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輝 安然
摘要:在大學生的人際交往過程中,由于暈輪效應這種普遍存在的認知偏差,在一定程度上給大學生的交往造成了消極影響,本文通過探討暈輪效應對大學生人際交往帶來的消極影響,進而提出了有效應對措施,糾正這種認知偏差。
關鍵詞:暈輪效應;大學生人際交往;認知偏差
每個人都是社會生活中的一員,都離不開人際交往, 良好的人際交往有利于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也有利于協調我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大學生群體是社會中比較特殊群體,還沒有步入社會,因此在人際交往中他們的交往模式往往非常簡單,再加上網絡等各種傳播媒介無處不在,人與人之間往往通過間接了解或短期接觸來獲得對對方的認知,這樣很容易使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受“暈輪效應”的影響,出現人際關系不佳的現象,也會對其學習進步和身心健康產生負面作用。因此,正確引導大學生克服暈輪效應,對于處在半成熟階段的大學生來說,不僅可以提高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也對他們的學習生活有幫助。
一、“暈輪效應”的含義和表現方式
所謂“暈輪”就是指太陽周圍有時會出現的一種光圈,遠看上去太陽好像大了許多。“暈輪效應”屬于心理學范疇,也被稱為“光環效應”,這一概念最先被提出是在20世紀20年代,提出者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愛德華·桑戴克,他認為,人們對人的認知和判斷往往只從局部出發,擴散而得出整體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如果人們在認知過程中被認知對象呈現在人們面前的是“好”的一面,那么他就會被貼上“好”的標簽,并替代其他一切品質;相反,如果人們在認知過程中被認知對象呈現在人們面前的是“壞”的一面,那么他就會被貼上“壞”的
標簽,即使是好的品質也會被認為成是壞的品質?!皶炤喰睂儆谌穗H交往中的認知偏差,是一種以偏概全的主觀心理臆測。
二、大學生人際交往中的認知偏差“暈輪效應”導致的不良現象
“暈輪效應”這種社會認知偏差在大學生的人際交往中非常常見,因為它是不自覺的心理反應,從而很容易忽視它的弊端導致一些不良現象。
(1)“暈輪效應”的片面性特征致使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不能客觀、全面的看待事物
大學生擇偶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見鐘情”的現象,彼此被對方某些特點所吸引,覺得符合自己的審美標準,對彼此的品行、性格以及內在等其他方面都視若無睹,主觀的認為對方樣樣都完美無瑕,實際上只是看中了對方表現出來的某些方面的優點,然后經過暈輪效應的擴大,才使自己覺得對方是完美無缺的。當然,在日常生活中,只因為對一個人不良的第一印象而無視對方長處的例子,數不勝數。
(2)“暈輪效應”的表面性特征致使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常常忽視事物的本質
譬如一個學生字寫的好,大家就認為這個學生是一個認真、有條理、思路清晰、人品不錯的人,也許真的如大家想的那樣,但也有可能并不像大家認為的那樣,我們往往很容易把一些毫無內在聯系的外部特征和內在本質聯系在一起,通過外在特征主觀的推斷事物的實際本質,得出的認知結果必然是表面的。
(3)“暈輪效應”的彌散性特征致使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常常愛屋及烏
譬如,幾乎每個大學生都有自己喜愛并追逐的明星,當這個明星為某品牌代言的時候,大學生們也會因為喜愛該明星而喜愛這個品牌甚至購買這個品牌來支持自己喜歡的明星,這些都是暈輪效應導致大學生愛屋及烏的表現,一個事物被罩上了“好”的暈輪,連帶其他事物也被“好”的暈輪籠罩著,影響了自己對事物的評價判斷。
三、大學生人際交往中的“暈輪效應”的解決對策
“暈輪效應”這種心理認知偏差往往導致大學生不能客觀、全面的看待他人,對大學生的人際交往造成消極影響,因此,應克服“暈輪效應”。
(1)全面的看待人際交往的對象及其言行
暈輪效應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常常以偏概全,是一種明顯的通過個別特征來認知一般特征、通過部分屬性來認知整體屬性的認知偏差,它往往會錯誤的反映一個人的形象,從而得出錯誤的評價。受它的影響,大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通常只看到對方的個別特點,對其他特點視若無睹。因此,大學生應做到客觀、恰當、全面地對待及評價每一位交往對象及其言行,防止以一當百,克服暈輪效應對大
學生人際交往造成的消極影響。同時,也應有效利用該效應的特點,如積極塑造自己好的外部形象,做到言談舉止優雅,充分展現自己自信的一面等方法,讓自己在人際交往中無往不利。
(2)重視高校人際交往方面的教育
大學生步入大學之后,高校往往偏重于對大學生就業技能的教育指導,以提高高校就業率,而忽視對大學生人際交往技巧的教育指導,因為缺乏人際交往常識,他們往往只是感知到知覺對象的個別屬性,再以個別屬性推及其它屬性,為他們的人際交往罩上“暈輪效應”的色彩。要克服“暈輪效應”,高校應積極發揮校團委下設的各個社團的作用,多舉辦一些諸如心理論壇、辯論賽、學術沙龍等關于人際交往方面的校園文化活動,促進大學生之間的交流,減少大學生人際交往中的“暈輪效應”;同時也要積極發揮圖書館的作用,為大學生多提供一些古今中外人際交往的智慧方面的書籍,幫助大學生掌握人際交往的智慧,使他們在人際交往中有效的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網,克服暈輪效應的消極影響。
(3)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大學生的心理狀態正處在由半成熟向成熟過渡的階段,社會生活中的一些錯誤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會潛移默化的對他們的心理產生負面影響。錯誤的社會認知使得缺少社會閱歷的大學生特別容易受“暈輪效應”的影響,導致人際關系不佳。因此,對于正處于學習、成長和發展階段的大學生來說,要克服“暈輪效應”,必須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學校應重視社會實踐活動的組織并鼓勵大學生積極參加到活動中去,讓他們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接觸社會、了解社會,不斷豐富和開拓視野,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使他們能夠在人際交往中全面、客觀的對他人進行判斷和評價,從而最大程度地減少心理應激。只有這樣,才能使大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避免“暈輪效應”這種認知偏差。
(作者單位:江蘇徐州空軍勤務學院基礎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