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榮,河海大學商學院
ERP及其未來發展的研究
文/黃榮,河海大學商學院
回顧ERP的產生背景與過程,通過比較得出ERP系統的進步性、創新性、必要性。同時,結合ERP系統的應用,總結ERP基于供應鏈管理的內外部集成思想。采用現代先進管理思想的視角,對現行ERP系統提出不足。最后主要闡述ERP的未來發展趨勢與方向,從四個方面突破與優化,為協同商務、ERPⅡ的實現提供更大可能。
企業資源計劃(ERP);供應鏈管理;現代管理思想;智能資源計劃(IRP)
目前,企業資源計劃(ERP)系統受到國內外的高度重視,由于其蘊含了先進的管理思想、是企業提高生產效率、降低運營成本的重要手段之一,許多企業紛紛量身定制ERP系統,尤其在制造業中更是得到了大量應用。但由于系統流程與企業實際流程沖突、信息安全、系統不穩定等問題[1];同時,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革新,企業不得不對ERP系統進行二次開發甚至停止使用,這對于企業來說,代價是巨大的。有調查研究表明:60%的企業會在6年內對ERP 系統進行更新換代。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情況,就是33%的企業會在1~2年內對ERP 進行更新換代,而40%的企業則在6年以后才會采取同樣行動[2]。可以看出,成熟全面、性能良好的ERP系統才能在企業中得到良好的應用。
本文聚焦于對ERP產生進行回顧,總結ERP的科學性與不足,對其未來發展的可能方向進行新的思考,運用Web技術架構、與企業其他高級決策系統集成、向未來的動態企業建模(DEM)、智能資源計劃(IRP)方向邁進。從而擴展ERP的應用領域、降低ERP項目投資和實施的費用、提高產品的靈活性與快速反應,使企業運營更高效。
什么是ERP,不同學者從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觀點。Akkermans等將ERP系統地概括為管理思想、信息技術與內部功能三個角度的集合體。是先進管理思想與進步的計算機技術的結合,同時具有事務處理、全面集成企業數據信息流與工作流的功能[3]。ALMasharim則提出了兩種觀點,其一是:ERP是應用了計算機集成平臺和技術,將企業內部功能全面集成、并進行全方位的計劃、控制、供應鏈管理和資源優化的集成系統。另一觀點是:將ERP視為企業競爭和實現戰略意圖的方法[4]。
總的來說,ERP是將企業各職能部門集成,進行信息共享,避免信息孤島;同時,還集成了質量管理、項目管理、供應商管理、客戶關系管理等模塊,與現代管理思想結合,并以計算機和網絡技術(Intranet/Internet)為依托,實現供應商、分銷商、客戶的協同管理與快速反應,是基于供應鏈管理的集成系統。
筆者以為可以從三個方面對ERP的未來發展趨勢提出探索。首先,在技術方
面,可以考慮Web技術的更大應用;其次,在ERP內涵上要更注意面向流程管理,與流程重組有機結合;最后,在ERP的總發展趨勢目標應該是動態企業建模(DEM)和智能資源計劃(IRP)
目前的ERP系統大多采用的C/S結構模式,尤其是大型的、復雜的、頻繁交互的ERP系統,即傳統的兩層服務架構。但隨著Web技術的不斷發展,通信技術的成功飛躍,完全可以在C/S的架構基礎上應用Web技術發展B/S ERP(圖3.1)。基于B/S架構可以打破時空局限的格局,實現快速反應、快速交互。同時,ERP軟件的可移植性和適應性將得到很好的解決[5-8]。有很多ERP在上線后仍會出現很多與本機沖突的問題,這在B/S結構下完全可以避免。再者,基于B/S架構的ERP將大大降低維護、升級改造成本,因為只需要進行日常的程序維護,升級改造大多數情況下也只需升級軟件、對于硬件的投入成本將銳減,從而降低企業的運營和管理成本。最重要的是,基于Web服務器可以方便的在網絡上發布消息,與外界獲得更緊密的聯系。當今時代是信息主導的時代,基于Web的ERP可以隨時隨地的與外界進行交互,快捷發布和接受信息,為企業打開另一扇窗。

圖3.1
筆者以為,ERP的關鍵,就是用信息技術的手段將先進的管理思想與足夠優
化的工藝流程用計算機系統的形式固化下來,以期在今后方便的使用。ERP歸根結底就是流程的重組和再造。一個企業,若沒有與時俱進的管理思想與管理手段,部門之間的流程繁重、冗余,即使有了ERP系統,也只會成為企業的累贅,因為其與企業目前的流程不符,大大加重了員工的負擔。這就是為什么,有的企業,即使沒有ERP系統,也能通過流程的梳理、優化,來使企業管理得更有效,效益更高。因此,ERP不論出于哪一個時代,都應與流程重組密切聯系,只有運用最有效、最科學的管理流程、工藝流程,ERP才能為公司帶來更大的財富。
動態企業建模(DEM)的概念是由國際知名的ERP軟件廠商BaaN公司提出的[9]。EDM的基本思想就是利用已構建的各種標準接口,當企業在組織自己的業務時,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利用這些接口,搭建不同的模塊,從而快速構建適合自己的ERP系統,對產品需求做出快速反應。可克服ERP系統的復雜性和不靈活性,以及開發和實施時間長的缺點。DEM能滿足企業不斷增長得動態重組過程的需求,可以實現ERP功能緊跟時代的發展,對瞬息萬變的市場做出快速反應,使企業更加適應市場的動態需求。
ERP未來趨勢的另一大方面即為智能資源計劃(IRP)。傳統的ERP要在市場需求基本確定,產品種類需求基本確定的情況下,才能下達主生產計劃,即何時生產、生產多少、需要什么。但市場需求是不確定的,動態變化的,尤其ERP是面向供應鏈管理,更是如此。IRP則是一種極具智能和優化功能的管理思想和模式。打破以前的以事物為導向的約束,實現以“人的意志”為導向,可按照管理人員設定的目標,智能尋找最優的解決方案并快速執行。使企業可控而快速的將市場極其需求的產品推向市場,來獲得良好的收益和市場競爭優勢。
ERP管理即面向供需鏈的管理,而供需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市場需求又是
不確定的。這就要求ERP與先進管理思想融合,同時運用最先進的計算機技術,預測市場需求,平衡供需鏈管理。集成內部功能子系統的同時與SCM、CRM集成,共享信息,協同盈利。信筆者以為一切的技術都應以管理思想為前提,技術實現只是將先進管理思想固化的手段。技術固然重要,但在實現之前可以多思考“為什么”。
[1]王冬,王澤一.ERP上線初期所面臨阻力的探討[J].電力信息化,2009(06):33-35.
[2]邱燕娜.ERP上線后挑戰很多[N].中國計算機報.
[3]BUNSE K, VODICKA M. Managing Energy Efficiency in Manufacturing Processes–Implementing Energy Performance in Produc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ystems[M]//.
[4]HUANG J, NEWELL S, PAN S.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 Synergistic Solutions?[M]//.
[5]方木云,駱國剛.基于B/S的三層結構的ERP庫存軟件系統開發[J].微機發展,2004(04):31-34.
[6]趙春陽,郭順生,李益兵.C/S模式ERP系統向B/S模式擴展的設計與實現[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信息與管理工程版),2006(07):44-47.
[7]王翠表,董曉慧,王寶軍.基于B/S和C/S混合模式下的ERP系統的設計[J].制造業自動化,2007(07):87-89.
[8]鐘育彬.基于C/S和B/S模式的ERP系統的研究與實現[J].微計算機信息,2006(33):26-28.
[9]吳建苗.動態企業建模技術實現及其在ERP中的應用[J].浙江大學學報(理學版),2000(04):424-429.