分散較遠,游客感興趣的程度和瀏覽的愿望不高,體育旅游內容的項目更是少之又少。
尤溪體育旅游開發時間較晚(這兩年才發展也專門開發了一些體育旅游產品如徒步、漂流、戶外運動等這些“新興”的體育旅項目。按照“我家在景區”的發展理念,全面修訂縣域旅游總體規劃,抓好湯川大俠谷、九阜山、聯合梯田、朱熹誕生地等重點景區建設,形成“尤溪多日游”精品線路。深化旅游與文化、旅游與體育等融合發展,抓好體育旅游產品的開發和落地,加快了尤溪的前進步伐,帶旺了旅游產業,更帶動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但是從目前開展的情況來看,總體上仍然存在著下列一些問題,其一,觀念認識較為滯后。尤溪這兩年縣委縣政府對發展旅游下了大力度,并提出“我家在景區 度假來尤溪”的發展理念,雖然以旅游促發展的發展理念被人們所接受了,但是對體育旅游的認識較為滯后,人們沒有意識到體育旅游資源所蘊含的巨大商機。其二宣傳促銷力度不大。思想認識的滯后致使人們忽視了對體育旅游資源價值的正確評估,因此在促銷的力度上就明顯弱于其他旅游產品。其三政府以及有關部門對體育旅游的關注度不夠。未將體育旅游進行規劃,沒有整理保存體育旅游資料對體育旅游資源的利用是不自覺的。
如:尤溪聯合鄉的梯田涉及八個行政村,面積達10700多畝,可謂一氣呵成,風光無限,被譽為中國五大魅力梯田之一,為了進一步弘揚農耕文化展現梯田魅力,2015年主辦第一屆全國性的50公里繞山田徒步比賽,吸引了全國的攝影與徒步愛好者來我縣參加此賽事,場面熱鬧而激情,今年10月7日為了慶祝國慶與中秋佳節的到來,鄉黨委政府再一次舉行第二屆“2017尤溪聯合梯田山地馬拉松比賽”; 2013年洋中鎮的生態漂流開始運行,每到夏天吸引不少前來避暑的游客;2015年湯川大俠谷生態游開始運行,徒步全長50公里,現有玻璃棧道,建立“勇士樂園”,讓游客參與體驗的峽谷中的各種險景;中仙銀杏園每到秋天就會迎來大批的游客前來露營體驗野外生活;尤溪還是革命老區,2013年申請“革命蘇區縣”,尤溪幾乎所有的鄉鎮都有當年紅軍駐扎的點,很多革命舊址、遺跡都保存完好,如西濱、梅仙、坂面、雙里、新陽等地,可以讓旅客體驗一回紅軍當年走過的路和傳承的精神;尤溪的閩湖是福建第一大水利人工湖,寬2.5公里,長從街面一直到上游的大田縣都是同一個河域,水容量18億立方,前幾年曾經是帆船和快艇的訓練基地,所以這里是水上項目開發的最佳基地,可游玩可比賽,近期還有投資商有意投資30億搞一條沿水庫河道環型自行車道,搞好后就有自行車活動可選項目參與。由此可見體育旅游已成為休閑游中的另一種新的創意。
二、在朱子文化的大背景下興起體育旅游產品的開發與思考
尤溪人民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了豐富的文化,也形成了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風俗和習慣。尤溪是朱熹誕生地,朱熹是我國古代繼孔子之后偉大的哲學家、教育家、思想家和成就卓越的文學家及詩人,是我國歷史上北宋以來理學集大成之人,被大家尊為古代理學正宗,人們將他視為儒學宗師。朱子文化具有豐富內容和多樣的形式,除了作為尤溪文化的核心內容之一的朱子文化之外,還涵蓋了尤溪的諸多文化。如茶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飲食文化等。(俗話說沒有文化的旅游等于行走,旅游就是文化,旅游游的正是文化。)
(1)通過開發徒步、騎行線路讓游客參與地方特色文化。開發徒步行或是騎自行車游等體育旅游產品,讓體驗者在參與中感受尤溪的多種文化。茶文化,如坂面、臺溪、清溪等大面積的紅茶山地,可以騎車自由行來參與體驗采茶、品茶的樂趣;佛教、道教文化,如縣城內的天后宮、天湖寺、錦云亭等每到初一十五都有廟會,可以徒步行來參與其中感受宗教文化,縣城外的有西城羅漢寺、聯合伏虎巖、洋中枕頭山蓬萊閣、坂面蓬萊山普濟寺等都各種不同的民間宗教文化,體驗者可以選擇騎行后加野外露營來更深層次的了解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如梅仙每年春節元霄節的板凳龍、西濱彩洋村每年三月三的迎神活動和賽龍舟、歷史文化名村的洋中桂峰村曬秋節等;飲食文化,除了美景和古跡,尤溪更有聞名的“朱子家宴”美食傳世,朱熹一生注重禮儀,熱情好客,又謹守“勤儉乃持家之本”的家訓,為此,他待客時常以地方特產精心加工制作,形成了富有特色、美味可口、經濟實惠的朱子家宴。中仙的燙嘴豆腐、管前的泥鰍粉干、文峰板鴨、梅仙光餅、坂面老酒等各種地方特色小吃,讓游客不僅僅只停留在觀光的層面上,讓朱子文化不僅僅只是概念化、理性化、學術化,要讓朱子文化具有可視性、觀賞性、可參與性并流連忘還。
紅色文化,還可根據朱熹誕生、紅色蘇區路線開發出適合徒步和騎自行車的路線,這一類的體育旅游產品可以讓旅客在對山水的體驗感受中完成對自我的挑戰。路線的安排中可將尤溪的傳統美食代入其中,讓體驗者參與其中的制作,如到農家樂中體驗頗具尤溪特色的清湯面、朱子面、九層粿、金粿、清明果、光餅等傳統食品的制作,這樣會給旅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對于尤溪飲食文化的參與性,不僅能激發旅游者的樂趣,并且在自己動手的過程中得到一種精神的陶冶。團隊運動結束后所有參與者都要聚集在一起參與制作農家特色小吃并開懷暢飲尤溪老酒,這樣已經超越簡單的體育旅游,形成了一種特色鮮明、獨具魅力的尤溪飲食文化。尤溪具備有開展這項運動的地理環境,推崇在健康的運動中釋放激情,讓健康,有氧運動回歸到最原始最自然的狀態,與尤溪朱熹誕生地的山水融為一體同時感受朱子文化的深厚底蘊。
(2)通過舉辦大中型體育賽事對宣傳促銷旅游景點能產生巨大的能量和推動作用。體育賽事特別是國際上的重大體育賽事都是激發旅游動機的強大吸引物。比如,每兩年舉辦一次的尤溪聯合鄉“聯合梯田山地馬拉松比賽”50公里繞山田徒步比賽,吸引了全國的攝影與徒步愛好者前來我縣參加比賽,那場面人山人海熱鬧而激情;可在尤溪舉辦自行車環城賽,比賽路線向西行,可以根據朱熹講學的書院到西城盧興邦故居,向東行,可以從紫陽公園到梅仙的高春山莊等等,尤溪有開展這項活動的地理條件;尤溪的閩湖是福建第一大水利人工湖,比大金湖廣闊3.6倍面積,可在閩湖舉辦全國性的水上項目賽事,如快艇、帆船、皮劃艇、花樣游泳、水上拖傘、摩托艇等項目;2017年10月3日洋中鎮舉辦首屆草根音樂節,邀請了省市知名專家評委來參評此次比賽,參賽者更多的是來到城市和農村的音樂愛好者,同時也邀請了省市的幾個樂隊一同參與,通過海選、復賽、決賽來產生最佳草根獲勝者;舉辦這樣全國性的體育賽事的同時也是對朱熹文化的宣傳,不僅僅參賽連參觀比賽的旅客也可以在比賽過程中感受到尤溪濃郁的朱子文化,旅客在參與中的感受回去后口口相傳無形當中又是對尤溪一種很好的宣傳。
(3)利用天然健康資源,開發健身休閑旅游。當你老了,是想隱居山村還是想在大城市享受?是想呼吸自由的空氣還是想照顧兒孫?最近網上流傳中國“最適合養老居住”排名前二十個城市,不可想象,尤溪排名第一。地處閩中的尤溪縣是全國南方集體林區48個林業重點縣之一,其“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概貌造就了420萬畝的林地用地面積,有林地380多萬畝,森林覆蓋率73.8%。這么好的自然面貌,可利用這優越的自然條件----天然氧吧,開發康復、療養、保健等產品,在旅游過程中感受朱熹的養生文化,讓需要健康想要療養的中老年游客離開喧囂而繁重的工作崗位,讓您片刻就融入了大自然的青山綠水之間,進入如詩如畫的天然畫卷之中,那物我兩忘、置情山水的境界,讓您盡享“品朱子文化、看峽谷風光、嘗農家風味、游尤溪仙山”的閩中特色。在這樣花園一般的療養度假區,精神為之一振,感到身心輕松愉快,如釋重負,病情減輕幾分也是理所當然的事,優美的景觀和怡人的環境對各種療養都能起到協同作用,可以提高療養效果。如湯川俠谷、洋中枕頭山、聯合梯田、九阜山生態養生度假區等,在度假區設置文化體驗區、心理檢測中心、藥膳中心、特色康體中心、有機蔬菜種植園、民俗風情街等既可滿足休閑度假功能也可以滿足度假游客的康體健身需求。
(4)重視發掘非物質文化資源,結合開發體育旅游。非物質文化資源的旅游性開發和與體育旅游的結合是不念舊惡全新的視角和機會。在非物質文化資源極為豐富的尤溪文化區是一筆不可多得的新資源,利用好非物質文化資源開發文化體驗等休閑項目讓游客在接觸和參與的過程當中加深對尤溪朱子文化的感知從中感到愉快和文化上的歸屬。尤溪目前已推出朱子文化體驗游,游客們穿漢服、讀圣賢經典、游朱子文化園,充分感受尤溪的非物質文化朱子家祭的魅力,很多游客在參與體驗后都感到朱子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對先人的尊敬和緬懷,受歡迎的程度超出了預期,今后也將會把朱子文化體驗游產品常態化,并進一步豐富內容,做成旅游精品;聯合梯田被譽為中國五大魅力梯田之一,近年來知名度不斷提高,2013年被列為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錄,2016年3月,農業部發布《關于公布中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的通告》聯合梯田成功入選。眼下,聯合梯田正全為向“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發起沖刺,9月6日起,尤溪電視臺“聯合梯田申遺進行時”新聞專欄,為申遺加油助力。這里梯田可以做田里的文章,讓游客親身體驗農田的各種樂趣,如抓泥鰍、摸田螺等;另外,梅仙鎮的板凳龍,梅仙板凳龍有著悠久的歷史,從清朝嘉慶元年至今已有200多年,是全省遠近聞名的傳統習俗,梅仙鎮的龍燈和其他地區的不同,稱為板凳龍,是純手工制作的,它是在一節節長約2米,寬約20厘米的木板上,用竹篾搭起骨架,糊上白紙,制成灶頭狀的龍身,繪上七彩的云紋,在里頭點上蠟燭,無論龍首、龍身、龍尾,他們都要標明是哪一姓,哪一房,接龍時不致錯位,每年農歷正月十五、十六元宵節的晚上迎龍燈,每家每戶一節龍身,節節相聯,舞龍的人可以是小孩也可以是大人,舞龍時間持續到下半夜3、4點鐘才結束。那場面熱鬧非凡,十里八鄉的的老老少少都相擁到梅仙觀看舞龍燈,這里的板凳龍可讓游客親身體驗舞龍的樂趣;還有尤溪的小腔戲、尤溪山歌、尤溪傳統哭嫁哭喪歌等都屬于非物資文化資源,都可深入挖掘整合資源。
(5)現代理念精心設計文化體育旅游資源,實現最佳組合。重新整合現有的體育旅游產品,深入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民族、民間體育旅游資源,推出一些體育旅游項目的精品,名品和新品項目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如舞龍燈、小腔戲等吸引旅客觀光體驗和旅游。
三、開發和發展尤溪體育旅游的當前任務
尤溪地處閩中,要精心打造城市“后花園”,按照“我家在景區 度假來尤溪”旅游發展理念,以“文化+生態+特色”為核心,大力發展智慧旅游,打造精品旅游線路,形成主題突出、特色鮮明、施放完備、品牌響亮的閩中朱子文化與體育休閑旅游勝地。開發尤溪的體育旅游資源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和目標,同時又具有現實和可觀的意義和價值,在當前情況下,需要創造條件,營造氛圍,培養人才,營銷策劃等。
一是發揮政府作用。鼓勵社會投資,完善管理制度,旅游行政機構通過制定行業的法律、法規規范體育旅游市場,體育旅游產業已經并日益成為一項具有巨大發展前景的旅游產業,而對于尤溪來說,還處于起步階段,因而做好規劃,引導和制定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視和需先行的任務,明確扶持的政策,在招商引資中積極推介。
二是加強對旅游專門人才的培養。體育旅游人才的培養需要復合型的人才,人員一方面需要是精明的旅游管理人才,一方面還需要對體育有深入的了解或間接接觸的目的地接待人員和工作人員,他們是知道文化和服務文化的載體,反映了體育旅游接待地的文化,所以要大力引進高素質的體育旅游人才,尤溪職業中專旅游專業每年要向縣委縣政府輸送優秀的畢業生,也可利用在校期間加強尤溪旅游知識技能的積累。
三是必須堅持少開發多利用。注重軟開發,適度硬開發形成良性循環環格局的原則,挖掘保持和弘揚當地體育旅游文化的獨特性和民族性,通過各種傳播媒體,加大宣傳力度,形成特色體育旅游品牌,讓游客對旅游目的地的異質文化產生強烈的求異心理,達到未見其形先領其意的效果。
四是要利用主流媒體加大對外宣傳力度。突出朱子文化特色開展宣傳促銷活動,提出有號召力的宣傳口號,利用各種媒體多渠道,不失時機地進行宣傳,加強與海外的聯系和交往,擴大境外體育旅游群體,加強與周邊省區的區域協作,形成互促互補的旅游市場網絡,全方位,有聲勢地進行宣傳尤溪的體育旅游。顯然,研究尤溪體育旅游與朱子文化相結合的開發和發展,不僅能夠更好促進尤溪的體育旅游的健康發展,同時對于將尤溪的旅游業做強和做大同樣發揮和推動著并把以朱子文化為核心的尤溪的朱子文化發揚光大,構建社會主義諧社會都有著重要的社會價值和文化意義。
參考文獻:
[1]2016、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對旅游政策的解讀。
[2]2016、2017年的全縣經濟工作報告中對旅游業的解讀及2018年的經濟工作安排中對全縣的縣域旅游的政策支持。
[3]《尤溪縣域旅游發展規劃及旅游片區總體規劃》
[4]《尤溪民俗》尤溪文史委資料第18輯
[5]《尤溪宗教大觀》尤溪文史委資料第16輯
(作者單位:中共尤溪縣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