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姣,四川省宜賓市宜賓職業技術學院
新媒體環境下高職高專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優勢分析
文/劉姣,四川省宜賓市宜賓職業技術學院
項目來源:本文系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培訓中心項目“新媒體環境下高職高專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編號:SZQ2016089)成果之一。
新媒體的出現不僅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也給高職高專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新時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將其優勢發揮出來,已成為了廣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的課題。本文以新媒體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優勢與挑戰為視角,探究實現高效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路徑,旨在全面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養。
新媒體環境下;高職高專;思想政治教育;優勢;創新路徑
新媒體是具有現代革命性意義的科技成果之一,不僅能有效改變人們的溝通方式,還對人們的學習及生活有較大的促進作用。尤其是對于大學生而言,他們正處于時代的前沿,所受到的沖擊和影響會更加的強烈,因而這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只有將新媒體合理的應用到大學思想政治教育中,才能夠確保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及世界觀,從而更好的立足于社會中。
多媒體技術能讓學生學到各種類型與性質的知識,能夠與更多的人進行交流,產生情感共鳴。在多元化的網絡體系中,每個人都是信息的發布者和接受者,學生能夠根據自己實際的需求獲得有效的信息。對于高職高專的大學生來說,他們想要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不能僅依靠圖書館中的書籍,還必須要通過手機、計算機來學習具體的知識,這樣才能將具體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呈現在學生的眼前。當然思想政治教育者也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優勢,將生活化的視頻融入到課程教學中,或者融入一些圖表、文字等,既能使課堂形式變得多樣化,又能夠使教學氛圍更加的活躍,能確保學生思想政治學習的積極性。
以往的高職高專思想政治教育中,學生都是通過課本來學習,既不能讓學生掌握豐富的知識,又很難讓學生對其感興趣。而新媒體的出現,讓學生能夠通過手機、博客、微信等新媒體技術與專家、學者交流,既能達到互動性的目的,又能提升學習的趣味性。通過手機、電腦等工具,學生能及時獲得自己關注的信息,同時,學生可以和世界各地的同齡人進行知識與信息的交流與討論,從而達到信息的互通與共享目的。在此過程中,學生還能夠對老師課堂中未講解透徹或者未涉及的知識進行了解、分析與研究,能有效增強學習的靈活性及自主性,能讓學生在豐富的學習方式中不知不覺的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養。
新媒體環境下,高職高專思想政治教育能夠輕松進入到學生的生活及學習中,及時掌握每個學生的所思所想,與學生進行有效的互動,能使師生關系更加的和諧,又能夠增進師生間的情感。新媒體的虛擬性能使學生擺脫課堂的局限,不去計較溝通者間的年齡與差異,能使交流處于平等狀態,無限的拉近交流者間的距離。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還能夠根據他們的心理特征,及時幫助他們解決生活與學習中的難題,引導他們身心健康的學習及發展。
以往我國高職高專思想政治教育者對于新媒體的了解少之又少,沒有意識到新媒體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影響,有些老師竟然存在抵觸心理,因而他們的教學觀念、思想及方式都很難符合現代化新媒體教學的需求。因此,想要改變此種教學困境,就要對一線教育者進行合理的培訓,或者注入新鮮的教育力量。
新媒體環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信息開始呈現出大爆炸的狀態,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開始多元化、廣泛化,能使學生的思想更加開放化與自由化,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具有獨特的思想,避免了老師灌輸思想給學生情況的出現。因此,新媒體環境下,廣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否改變單一的教學模式,將新型的新媒體技術應用到教學中,能否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已成為了檢驗老師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新媒體的出現使得傳統教育模式面臨著挑戰。
現代化的教育工作中必須要樹立現代化的教學思想、理念,采取現代化的教學方式,這樣才能確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因此,廣大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積極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正確認識和利用新媒體教學工具,有效傳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傳播,比如:網絡論壇、QQ、微信、微博等等,給予大學生開放的溝通空間,掌握大學生的思想動態,引導他們正確的進行思想輿論,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與課本思想教育結合起來。
建立豐富的新媒體教育平臺,需要各院校積極建立紅色網站,避免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內容的枯燥、形式及更新速度緩慢等弊端,豐富網站的內容及展示形式,使得文章具有較強的趣味性與吸引性,同時設計的內容必須要最大化的貼近學生的生活,使學生產生期盼登錄閱讀的心理。同時,廣大高職高專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須要善于應用QQ、微信等新媒體工具,增加與學生間的溝通,培養出優秀的思想領導者,以潛移默化的方式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讓學生發自內心的喜歡、相信思想政治教育者,形成正確的思想政治理念。
新媒體環境下高職高專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必須要不斷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理念及方式,將其育人的作用淋漓盡致的發揮出來,這樣才能夠使學生成為一個高素質、高能力、思維靈活的現代化人才。
[1]歐俊偉.“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7(01)
[2]張發勤. 微博在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文學教育 (下 ). 2017(05)
劉姣(1982-),女,四川涼山人,碩士,講師,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