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志群,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
試論長沙“低碳GDP”考核評價體系構建
文/段志群,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
注:本文系長沙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長沙“兩型”社會建設低碳GDP考核評價體系研究”項目成果(項目編號2017csskkt28)。
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數量遠遠高于城市,農村經濟建設至關重要。從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經濟情況得到了較大改善,農民的生活相較于以往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當前農村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仍然是阻礙中國更加快速發展的絆腳石。在農村中現存的很多問題制約著農村經濟發展,直接關系到我國改革開放效率,也為全面小康的實現產生制約。換言之,有效地解決農村經濟發展問題可以幫助中國更快地突破經濟發展遇到的瓶頸。所以有必要將我國農村經濟發展作為一個戰略性目標,進行科學研究并提出相關建議。
中國農村;農村經濟;經濟發展;解決措施
低碳GDP是與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相對立的一種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模式,它是以耗能少,污染量低,排放量少為基礎的,是人類文明社會的一大進步。低碳GDP能夠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有效的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推動低碳技術的革新,最終能夠實現人們生存方式的變化和人類發展理念的轉變。
長沙自獲批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以來,工業的高速發展帶來了高能耗和重污染等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在“兩型社會”建設的實踐中,迫切需要構建一套利于科學合理地評價 “低碳GDP”建設成績與不足的綜合監測體系,以便對目前的建設成效進行合理監測,對未來的發展進行引導。
低碳GDP評價指標體系是衡量一個城市低碳化水平的重要工具,要從科學、客觀的角度出發來構建該體系。
指標的構建要在科學分析的基礎上,能夠符合城市低碳化發展的客觀規律,每個指標內涵明確,都能夠反映城市的低碳化水平,在評價過程中,計算方法的選擇要科學合理。
指標體系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各指標要相互聯系,共同構成了評價指標體系這一有機整體,能夠反映城市低碳化水平的狀態,同時又要相互獨立,避免各指標之間相互重疊,還應該實現上一級目標的全面性。
該指標體系的構建要能夠體現時代的發展,指標的設置和權重的確定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時間的發展,指標體系要做進一步的調整,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而指標體系的設置又要具有相對穩定性,要做到穩定性與動態性相結合。
指標的概念要明確,易于理解和接受。并且指標的選取要充分考慮現有條件,除去那些難以量化的定性指標,選取在現實生活中可以測量得到或通過科學的方法計算得到的指標。
目前,許多地方都在研究“低碳GDP”考核評價體系,其指標體系不盡相同,長沙“低碳GDP”考核評價體系應充分考慮長沙作為山水洲城的特色。
在對低碳GDP水平考核評價時,應從影響其水平的經濟、低碳技術、社會環境和能源消耗4個主要因素出發,建立4個考核維度。
低碳GDP可以用一個概念模型簡單表示: LCE= f ( E, R, T , C)。中,E代表經濟發展階段,R代表資源稟賦,T代表技術水平,C代表消費模式,考核評價主要從4個維度進行。
3.2.1 選取與“低碳GDP”關聯度最大考核評價指標
根據對低碳GDP的理解,本課題構建的長沙低碳GDP考核評價指標體系框架,主要由4個一級指標和13個二級指標組成。

表1 長沙“低碳GDP”建設考核評價選取的主要指標
3.2.2 指標權重設計
根據層次分析法(AHP)將低碳經濟評價指標體系自左而右分為目標層(A)、準則層(B)和指標層(C)三個層次,每一層次的元素從屬于上一層次,同時又支配于下一層次,各要素相對于上層某要素(準則等)的歸一化相對重要度向量。
3.2.3 綜合評價
通過構造矩陣Q,計算推理得出總的低碳GDP發展水平綜合值(LCI):LCI= ∑ Wi×Cij(j=1,2…6),(其中, Wi為 13 個指標的權重,Cij為指標的標準值,j 代表的是連續j 年的年度數,i為 13 個指標數),對比給定的標準,來綜合評價長沙“兩型社會”建設低碳GDP發展水平。
3.2.4 考核與分析
運用 AHP 得到的判斷矩陣,結合經過無量綱化處理后的數據,兩者進行加權,我們最終可以得到長沙“低碳GDP”發展水平的趨勢分析,根據綜合評價指數LCI的計算值,對照評價等級標準,判斷低碳GDP發展水平本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將處于(0.85,1)區間的評價區域稱為低碳區;區間(0.85,0.75)稱為相對低碳區;區間(0.45,0.60)稱為相對高碳區;區間(0,0.45)稱為高碳區。

表2 “低碳GDP”評價指標等級標準
3.2.5 實證分析
并選定長沙市屬某一縣、區做實證分析,測試考評模型準確性,進一步優化該數學模型,提高其可靠性。
考評主體是指長沙“兩型”社會建設低碳GDP考核評價的組織、管理部門,以及承擔一定考核任務的有關部門和單位。主要包括市兩型辦、市統計局、市環保局、市經信委、市水務局、市國土局、市電力局等部門。
長沙市本級、所轄各縣(市)區、湘江新區、重點能耗企業(暫定100家)、重點建制城鎮(暫定30個)。
考核工作由市兩型辦組織實施,各有關部門參與,動態考核,每年定期發布監測結果。
5.2.1 數據采集:每項指標或其原始數據,由數據的法定責任單位負責采集、計算,按照統一的報告形式,書面報告到市兩型辦。
5.2.2 指標計算:部分指標可根據各部門上報的原始數據,由市兩型辦根據本規范的要求計算確定。
5.2.3 綜合評價:對各指標進行無量綱化處理,然后按照各指標的權重進行綜合指數的計算。
5.2.4 結果發布:市兩型辦將監測結果上報市政府、省兩型辦,同時通過本地媒體向社會發布(暫定長沙市、各縣市區、城鎮每季度發布一次,企業每月發布一次)。
5.2.5 結果應用:制定配套的《長沙市低碳GDP考核評價體系的實施與管理辦法》,加強對評價對象的政策引導。對于行政部門,將考核結果列入縣市區評先評優、文明先進單位的考核內容,作為申報兩型項目的重要依據。對于排名落后(暫定2-3名的地方政府取消其任何先進的資格)。對企業考核,執行差別能源電價(前10名予以獎勵,后10名予以懲罰)。
[1]莊貴陽.中國經濟低碳發展的途徑與潛力分析[J].國際技術經濟研究,2016,8(3)
[2]健強,茍陽,陳鋒.低碳經濟:人類經濟發展方式的新變革[J].中國工業經濟,2012,241(4)
[3]馮之浚,周榮,張倩.低碳經濟的若干思考[J].中國軟科學,2011(12)
[4]李勝,陳曉春.低碳經濟:內涵體系與政策創新[J].科學管理研究,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